12
书名:童年在乡村▪一年又一年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4214字 发布时间:2020-07-14

  奶奶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她的眼睛长了一层翳,视物不清。一双手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总是不由自主地哆嗦着。奶奶气若游丝,堵在喉咙里的痰“呼噜呼噜”地响——既咳不出来,又吞不下去。

  有时候,她指着半空中,喃喃自语:

  “啊呀——屋子里有好多小孩子哦!他们都长着翅膀,光着身子,在半空中飞过来又飞过去。……这些小孩子是从哪儿来的?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你们这些胖嘟嘟的小天使……要听话,不要吵吵闹闹的嘛!你们到底在做什么……咹?你说啥子?我的耳朵不好使,听不见,说话大声点嘛!——儿好不如儿媳好,女好不如女婿好!哦,我的两个女又回去了,她们都有好多天没有来看我,啥时候才能够再来哟?我怕是活不了多久了。呜呜,呜……一个忙,两个忙,三个忙,还是唐小鹰陪我的时候最多。对了,唐小鹰呢,刚才还在我面前哪!唐小鹰,我害怕——你快来陪陪我嘛!唐小鹰——”

  ……

  周末,姐姐从学校回来了。

  夜里,我们都守在奶奶的床榻前。

  奶奶睁着双眼,望着蚊帐顶,断断续续地念叨着两位姑妈的名字:“金……花,银……花,快……来……看……我……”奶奶说着,说着……突然,上气不接下气,仿佛被喉咙里的浓痰封住了。

  妈妈探过身子,附耳一听:

  “妈,妈——醒醒吧!妈——坚持一下!你的两个女马上就要来了。哦,她们正走在路上。妈——再坚持一下!”妈妈掐了一下奶奶的人中,又给奶奶抹了抹胸口。可是,奶奶一点反应都没有。妈妈眉头紧皱,转过脸,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陈兴隆,老妈妈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好可怜啊!呜呜,呜呜呜……”

  爸爸扑在奶奶床头,深情地呼唤:

  “妈妈,妈妈——”

  我双膝跪在奶奶床前的踏板上,伸手拉着奶奶的手,边哭边喊:

  “奶奶,奶奶——”

  哥哥姐姐们都哭喊着:

  “奶奶,奶奶——”

  “奶奶,奶奶——”

  奶奶一动不动地平躺在阴暗的屋子里,最终没能盼到两位姑妈的到来。奶奶虽然没了呼吸,也没了心跳。可是,她的嘴巴一直张着,想说什么。奶奶睁着双眼,希望能够看到她的两个女儿最后一眼。然而,奶奶这个小小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奶奶在弥留之际,对她自己的亲生骨肉是怎样地怎样地望眼欲穿啊!

  门外,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起来——俗称“落气炮”。大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蜡钱纸,放在堂屋门前的石阶上,点燃。一团红红的火焰在“呼呼呼”地燃烧,空气里弥漫着烧纸的浓烟味儿。浩瀚的夜空中,星星若隐若现,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半边脸。

  翌日拂晓,六哥专程赶往小姑妈家报丧。五哥专程赶往二姑妈家报丧。大哥去了奶奶的娘家镇阳毛坝场报丧。亲友们得知奶奶过世的消息,陆陆续续地赶来了。当二姑妈和小姑妈赶到时,奶奶的身子已经变得冰冷、僵硬。两位姑妈久久地跪在奶奶面前,伤伤心心地哭了半天,都后悔自己来晚了!

  昏暗的煤油灯下,奶奶安安静静地平躺在那口乌黑色的棺材里。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按照规矩:家中老人仙逝,子孙后代都应该守灵(守夜)。

  第三天下午的追悼会上,我们头上包着白布,手臂上戴着青纱,毕恭毕敬地跪在院坝里,一面抽抽搭搭地哭泣,一面聆听阴阳先生诵读家祭文。突然,人群中,年仅七岁的小伟(雨声大哥的儿子)不由得张大嘴巴,恣意纵 情地放声大哭……他哭得稀里哗啦,不时抬起胳膊,抹一把鼻涕,又抹一把眼泪。

  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掩面哭泣。

  随着鞭炮声又一次“噼噼啪啪”地响起。抬匠们喊着号子,将奶奶的灵柩抬到爷爷的墓地旁边。一个石匠拿起錾子,撬开了爷爷坟地隔壁间的一道石门,露出一个“口”字形的墓穴。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鞭炮声最后一次“噼噼啪啪”地响起。接下来,抬匠们把奶奶的灵柩慢慢地推进了墓穴中,将那道沉重的石门关上。就这样,奶奶被永远埋在了里面。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都不由得失声痛哭:

  “呜呜——呜呜……”

  奶奶生前的一幕幕,如同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一般,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奶奶是我的庇护神,也是我最强大的靠山——我是奶奶最疼爱的小孙女儿。她时常背着别人,悄悄地拿好吃的零食给我。比如:糖果、饼干、豆子、玉米花、南瓜子……我小时候,非常淘气,时常惹父母生气。一次,我犯了个不小的错,爸爸拿起棍子打我,最后还是奶奶把他拉开……又一次,我跟妈妈发生了口角,妈妈怒火中烧,扭转身子,去灶房拿黄荆棍打我。我吓得拔腿就跑,一口气跑到奶奶身边。这时候,妈妈拿着一根手指粗的黄荆棍,气势汹汹地向我奔来。

  奶奶见状,立马拿起身旁的一把竹筢,故作生气的样子,向我的妈妈一扬:

  “哼——哪个敢打我的小孙女?唐小鹰,如果你要动手打人的话,那就先吃我一竹筢!”

  妈妈听了,立马收住脚步——她不想招惹奶奶生气,沉默了片刻,才又收起手中的棍子,悻悻地走开。我又安全了,高兴得冲妈妈挤眉弄眼。我待在奶奶身边,注意观察见机行事。妈妈是个性情中人,易喜易怒。她的脾气,时而暴躁,时而温和……每当哥哥姐姐们想打我的时候,我就飞快地朝奶奶跑去。这时候,奶奶就会拿起堂屋门前的竹筢或者竹竿,踮着小脚追上几步路,将他们赶走。我时常跟奶奶在一起,奶奶曾经有好几次吓跑了在空中盘旋的老鹰。每一年,奶奶都给我们晾晒小麦、玉米、稻谷……

  如今,奶奶已经驾鹤成仙,我们只有在梦里再相见。往后的日子里,谁来做我的靠山?爷爷不在了。外公不在了。奶奶不在了。若是爸爸妈妈打我,只有外婆才能帮我。可是,外婆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在我身边。人们常说,“远水救不了近火”!看来,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嗯——靠山有点远,看来我真该收敛收敛!

  奶奶寿终正寝。很久很久,我们才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

  时间是无情的,时间又是公平的。有人走了,又有人来了……

  奶奶去世后不久,五嫂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莉莉。

  月子中的五嫂长得白白胖胖,穿一身肥大的睡衣,头上戴一顶绛红色的帽子,身上散发着浓浓的母乳味儿。五嫂怀里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小莉莉的身子被严严实实地包裹在襁褓中,只有脖子以上露在外面。小婴孩长得秀秀气气,很招人喜欢。她饿了就哭,哭了就吃,吃了就睡。对于这个初生的婴儿,我感到既好奇又喜欢,一有空就去看她。五嫂到底是个读书人,做事比一般的庄稼人讲究得多,照料小孩也很有耐心。五嫂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小莉莉:哺乳、换尿布、给宝宝洗澡……初为人父的五哥,自然是喜形于色,忙得像个飞速旋状的大陀螺——既要伺候月母子,又要种庄稼。忙碌中的五哥看上去精神抖擞——他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莉莉满月后,五哥设宴邀请我们吃饭,每人还发了一个红通通的煮鸡蛋。

  五嫂用婴儿背带背着小莉莉,烧柴、煮饭、洗碗、喂猪……小乖乖紧紧地靠在她的妈妈的背上,不哭又不闹,睡得又甜又香。

  一天下午,小莉莉在床上睡着了,五嫂就去古井边洗衣服。小莉莉醒来时,发现妈妈不见了,吓得哇哇大哭。五嫂闻声站起,飞也似的往家里跑。小莉莉一见到妈妈,就不再哭了。五嫂掀起衣襟,给她的宝贝女儿喂奶。然后把屎、把尿、换尿布……

  过了一会儿,她看了看我,细声细语地说:

  “丽文妹妹,我要请你帮个忙——你帮我背一会儿莉莉吧!我先去古井边洗衣服,再去竹林里拾柴。你知道的,笋壳叶背面上的那层细毛很扎人,万一落到莉莉身上,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我一向很喜欢小孩子,便毫不犹豫地答应:

  “好吧!”

  五嫂嫣然一笑,轻声说:

  “你把背弓着点,不要动,我把莉莉放到你的背上。”

  于是,我乖乖地把自己的脊背弓起来。

  五嫂先将莉莉放在我的背上,然后拿起一条红底牡丹花的背带,披在莉莉身上。紧接着,她用背带上面的两根军绿色的长绳,把莉莉牢牢地捆绑在我的身上,打好结。

  “好了,你可以把身子直起来了。”

  “五嫂,我可以走动了?”

  “当然可以。呵呵,丽文妹妹,你是第一次背小娃娃吗?”

  我点点头,嘻嘻笑道:

  “呵呵,是的。”

  她咧嘴一笑,又追问起来:

  “感觉怎么样?”

  我如实回答:

  “很好。”

  “当真吗?”

  “嗯,真的。”

  “这就好,莉莉在你背上安安静静的,看来她很喜欢你呢!趁现在有空,我要忙去了。”

  以前,我梦想自己有个妹妹,时常把家中的小板凳当成妹妹,背在身上……现在,我真的可以背着小孩子随处走动了,感觉是如此的美好!嗯——没有亲妹妹,有个侄女儿也不错啊!我担心出现什么情况,还时不时地扭转头,向后看。我从眼角的余光中,看到背上的小莉莉正津津有味地吮吸着她的手指头……

  我像大人一样背着小莉莉,掩好房门,来到大门前的田间小路上。

  天空一片蔚蓝,快乐的鸟儿们正在竹林里欢唱。春风吹来,吹得树枝轻轻摇摆。金黄的油菜花,散发着一阵阵浓郁的甜香味儿。池塘里的鱼儿“噗通,噗通”地跃出水面,又猛地扎进水里去了。一只金黄色的大母鸡带着一窝毛绒绒的小鸡,不紧不慢地向竹林深处走去。我又回头看了看,小莉莉没有吮吸她的手指了,把小脸儿贴在我的背上,正“呼哧,呼哧”地睡大觉呢!

  不一会儿,五嫂背着一背篓干柴回来,立即拿香皂洗净双手,擦干,接过我背上的小莉莉,满怀感激地说:

  “哦,她又睡着了。丽文妹妹,谢谢啦!”

  “不用谢!五嫂,莉莉真乖,她很安静,一点也不爱哭闹。”

  “是的,她什么都好,就是身边离不开人。”

  ……

  期末考试的结果证明,我已经由以前的上等生下降为中等生了。毫不隐瞒地说,我的学习成绩从三年级开始,就在慢慢往下滑。是我贪玩吗?不是。是我脑子太笨吗?也不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的学习成绩往下滑?主要是因为长期折磨人的尿频病(仍旧没能找到原因)。其次,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除了去学校读书,一回到家就是做那些琐碎的活儿——割草、拾柴、喂猪、喂兔子、生火做饭……

  我五年级结束之后,就告别了村办的友谊小学,转到我向往已久的水牛学校读书去了。
 

  二哥考上了金雁县重点高级中学。他第一次出远门(读书),爸爸不放心,于是就亲自护送二哥去学校报到。早饭后,爸爸背上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和褥子。二哥背崭新的迷彩帆布包,包里装着他的换洗衣服之类的东西。父子俩紧跟着,高高兴兴地出了门。

  第二天,爸爸从金雁县城买了几本农业方面的新书回来。午饭后,姐姐又带上她的包袱,返回周家镇高中校去了。接下来,我又背上书包上学去了。

  水牛学校是一所红砖灰瓦的老学校,位于一座大山的顶端。校园绿树环抱,鸟语花香,风景秀美。据说,水牛学校过去叫“水牛寺”,原本是由一座寺庙改建而成的。若是站在大榕树下,还可以看见遗留在半山腰的石刻的人头像。水牛学校有教室八九间,有教师宿舍,有自来水,有一个大食堂,有“叮铃铃”响的电铃,还有一大一小两个黄土操场。小学生在小操场上活动,中学生在大操场上活动。

  校长陈兴旺是一位三十岁上下的男子,穿一身笔挺的西装,中等身材,大背头,田字脸,说话的声音很洪亮,走起路来步态十分稳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