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书名:童年在乡村▪一年又一年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3115字 发布时间:2020-07-14

  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学习。为此,我愁肠百结、倍感孤寂。于是,我就去找我要好的几位女同学玩耍。同班同学在一起,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同学们离开了父母和老师的视线范围,就像脱缰的马一样。热闹的集市,不灭的街灯,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有几个男生因深夜还在外面玩耍,结果被带进了派出所!在这紧要的关头,他们就说,“我们是90级(2)班的沈梅的同学,不是坏人!”

  派出所工作人员以为男孩们信口开河,立刻通知沈梅同学当面对质。沈梅当即承认这群顽皮的男生,确实是自己的同学。于是,这几个男生就从派出所里走了出来。校方得知消息,便把那几个男生恨恨地批评了一顿。其中,有一个名字叫章学兵的同学,已经连续好多天没有来学校上课。多亏班长程小华等同学去章学兵家,劝说了一番,章学兵才又鼓起勇气,返回学校读书。

  眼看就要考试(单元测试)了,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得不抓紧时间,在上学路上赶工。我拿出书,边走边看,一不小心踩滑了,重重地摔了一跤,倒在铺满炭渣和碎石的小路上,书撂到了一边。我的左手腕被一块锋利的石头划破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流了一地。我把书捡起来,塞进书包里,赶忙拿右手按住流血的伤口,强忍住剧烈的疼痛,耷拉着脑袋,傻傻地站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

  这时,我七年级的生物老师罗海英迎面走过来。

  她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关切地问:

  “你摔跤了?”

  我的眼里蓄满了泪水,不敢多说一个字——生怕一出声眼泪就会掉下来。于是,我点点头,从鼻子里发出一声:

  “嗯。”

  “让我看看你的伤口!”她说着,抓住我的手腕,看了看,眉头一皱,“你的手伤得不轻啊!快去包扎一下!”

  我想到自己身上不多的一点点钱,摇摇头,说:

  “算了,我……我把伤口按住,过一会儿就没事了。”

  罗老师摆摆手,劝告我:

  “唔,那可不行!你伤在手腕,血流不止,一定要去看医生,要不然你一松手,伤口就会流血……”

  “可是,我……我……身上的钱……恐怕不够。”我嗫嚅道。

  “你不用担心这个,我带了钱,正要上街去买点东西。”罗老师说着,拉上我,慢慢朝集市方向走去,“你的伤口流了那么多血,一定很痛吧?”

  我点点头,“嗯”了一声。

  她把我带到街边的一家诊所。一名医生给我做了清理、擦药,用白色的纱布,将伤口包扎起来。

  罗老师付了医药费,拍拍我的肩膀。

  “你回学校上课,我还得上街去买点东西。”

  “嗯,谢谢罗老师!”

  我走了几步,又回过头,默默地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我左手腕上的疤痕,至今还依稀可见。每每见到这道伤痕,罗老师那亲切的面容就浮现在眼前。

  “叮叮叮——”上课铃响了。

  语文老师邹军拿着一本书走上讲台,用洪亮的声音朗诵起来:

  “《变色龙》

  【俄】契诃夫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寂。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邹老师将要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官厅水库边野餐!同学们一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纷纷带上各自的行李(大米、蔬菜、菜籽油、锅、碗、瓢、盆,等等之类的东西),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的操场上集合。邹老师带队走在最前头,我们像一群雏鸡一样,紧跟在大母鸡身后。到了目的地,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忙开了:拾柴、搭灶台、打水、淘米、洗菜……

  我和女生钱小英、吴小萍在一个小组,别的同学都做好了饭菜,我们这个小组活动开展得不太顺利——柴火不好烧,米饭煮得半熟,蔬菜撒了一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撅着嘴巴,闷闷不乐地站在一边。

  我想:别的同学正吃得高兴,我们这个小组却是力不从心,居然把事情搞砸了!唉——怎么办?今天的午饭吃不成了,只能饿着肚子回家。……野餐看似简简单单,真正动起手来,还是有点困难。在家生火做饭跟野外生火做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正犯愁,其他小组的同学热忱地递给我们热气腾腾的饭菜。即刻,我们转忧为喜,拿着碗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野餐结束后,我们带上各自的行李,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我离开父母住校后不久,学习就跟不上了。期末考试,我拿着成绩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怕敢面对家人。因为我从七年级的上等生,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下等生,还险些留级。

  我在高中校女生宿舍艰难地度过了整整一个学期,再也不愿意继续住下去了。然而,不住高中校,要么走读,要么到别的地方去住。我的家远离学校,别的地方又不了解,我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热心肠的陶丽同学告诉我,“听说三楼右边有空闲的教室,离家远的学生可以住在教室里。”我喜上眉梢,赶紧报名。接着,我和陶丽一同走进我们将要住宿的地点——面向教学楼三楼右边第二间教室:里面空荡荡的,讲台下面靠窗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麻袋大米。听说那袋大米是隔壁罗海英老师家的,罗老师一家最先搬到学校,住在我们隔壁的右边第一间教室里。

  接下来,有几位同学已经把她们的床搬进教室,开始铺床了。我的家里没有多余的床,只好把姐姐用过的那套被褥带进教室,打地铺。我把自己带来的包袱放在一边,找来一把扫帚,将水泥地扫得干干净净,打开包袱,拿出褥子,铺在地上。这时候,隔壁的罗老师走进来。我抬起头,望着她笑了。

  “罗老师好!”

  罗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

  “嗨,陈丽文!我来帮你打地铺。”

  “好的,罗老师对我真好!”

  “打地铺前,最好先铺上一层纸板、干稻草,然后……”她若有所思地说着,忽然站起来,“你等一下,我回屋找找看,应该可以找到点什么东西垫在地上。”

  不多时,罗老师拿着两个干净的纸箱子,愉快地向我走来。

  “我们把纸箱子铺在地上,免得着凉。”

  “哦,太好啦!嘻嘻。”

  罗老师把纸箱子拆开,将我带来的褥子铺在纸板上。我拿出姐姐用过的小红花旧床单,铺在泛黄的旧褥子上。

  罗老师蹲下身子,把我的床单抹平。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不能着凉……”

  “嗯,我的爸爸妈妈也这么说。谢谢罗老师!”

  “不用谢,举手之劳,有什么好谢的?”

  “……”

  接着,我就在这里休息。

  教室里住着七个女生,打地铺的同学有两个:一个是我,另一个是陶丽。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仰起头,看看睡在床上的同学。她们一醒来就低下头,看看睡在地铺上的同学。自从我成为差生开始,我就变得非常自卑。现在,我被人俯视,因此更加自卑了。过了不久,陶丽搬来一张单人床。教室里,就剩下我一个人还在睡地铺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妈妈给我借到一张半新旧的单人木床,专门抽空送到我的学校。这可辛苦了妈妈,我终于可以睡在床上,不被人低看了。

  我在这间教室住了整整一个学期。

  放假之前,学校通知:“因为要增加好几个班的学生,所以不能继续住在学校里。”

  于是,我又不得不为新的住宿地点发愁。

  “爸爸、妈妈,学校不能住了,我该怎么办?”

  “不急不急!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爸爸安慰我,继而转向身边的妈妈和姐姐,“我们大家都开动脑筋,给丽文想一想,距离周家镇中学比较近的地方……会有哪些亲朋好友?”

  姐姐脱口而出:

  “我在周家镇高中校住了三年,学校以外的人和事我从不过问。”

  妈妈努力地想了一下,说:

  “我认识的人不少,只是——孩子长期住在别人家,恐怕不合适。”

  过了一会儿,爸爸微笑着对我说:

  “四队的刘青松是我的同学,他在周家镇对面的饵料厂上班。哪天合适我问一问他,看饵料厂有没有地方可以住。”

  顿时,我心中升起一线希望。

  “呵呵,饵料厂距离我们学校好近哦!爸爸最好早一点打听这件事,不然我心里不踏实。”

  有一天,爸爸从他的那位同学家回来。

  我急忙问:

  “爸爸,情况怎么样?”

  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

  “我同学说,饵料厂还有房间,只是……房间里面堆放着杂货,没有空出来,还要等一段时间。”

  我追问道:

  “还要等多久呢?”

  爸爸说:

  “那就说不一定了,应该——不会太久。”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