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国家开始重视科技人员,关心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我厂也特批为四十多名老工程师建起三栋工程师楼。85年9月中旬全部竣工准备分钥匙。
这次妈妈弟弟妹妹来了,我带他们去看新分的工程师楼,准备搬家。
那时我家住的平房小院里种满了花木,小花墙摆满盆花。
三妹的孩子兴家不满二岁,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很是机灵。孩子老流口水他妈妈给他胸前带个兜兜,十分可爱。
第一次来到我家小院可高兴了,不停地跑来跑去,揪揪叶摸摸花,看见一个小小的花盆,端起来就跑,被姥姥看见了,忙哄他把花盆轻轻接过来,生怕他给摔了。
妈妈很喜欢我的小院,看我种的菜和花墙上摆的花草,那盆葡萄挂满架,金桔结满枝,园子里种的晚桃还未成熟,窗前的石榴树硕果累累,是结果最多的一年。
妈妈看着惋惜的说:“你搬到工程师楼,这么多花都能带去吗?那盆桔盆桃盆葡萄长势多好,满院的果子还没成熟,带不走多可惜。”
我解释说:“我们难得有这样的待遇分到这样的楼房,听说不同一般楼,阳台挺大,能放好多花,我尽量带走。”
妈妈边欣赏着花边说:“等你们搬到楼上,我和你爸明年来看,再去爬泰山。”妈妈说的很认真,对新生活总是很想往。本想在我这多住几日,因陕西有事急着回去,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1985年9月25日,我们往工程师楼搬家。
房子的分配方案是论资排辈,我家分在十四号楼第三层。那年代不讲究装修,建好粉刷白墙水泥地就很知足。分了钥匙立刻都搬家。
那时是真搬家,旧家具舍不得丢全部搬去,不像现在经济条件好,搬新房再换套新家具。
搬家那几天,共三栋楼四十八户,分别在各自部门的帮助下,一起搬家。楼前卸满各家的东西,有混在一起的,还有搬错地方的,好不热闹。
用一天的时间,各家基本搬完。
我家原来的几件旧家具,搬到工程师楼显得屋里空荡荡的。住平房时有火炕,搬到楼上床也不够用。 用厂里卖的自制铁床,找人帮忙加工成钢丝床,似席梦思床挺舒服的。比定做的木制床好,木制床板硬的硌得慌。
厂里开科技大会时,工程师每人分了一个三开门的大书橱,这是我们最需要的,可以收装我家那么多书。
工程师楼的房间大、阳台大,气派、宽敞、明亮、舒适,让人驻足羡慕。
站在阳台向外望去,视野宽阔微风撩面,这是住楼房的特殊享受。
但是我还是很留恋那三间平房和小院,多年栽培的水果树可能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今年拼命结出最好最多的果实,向我们告别。
玫瑰香葡萄散发着清香,大个的石榴还没咧嘴,晚季的水蜜桃又大又密。 园子里的菜油黑碧绿,架子上挂满各种瓜菜。 搬家时不得不把能吃的瓜果,摘下送给朋友和曾经帮助我的司机。自己留下些半生不熟的水果。
虽然失去了小院子的丰茂收获,但是搬到工程师楼我们很知足。
这辈子,不,世世代代几辈子也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
还是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重视科学发展科技,昔日的“臭老九们”价值回归,找到了心满意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