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别回头
书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奈何吖 本章字数:3146字 发布时间:2023-03-07

此时已经临近秋闱不到十天,府里上上下下都屏气凝神,生怕打扰大少爷读书,卫夫子的课一直坚持到考前最后一天,然后大肆表扬一番唐永安的文章,让他上了考场不要紧张,稳定发挥,必能考中,只是名次前后的问题。

唐永安入考场前两天高瑞轩里鸡飞狗跳,杨氏恨不得把所有家当都给唐永安带上,一会担心贡院夜里冷一会又担心白天考试热,最后还是有过科考经验的唐大为亲自出马为唐永安剔除些不必要带的,大大的减轻了唐永安的包裹。

唐永安入考场前一天正是唐府每五日给唐老太太请安的日子,那天早上连一向清冷少言的唐老太太都忍不住细细叮嘱了几句,唐永安耐心听了,一转头看到小小的唐清月侍立在唐老太太身边,他好久没看到这个妹妹了,这自从唐清月被唐老太太接到立雪堂学规矩唐永安便很少见到她了,如今离近了细看才发现这个不大点的小豆丁长高了半寸,身上也多了些肉肉,但整体看着还是有些瘦弱远不如一旁白胖聒噪的唐梦月。

唐永安看着唐清月低眉顺眼的模样,心里一动,开口问道,“七妹妹不日也要进宫,东西可收拾好了?”

此话一出整个立雪堂里一片寂静,别说杨氏,就是唐大为和唐老太太的面色都不自然,近日都在忙着唐永安秋闱之事,谁还记得一个即将入宫以后永远不会再见的庶女。

唐清月早就感受到唐永安的目光,她以为大哥哥就算想和自己说话也会等到请安结束没想到唐永安就这么在众人面前问出来了,唐清月抬起头迎上大哥哥的目光,礼数周全的半福了福身子,晴朗的童音说道,“多谢兄长关心,妹妹入宫一切事宜都已由母亲安排妥当。”

一句话,规矩得体,既化解了杨氏的难堪又回答了唐永安的疑问,唐永安毕竟是男子,是前院的人,府里后院事儿他不会知道的那么详细,所以就算骗他也没什么,反正经他这么一问杨氏过两天也会给自己准备好的。

果然杨氏面色缓和,唐老太太没说话,唐大为却点点头,“到底是宫里出来的嬷嬷,七丫头现在的言行甚是得体。”

在一旁坐着的唐梦月私底下翻了个白眼,一个丫鬟奴婢当然得规矩好点了,不然怎么伺候人?

唐永安似皱眉看了看唐清月,没有点破,反而转开话题聊起别的,屋里的气氛又热络起来。

次日唐永安进考场,接下来几日杨氏不仅在高瑞轩里设了禅室香案,还大把的往京城的道观里撒银子,连她余下的三个孩子也潜心叩拜,频频光顾唐老太太的禅室,弄的唐老太太想去参禅还得排队,整个唐府简直烟雾缭绕如同身在仙境,还差点招来遣火队,唐大为怒斥杨氏“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据可靠消息他自己也派人往京城最富盛名的玉清观里撒了不少香火钱。

待到九天七夜的秋闱结束后唐永安是被家丁抬上马车的,回来哪位亲长也没拜见直接送进屋里狠睡了三天,唐大为和唐老太太都是经历过科举知道秋闱辛苦也没说什么,只让杨氏好好照看。

秋闱结束后第二天,大选开始,清晨,唐府侧门一辆灰顶的小牛车摸黑儿将唐清月送进宫里。

此时全府的眼睛都盯在大少爷的院子里,满府上下唯有李姨娘天不亮就坐起来将蜡烛点上,守夜的刘妈妈看到屋里有光亮轻轻叩门进去见李姨娘面有愁容的坐在床边。刘妈妈赶紧拿了身衣服给她披上。

李姨娘突然握住刘妈妈的手,问道,“东西可给她了?”

刘妈妈点头,“给了。”

“唉,那是柳氏唯一一件遗物了。”李姨娘叹气。

“是,按姑娘您的吩咐,当日柳姨娘下葬时奴婢趁乱抓了一个手串,柳姨娘的东西不多,其余的奴婢都亲眼看着葬了的。前日奴婢借口送经文去老太太屋里时把手串交给七小姐了,奴婢什么都没说,但七小姐明白。”

“这会儿七小姐出门了吧?”李姨娘又问。

刘妈妈看了眼刻漏,“这会子七小姐已经在路上了。”

李姨娘再次叹了口气,“这孩子当真是省心。”

刘妈妈笑道,“是啊,奴婢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省心的孩子,姑娘的哥儿将来若有七小姐一半省心,姑娘您这辈子就后福无穷了。”

李姨娘听她提起儿子,立刻满眼慈爱的笑了一下,“可不是?都说三岁看老,贞儿将来必不会是个淘气惹事的。”

说起八少爷唐永贞主仆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两人聊了几句,刘妈妈看李姨娘眉间依旧有些舒展不开,便劝慰道,“姑娘别想了,您和柳姨娘关系不错,柳姨娘早逝,您照顾七小姐这些年也算尽心了,七小姐如今……也是她的命数,这事儿是老太太和老爷亲自定下的,您又能说什么,接下来的路得七小姐自己走,您多思也无益。”

李姨娘点点头,没再说话。

刘妈妈看天色尚早,劝道,“现在还早,姑娘再睡个回笼觉起来刚好用过早膳去请安。”

片刻后,春风院里灯灭了。

 

唐清月坐在窄小的牛车里低头看着自己手腕上的红色玛瑙珠串,三毫米大的珠子总共二十七颗,中间挂了一块只有半个指甲盖大小的银牌,一面刻了一只简易粗糙的玉兔,因为唐清月属兔,另一面小小的刻了两个字,“平安”,用红色的绳子串起来,整体小小的,挂在唐清月细小的手腕上有些晃荡,但并不会掉。

刘妈妈当日将手串偷偷塞到唐清月手里时,唐清月还以为这是李姨娘给自己的送别礼,后来回屋对着蜡烛看了玛瑙的成色唐清月便知道这东西是柳姨娘,这般成色的东西,别说李姨娘,就是香姨娘院里的丫鬟都看不上,好在手串整体小巧精致,玛瑙颜色鲜艳。想起温声细语满脸慈爱的柳姨娘,唐清月轻叹一口气,将手串套在自己左手腕上,大约这东西李姨娘是打算自己出嫁时再给自己的,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唐清月进宫只拿了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放了两件素色常服,三件贴身换洗的衣物,另几个小巧的金银首饰。因宫女不得穿花纹复杂颜色过于鲜亮的衣服,带过于显眼的首饰所以杨氏也没给她拿什么东西,唐清月才五岁,衣服拿多了没两年就穿不下了,且宫女当值都是有统一服装的,给唐清月拿了也穿不了几次,所以杨氏干脆不费这个心思。金银首饰拿多了容易让别人惦记上,于是杨氏从近几年府里按惯例给唐清月打得首饰里头挑了几个成色还不错的给她拿着,其余的都被杨氏收回,几天之后唐梦月头上多了根新打的精细的金簪,耳朵上多了一副桃花样式的银耳坠。

唐清月看了什么都说,资源回收再利用,挺好的,环保。

总的来说唐清月进宫杨氏说是给自己整理衣物其实一分钱没出还从她那儿顺走了点金银,就连唐清月身上这套相对体面的衣服也是杨氏几年前给唐梦月做的,因为唐梦月不喜欢这衣服颜色过于素净所以便弃到一边不曾穿过。唐大为问时杨氏只说一切都准备妥当,唐老太太来检查她入宫的行李时看到没有逾矩的东西也什么话都没说。

唐清月拍了拍自己的小包裹,笑了,别说自己是五品官家的庶女,就是从乡下来的民女但凡家里多两亩地能带的东西都比自己好,在圣上面前唐家清廉本分的形象算是给立住了。

唐清月听到外头有官兵铁衣皮革摩擦的声音便知道皇宫到了,车夫打着哈气敲了敲车梁,唐清月应声从掀帘背着小包裹从车上下来,彼时天还未亮,天空呈现出深蓝色,依稀能看几个星星亮着,宫女入宫自不可能从正门入,而是从西华门旁边的角门入,宫门口的官兵举着火把检查了唐清月交上去的通行折子,将折子放到一旁桌子上的大漆盒里收好,唐清月这才看到盒子里已经放了几本折子。

随着官兵挥手,宫门缓缓打开,沉重的木门发出“吱呀”的声音,在这声音里还参杂了些马车声,唐清月回头,看到身后又来了两辆桐木漆的平头大马车,周围拥簇着三五个粗壮婆子,而送自己来的那辆灰色小牛车早就不见踪影了,大约是车夫着急回去补觉吧。

唐清月看到一个鬓边插着一支灿烁的金厢倒垂莲小双钗的小姑娘从前头的马车上下来,看身形大约十一二岁左右,还没等唐清月看清她的容貌,就听到马车里头传来哭声,紧接着唐清月看到两辆马车上总共下来三个女眷两个男子,团团围住那个小姑娘,各个面上凄泪。唐清月立刻收回目光,转身走进皇宫。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唐清月心里虽然不在意但并不代表着看到不会难受。大约身后那一群人还要依依不舍些时候,官兵便先把城门关上,唐清月听着身后沉重的关门声,恭敬地走着,眼睛却微微看向青黑色城墙上的天空,脚步没有停顿,面无表情的继续走下去。

别回头,唐清月在心里默念,别回头,一直走下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