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回话
书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奈何吖 本章字数:4592字 发布时间:2023-03-11

之后几天唐清月都按照规矩每日该站岗站岗,端茶倒水也是早就练熟了的,偶尔太后去禅室时韩宫令会立刻给她使眼色,唐清月便会乖乖的跟在太后身后进禅室,为太后递香,点蜡,扶太后跪在蒲团上,大部分时候太后都会指一本经书让唐清月朗读,小女孩的声音犹如涓涓细流,莺声燕语的犹如黄莺出谷一样轻快悦耳,让人听之倍感舒适,心旷神怡。

因着临近年关,太后身边的宫人也都忙着年前年后的打点和准备事宜所以唐清月一天陪太后的时间有时比韩宫令陪太后的时间都要长。

在唐清月读到第三本经书时,太后开口问道,“这书上的字你都认识?”

唐清月当然不能说都认识,只低头回话,“回太后,奴婢只认得一些,大部分都不认识,主要是奴婢在家中陪祖母参禅时听祖母念过好多次,所以奴婢多少能记下些。”

太后闻言似有些赞赏的看了唐清月一眼,“你小小年纪的记性倒好。”

唐清月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太后谬赞,奴婢一定多多识字给太后读经。”

太后又问,“你如今都识得哪些字了?”

唐清月小心的回道,“回太后,奴婢学过《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只学了一半。”

以唐清月的年纪认识这么多字已经是少有了,但是为了以后能少些麻烦,唐清月尽可能说的多一点,这样以后太后再让她读什么她也不会露馅。

太后点点头,“唐家到底是文官清流,家中子女开蒙也早。”

唐清月没再回话,继续读手里的经书。

 

转眼就到大年三十,皇帝早在小年前就选了一天吉时进行“封印”仪式,意味着皇上停止办公,要到正月再开封。除夕当天皇上凌晨就爬起来,先是到宫殿各处拈香行礼,继而方鞭炮邀请各路神佛来宫里过年,到了中午再赶到保和殿赐百官宴,邀请王宫臣子、皇室宗亲以及外番君王共同赴宴,进行短暂的休息。因为今年先帝刚刚过世,所以宫里的礼乐都散了,众人只坐着吃饭聊天,到了晚上皇帝还要和亲人一起享用团圆饭。由于皇后远在边关多年对宫中礼制并不熟悉,皇上也是如此,可皇上到底有礼部,但皇后身边就没人了,所以皇后腊月初就求到太后面前,太后把身边得力的几个人都借出去了,像韩宫令这样在宫里沉浸多年的老人这一个月只有早晚能陪在太后身边,其余时间都在帮皇后料理宫务,因为先帝丧期未过所以各种仪式都简化了许多,就这样还是把皇后累个半死。

唐清月这种低品级的宫女自然是没有机会去各种隆重的典仪和各种宫宴的,便是后宫请安和臣妇觐见也轮不到她进殿服侍,所以这几日她都清闲的很,太后赏慈宁宫上下每人二十两银子,就是年终奖,连唐清月她们几个新来的宫女都有,唐清月自入宫起,头三月培训总共发了六钱例银,到了太后身边例银涨到了每月二两,宫里只要不是特别冷清偏远的宫室每季都会给宫女做新衣,尤其是像唐清月她们这样年纪尚小又在太后跟前行走的宫女,只要长高一点都会有尚衣局的人来给她们量体裁衣,毕竟在贵人面前衣着不得体可是大罪。

唐清月年前年后这几天简直清闲的不行,每日除了端茶倒水以外连站岗都不多,跟不要说太后最近接见臣妇没时间参禅悟道,唐清月每日都大口吃饭,偶尔去慈宁宫后面的宫道上走几圈锻炼身体,其余时间最多的就是像模像样的捧着本书,她在奉行太后的命令,多长肉,多识字。唐清月自打来了这个世界从来没这么清闲过,宫里待遇比唐府好,衣服首饰虽然都是按照规矩来但从来没少过,唐清月不禁感叹,被人重视的感觉真好啊。

这么清闲的正月也发生了件大事,御史台有个愣头青的言官给皇上递了个折子,痛斥好几位花花老少们在国丧期间饮酒作乐,陛下震怒,在宫宴上大大嘉奖了那个愣头青御史一番,夸他“刚直忠孝”,非“屈意奉承”之辈,于是有更多的愣头青将京中老少在国丧期间干的破事儿都写折子呈给陛下,因着前朝还没开朝所以一直还没有什么处置。

国丧期间按照官爵守制,对于内宅女人们没什么,不过是别听大戏别大摆筵席就是了,反正还可以串门子走亲戚、做针线说八卦,日子也就照常打发了。可男人们就难受了,京城的权宦子弟们忍了半年多,几户得势的人家渐渐暴露原型,有在家聚众饮酒作乐的,有去红灯区哈皮的,还有偷着摸美婢妖童的。

因着新皇登基,新帝做太子也不过两年,所以还有些臣子不知道皇帝的脾气,写奏章不免畏手畏脚,只捡好听写,不好听的也捡能说的委婉的写。这次让这几个愣头青一写,皇帝当时气的脸色铁青,在宫宴上还发了火。

想他在边关苦熬了多少年,好容易做了皇帝了,为了给老爹守孝,他是上不敢睡妃子,下不敢饮酒作乐,连宫中的女乐都散了,平日里连个笑脸都不多有,过的比和尚还和尚。向来都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可底下这些吃着皇粮的爵权子弟居然敢百姓放火?当他这州官是死了吗?

可陛下到底在外征战多年,有些事做起来并不熟练,这种事情要是在军队里他大可让人把这些不忠不孝的东西抓起来痛打一顿,打服为止,杀鸡敬猴是最好的办法,可现如今是在京城,他是皇帝,不能用这么暴力的手段不然会被天下人指责残暴,一时间陛下也犯了难,所以年后开朝之后陛下并没有立刻处置这件事,这反而助长了那些爵权子弟的气焰,陛下都没办法管他们更何况那些只会动动笔杆子的御史?

终一日,陛下在朝上被气的脸色青了又红红了又青,下朝第一件事儿就是去太后处。陛下来时,太后正在禅室参禅,因着是开年后第一次参禅,所以今日比较正式,唐清月已经陪太后在禅室里跪坐了快两个时辰了,韩宫令见陛下来了进去通传,太后听后一挥手,韩宫令和唐清月便都退出去,然后皇上连身边的大太监李忠全都没带,自己一个人进了太后禅室,也不知两人聊了什么,里头半天没动静。

韩宫令到底年纪大了,不能再寒风里久站,便借口替皇后忙宫务去自己屋里歇脚,只留唐清月一人站在禅室门外,一旁还有大太监李忠全,唐清月规矩的向他行礼后两人便无话可说,皇上带来的其余人都站在外围守着。唐清月年纪小并不觉得冬日寒冷,反而觉得今日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再加上她在禅室跪的久了,此刻不免有些昏昏沉沉的,赵宁儿就是此时端着太后日常的补身汤过来的。

皇上和太后已经聊了好一会,依旧没讨论出什么结果,太后主张严惩,但又忌讳着皇上和她多年未见并不相熟,有些话不好直说,皇上也主张严惩,可到底怕天下人笔诛口伐说他残暴,两人一时相对无言。赵宁儿声音此时在门外响起,“太后娘娘该喝补身汤了,还请李公公让奴婢进去。”

皇上一听立刻皱眉,他自登基之后还有一件事儿特别不顺,就是后宫之人没规矩,皇后是武将出身不会管,其他妃嫔大多是边关时纳进门的,受的教育也不多,行起事来更加没有章法,李忠全好歹是在宫里待到十多岁才跟他去边关的,所以皇上在前朝还好,可后宫有些人实在没有眼力见,闹的他好几次想发火都不知道怎么发。没想连太后身边都有这种人,今日自己和太后单独谈话,居然有人想闯进来。

李忠全上下打量赵宁儿一眼刚想开口训斥,就听到一旁的唐清月开口,“你疯了?”

皇上和太后在屋里听到唐清月这带着颤音和不可置信的一句疑问立刻轻笑起来。

唐清月本有些困,被赵宁儿这一嗓子直接弄清醒了,她带着些惊讶的眼神看着赵宁儿,“今儿什么场合?陛下和太后谈话,便是皇后娘娘来了都得回避,你想闯进去?”

赵宁儿被她一怼面上有些不好看,有些不服气的辩解道,“太后待我们这样好,我们自然要替太后解忧。”

这次连李忠全都有些惊讶的看着赵宁儿,这哪来的宫女?

唐清月立刻回怼,“你什么身份?想解什么忧?国家大事你能插的上手?你就是做到御前尚夫人我今天都不能放你进去,更何况你现在只是个小小的二等宫女?太后仁慈你就认不清自己的身份了?要不要叫韩宫令来?还是我去请宓秀宫的章嬷嬷再教教你?”

唐清月的一连串反问怼的赵宁儿哑口无言,一旁李公公的面色也不好,赵宁儿想起章嬷嬷那张沟壑纵横脸,章嬷嬷祖上几辈都是刑部牢房里的好手,她本人更是常年淫浸慎刑司,自己要是到她手里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想到此,赵宁儿立刻心虚,端着汤药转身就走。

李忠全看看身边年龄尚小的唐清月,淡笑开口,“你倒心好,还与她讲这些道理。”若是他恐怕直接就将人压下去打板子了,这样的蠢货便是打死都不为过。

唐清月又恢复恭敬老实的站姿,低声回道,“她是工部郎中赵家的嫡幼女,自小被被家里宠大的,她要是死了,家里人会很难过的。”

李忠全又侧头看看唐清月,唐清月低眉顺眼的站着,身上穿着统一的宫装冬衣,看布料样式也是个低位宫女,怼赵宁儿的时候条理清晰口齿伶俐,这话却说的冷静又奇怪,怪……悲凉的。

“李忠全!”皇上在里面朗声喊道。

“在!”李忠全立刻回身推门却并不敢进去,只站在门口让皇上和太后都能看到他。

皇上用手一指,李忠全立刻明白,拍了一下唐清月的小脑袋瓜,唐清月抬头看他,李忠全给她使了个眼色,唐清月立刻明白过来,皇上要见自己。

李忠全领着唐清月进了禅室,唐清月跪在地上给皇上请安,口中说着恭敬的说辞,心里却不住的在想这门也太不隔音了,也不知道皇上和太后听到多少,自己刚刚没说错话吧。

皇上看着唐清月稚嫩小脸,开口,“朕记得你,你父亲是布政司参政。”

唐清月跪在地上,恭敬的回道,“回陛下,奴婢家父正是布政司参政。”

皇上又问,“太后钦点了你来伺候,你可用心?”

唐清月惶恐道,“太后圣恩,奴婢岂敢不用心伺候?太后慈心仁厚,奴婢来慈宁宫不仅吃得好还能读书识字,奴婢心中甚是感恩,自然更加用心的侍奉太后。”

太后听了她这话不禁莞尔,“这丫头说话甚是有趣儿,哀家留她在身边读经,她自然得多识些字了。”

皇上听了也点头,“嗯,唐大为是读书人,他祖父当年更是文采飞扬,常常一语中第,朕有时读来也觉得受益良多。”

唐清月立刻谢恩感谢陛下赞赏。

说话间李忠全给两位贵人上了热茶,皇上说了半天话有些口渴,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又问道,“朕问你,若你家中兄妹犯错,你父亲平日都是怎么教训子女的?”

唐清月政治敏感度极高,这话看似在问唐家子女的教育问题实则与朝堂之事息息相关,唐清月飞快的看了一眼太后,唐老太太给她请的两位教养嬷嬷教过她几种不动声色打量他人的方法,眼皮不懂,只用余光就能看到周围的事物,唐清月见太后稳如泰山的坐着,什么表情都没有,仿佛陛下只是在闲聊。

唐清月确定没问题才开口道,“父亲会让我们抄书,还会打手板。”

“哦?只是抄书和打板子?可有用?”

唐清月小心翼翼的瞄了眼皇上的脸色,继续说道,“有用的,”这次没等陛下再问,唐清月便继续说道,“抄书时字迹不好要打,抄的少了要打,抄完背不出来要打,背出来却不知道文章的意义也要打,如此反复几次就是奴婢家中最不喜读书的六姐姐都能写出两首诗来。”

屋里一片安静,皇上放下茶杯,沉声问道,“你们兄妹挨了这么多打可会觉得你父亲过于严厉?”

唐清月装作半疑惑的抬头,“做错事本就是要挨打的呀,且读书习字本就是要吃苦的,奴婢的父亲还常说玉不琢不成器,祖母也常说子嗣不利家族不兴。”

唐清月用稚嫩童声尽可能挑些简单的词句回话,得体又符合年纪。

皇上听后立刻朗声大笑,“对对对,做错事本就是要挨打的,唐大为教子有方啊。”

唐清月装作半懂不懂的低下头。

唐清月和皇上的对话可以翻译为:

皇上:“我家最近有些‘孩子’不太听话啊,你家教育孩子都用的什么方法?说出来我学习学习。”

唐清月,“孩子不听话就打啊,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皇上:“不会被天下人骂残暴吗?”

唐清月:“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更何况是犯了大错的孩子。”

皇上:“搜得死内。”

 

皇上心情似乎很愉悦的又和太后聊了两句,然后便匆匆告辞了,唐清月跪送皇上的时候看到他的背影都透露出兴奋,步伐轻快,恨不得大干一场。

唐清月站起身一转头正对上太后看她的目光,唐清月心里一咯噔,腿一软就跪下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