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多事之秋
书名:岁月长安 作者:雨山雪 本章字数:2726字 发布时间:2021-01-31

韶华殿内,紫檀香炉芬芳缭绕。正值妙龄的贵妃谢氏千娇百媚的依偎在魏帝身侧,似要把满腹柔肠哭诉出来。

“陛下,求您开恩。奴家可就这么一个弟弟,他若有闪失,奴家无颜再见九泉之下的爹娘。”

“这事儿朕听荣卿说了。毕竟是他有错在先,怨不得高照当众发怒。”

“是奴家教导不严,才让内弟口出妄言。千错万错都是奴家的错,高将军若有气,让她冲奴家撒,奴家绝无半分怨言。只是弟弟年幼,若真发落充军去,奴家只怕,只怕……”话未说完,贵妃已是泣涕涟涟。

“爱妃……”魏帝蓦然心软,正要出言相劝,又听贵妃诉起衷肠。

“也是奴家弟弟命苦,自小没了爹娘。奴家这个做姐姐刚懂事、还没来得及教导弟弟,就被舅母送进宫来。从此一道宫墙相隔,弟弟在外面过的如何,奴家也只能从旁人话里听听。”

贵妃抽出手帕擦了擦眼泪,继续抽噎道,“奴家娘家无权无势,弟弟即便在外受了欺负,我这做姐姐的也不敢把手伸到宫墙外头替他撑腰。弟弟孤身在外,哪里比得过高将军长在天家富贵里,周遭全是偏袒他的人,即便他有错,大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爱妃这说的哪里话,朝廷的纲政法纪在,断不会为任何人徇私。”魏帝语重心长道。

“陛下,奴家可不是信口雌黄。我听闻高将军昨日告病,未参加朝会,中午却堂而皇之出现在醉香居。他投出去的筷子力道之足,能穿过窗户插在墙上,可完全不是病的下不了榻的样子,”谢贵妃的手帕捂在脸上,呜咽不止,“可怜奴家弟弟,若那会身子挺直,筷子可就插在脑袋上了。”

“昨日朕派张太医看过,他的确是肩伤未愈。再者高照这几年在外征战辛苦,犹着他性子休养些时日又有何妨。”

“陛下,您这不也偏袒着高将军吗?都知道张太医是跟着嘉毅侯从军营里出来的,自然是处处向着高将军,”贵妃抬起头,噙着两汪泪水,怨道,“那高将军居功自傲,朝堂上殴打同僚,事后公然挑衅陛下龙威称病不朝,陛下尚且能呵斥一顿、降职罚俸了之;奴家弟弟不过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却要受到刺配充军这样的严惩,朝廷法度又有何公平可言。”

“贵妃!”魏帝喝斥住,神情严肃。

“陛下恕罪,是奴家妄言了。”贵妃收起眼泪,小心道。

魏帝在窗前走了两圈。本是个适宜散步的不错天气,未料大清早就被贵妃拉扯着哭诉一通,魏帝霎时没了逛花园的好情致。

“陛下,”大监弓着腰一溜烟小跑着进来,提心吊胆道,“国子监一众学子跪在垂政殿外,称要为卢司谏讨个公道。”

“卢司谏?他怎么了?”

“前日卢司谏朝会上谏言,被高将军打了。”大监小心提醒。

“这朕知道。朕也发落了。这群学生还闹什么?”魏帝愠怒。

“说来也不巧,高将军下手没个轻重,一拳砸在卢司谏左眼上。卢司谏当时只觉得眼睛疼,昨晚换药才发现是眼睛瞎了。”大监惋惜道。

“瞎了?”魏帝大惊。

“正是。”大监不紧不慢地讲着来龙去脉,“卢司谏在朝堂上吃了一亏,忌惮高将军,本不想声张。今晨国子监的几个学生去探望,发现卢家夫人一直红着眼睛哭,细问之下才知是卢司谏左眼失明。少年人血气方刚,书生尤甚,最是见不得寒门谏官被权贵武官打。这不,一呼百应,全跪到垂政殿外了。”

“朕这个外甥啊!”魏帝急火攻心,捂着胸口,寻了床榻坐下,贵妃很有眼色的膝行过去,敬上清茶,“李邺呢,李邺也带头跪着吗?”

“祭酒大人并不赞成学生们做法,正在殿外苦苦劝说呢。”

“去,去把高照给朕喊过来!”魏帝伸着手指,气得发抖。低头正见贵妃跪在地上,默不作声地抹着眼睛,又喝,“把大理寺卿一并喊来。”

魏帝被高照之事搅得心烦意乱,饮尽一壶清茶也压不下来,遂摆驾垂政殿。

这头学子的事情尚未摆平,那头大臣们的奏章一个接一个呈上来。

先是户部尚书参齐相渎职,保管账本不力,导致失火被焚毁。

接着蜀中急奏,蜀中洪水泛滥,请朝廷拨款赈灾。明王亦上书请奏赈灾。

再接着,齐相参户部贪污军饷、谋取私利,于徽州败军一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被传唤而来的大理寺卿也心惊肉跳,捧着徽州败军案的调查进展的奏章迟迟不敢上表。

魏帝被铺面而来的奏折压的喘不过气来,一事未平,一事又起。最可气的是被齐相参奏的户部,这么多年假公济私的注意竟然算计到军饷上。

“冯尚书,朕的户部尚书!这些年你都在朕的眼皮底下做些什么,你还有脸来恶人先告状!”魏帝大发雷霆,手里齐相的奏折摔出去不偏不倚砸在卢尚书面门。

“陛下,陛下冤枉。下官为官清清白白,分文不敢多得,何来贪赃枉法之说。”户部尚书跪在地上拜了又拜,忍无可忍地指着齐时衡,“齐相,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要污蔑我。”

“是啊,无冤无仇,冯尚书为何这么急着参我渎职?”齐时衡反问。

“守护账本是下官分内之事。当日丞相借账时可是允诺过视之如命,现在账簿焚毁,下官怎能不急不气。”户部尚书挺起胸膛,义正言辞。

“谁说账册被毁了?它们好端端的放在将军府呢!”齐时衡指着将军府方位,“尚书说我污蔑,那些账目就是证据,尚书若想看,我随时搬过来给您过目。”

“账目有问题?”冯尚书身形踉跄,随即掏心掏肺道,“齐相,我冯睿不是傻子。我若知账目有问题,岂会二话不说把账目交给你!”

“所以我的书房失火了。”齐时衡白了一眼,淡淡道。

“齐相不觉得我逃之夭夭更保险,何苦来自投罗网。”冯尚书竭力驳斥。

“是啊,我也很好奇,尚书为何还上赶着奏我一本。莫不是觉着此举既能毁了证据,又能折我一着,一举两得。”

“齐时衡!我若真有此想法,定不会把真账本交给你。假账能办成的事,我没有必要拿真账冒险。”冯尚书扯着四十岁的嗓子吼道。

“那个……我觉得冯尚书说的有道理。”荣寺卿捏着被手汗湿透的折子,鬼使神差地来了一句,顿时吸引了殿内所有人的目光。

“何意?”魏帝发问。

“回陛下,”大理寺卿拱手道,“账目是户部的账目,并非尚书一人的账目。许是尚书手下人瞒天过海,尚书并不知情。”

“徽州军饷粮草是谁负责的?”

“回陛下,是隋行隋侍郎。”冯尚书道。

“他人呢?”魏帝问。

“三天前他母亲病重,告假回乡了。”冯尚书回禀。

齐时衡捏起手指算了算,“三日前,不正是我向陛下请旨查账那天!”

“啊!他那是逃了……”冯尚书后知后觉。

魏帝拍案,“来人,全力缉拿隋行。朕要见活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冯尚书叹了口气,感慨道。

“冯尚书虽非主谋,但有失察重罪。即日起,革去户部尚书之职,禁足家中配合调查。户部其他官员,一律交由刑部彻查!”魏帝发号施令。

“父皇,蜀中正值水患,若户部无人可用,如何调度赈灾?”明王奏道。

“国库是朕的国库,没了户部大魏难不成会垮了?”

“父皇息怒,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时衡,你暂兼户部尚书一职。至于赈灾的事,就让景荀带工部的人去吧。先拨十万辆,余下的明日朝堂再议。”

“是。”众人应道。

魏帝摆摆手,示意侍卫将冯尚书带了下去。开门时,瞥见国子监的学子整整齐齐跪在殿外,方想起卢司谏之事,“高照呢,怎么还没来?”

“陛下,高将军人已经在殿外候着了。”大监回禀。

“让他滚进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岁月长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