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芳自从得到了黄飞虎的五十万两银子之后,一开始带着从黄飞虎那里强行要来的美若天仙的小妾香施,在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过了两年低调稳定的生活。后来他觉得这种生活虽好,但是习惯了上下前后都有人把他捧上天的长官生活的他,觉得一个人守着一个女人过着这种低调平凡的生活太过枯燥无味了,他还是想回到那种人前人后都有人给他点头哈腰的生活中去。
纣王的国库空虚了,拿不出银子的纣王,在卖不动土地证明的时候就想到了批发了官帽子赚钱。这让张桂芳看到了希望,他花了点银子找到了纣王负责卖官帽子的尤浑。尤浑给了张桂芳一个现在交了钱马上就可以上任的官位清单,上面各种官帽子的价格都是明码实价,非常清楚:
1、一个五万人的小诸侯国国君价格五十万两;
2、朝歌负责城墙维护的主事价格十万两;
3、青龙关总兵价格二十万两;
4、临潼关总兵价格五万两。
张桂芳看后,很想去一个小诸侯国去当国君,奈何他手上的银子只有五十万两,把五十万银子全部用完了以后,他的费用开支也就没有了,张桂芳想了想,还是算了,不去当诸侯国国君了。但尤浑看出了张桂芳的小心思,他告诉张桂芳,只要张桂芳有诚意,先交十万两银子定金,他可以禀报纣王,价格还可优惠点。如果张桂芳还愿意给他尤浑个人十万两银子的话,尤浑可以争取用三十万两银子把小诸侯国国君的位置帮他搞定。张桂芳有些心动,但是还想再考虑一下,另外也想问问老婆香施的想法。
当张桂芳看到青龙关总兵价格只有二十万两的时候,他会心地笑了笑。他想当时他收了黄飞虎五十万银子,现在再把这个位置买回来,这一出一进,不仅净赚了三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而且还赚了一个姿色绝顶的美人,这生意太合算了。但是张桂芳转念一想,回到青龙关熟人太多了,会被人认出。如果他放走黄飞虎的事情被那些眼红的人上报朝廷,再被朝廷追究责任下来,把他的官位给免了,那样就会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了,那样风险太大了。而且现在青龙关战事吃紧,周人随时会进攻,青龙关总兵的位置还是不要去考虑好了。
临潼关总兵这个位置,对张桂芳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本来临潼关离青龙关近,很多青龙关的人也经常去潼关办事,都要经过临潼关,原来的大总兵去这个小地方当小总兵,身份掉价了不说,同样被人认出的机会也不小。所以这临潼关的总兵这个位置也不要考虑了。
现在就只有第二个位置朝歌城墙维护主事这个位置看起来不错,价格也是很实惠的。尤浑告诉张桂芳,看上这个位置的人很多,如果张桂芳想要这个位置,最好现在就交上定金,以免迟了被别人把位置抢去了。
张桂芳不明白,一个搞城墙维护的主事价格这么贵,还有人来抢这么个位置。于是他问尤浑为什么:“请问尤总管,这个城墙维护主事的帽子为什么要这么贵呢?”
尤浑斜了他一眼,说道:“你不知道吧,这个位置现在卖这个价格是因为纣王的国库空虚了,拿不出钱了,以前这个主事的位置没有五百万两银子,不找关系的话,你想也别想。只是现在没有多少钱来维护城墙,故这价格也是跌了下来,现在这么样一个重要位置才卖十万两银子,简直就是黄金当沙子卖了。”
张桂芳听了尤浑的介绍,吐着舌头,这么个位置以前要卖五百万两,记得以前高宗武丁将鬼方那么广袤的土地卖给狄人的价格也才五百万两,而这么一个小小的官帽子的价格就要五百万两,看样子是他一直在穷乡僻壤当差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张桂芳想,再怎么样,这么样一个位子,身在朝歌,他也不缺银子,找点事做做,找点乐子也好啊!张桂芳又问了这个差事的一些具体情况,如级别,人员多少,平时要做些什么事情等等,而尤浑也一一给他做了介绍。
后面张桂芳再问:“尤大总管啊,我手头很紧,能否打个折再便宜点?”
尤浑看着他说:“你这人真是个条土狗,总是什么事情都贪便宜!这样吧,我也不给你多说了,现在交定金一万两银子,我给你打个八折。办完入职手续之后,再交七万两银子。不能再少了。”
张桂芳听了,也没有再说什么,于是交了一万两银子的定金把事情定了下来。
回到乡下同香施说了在朝歌捐了一个朝歌城墙维护主事的三品官的事情。香施听后,非常高兴。香施大声地说:“啊!终于可以回到繁华的朝歌城了,终于可以告别这种非常烦人的乡村生活了,我终于可以回朝歌了!”香施这么几年下来,以前黄飞虎给她置办的那些衣物,都穿得快要成布条了。她的各种粉黛用品也全都用完了,如果再不回到朝歌,她很快就要成为一个土里土气的村姑了。她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做回城里人,香施不知道有多高兴。自从她跟了张桂芳从来没有笑过的脸蛋,今天终于露出了笑容。女人这一笑而百媚生,让张桂芳看到了,不由得心花怒放起来,赚到钱后,今天两人终于开心了一回。
为了不让别人认出他来,第二天张桂芳做了一番准备:
1、把浓厚的眉毛刮掉重新贴上细小的假眉毛;
2、把几根山羊胡子刮掉贴上了长须;
3、还把他的名字改为了李渐圆,希望以后不当兵了,慢慢变得世故圆滑。
张桂芳要把他以前武将的模样改得像个文人。他要让以前的那个张桂芳不再存在,而从今往后只有李渐圆了。
张桂芳带着香施来到朝歌,把买官的尾款七万两银子交了上去,尤浑收到银子后,让人把官帽子、一套官服及相关印鉴发给了张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