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术,贫穷的道长
书名:大明巡洋传 作者:白马踏绿洲 本章字数:3399字 发布时间:2023-03-06


热闹非凡的上元节已过,皇帝在乾清宫东暖阁始终忙着批注,现在主要矛盾全集中在西北方,大明伐元蒙虎狼之师原地待命,等到开春再战,现在主要是粮草运输,只有备足粮草,打仗才能持久。

 

现在关键陆路太慢消耗又大,只有运河和海路最便捷,海路是驸马开辟的,速度快运量大,可是海路受季节影响太大,因此他十分头痛,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秦王和燕王晋王就藩的问题,皇上就此议问询过傅兴,现在就藩,“比真实历史提前一年”

 

傅兴告诉父皇,“就藩没有问题,但是秦王却不行,如果秦王就藩西安必乱,而且秦王命格主犯西北,还是在龙兴之地可保无忧,否则必遭天谴。”

 

傅兴话说的比较狠,就是想打消朱元璋让秦王就藩的的想法,甚至用八卦玄学来吓唬朱元璋,皇上同样问过高僧,基本和傅兴所说吻合,西北主不祥,命格于秦王相克,不过很奏效,左思右想,朱元璋真的拿不定主意了。

 

这时小太监德全来报,大将军徐达求见。皇上放下朱笔,自言自语道,“刚下朝没一个时辰,大将军会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呢?“是徐大将军,快请大将军立即觐见。”


待徐达见过礼赐了坐,皇上又让人给大将军上茶,徐大将军今日特别小心翼翼,说话不似往常爽快。几十年在一起共事拼杀,朱元璋一眼就看出大将军有心事,而且很难,还是有求于自己的那种。

 

其实这些大将功勋之中,徐达最是聪明,而且文武全才,不但围棋下的好,文字也好,但是从不争强好胜,深谙处世之道。

 

朱元璋喝了口茶便道:“大将军有什么话要对朕说,你可从来都没有求过朕,今天只要你开口求朕,无不应允。”

 

见皇上如此说徐达精神大振,本来他想打退堂鼓,但是女儿的婚姻大事可是一辈子呀!如果今日错过,他将会后悔一生。

 

“皇上,臣惶恐,你知道小女妙锦如今十五岁了,也到了嫁娶的年龄,希望皇上给小女妙锦做主赐婚一个如意郎君,不知皇上是否恩准?”

 

皇上微笑道:“大将军你的长女嫁给了燕王,你我都知,皇家王子是不可能了,但不知道大将军可有心中喜欢哪家的英年才俊?”

 

“皇上,小女已经有了自己中意的人,也算是青梅竹马,如今这个年轻人已经有了正妻,但是小女死活非他不嫁,小女十一二岁就和他私定了终身,没成想这青年先成了婚配,小女立誓如不能嫁给这人,她将终身不嫁。”

 

哈哈哈!皇上大笑道:“大将军,让我猜一下这人是谁如何?”


“大将军不要紧张,妙锦私定终身的人就是我家驸马对不对?告诉你大将军,其实妙锦和马兴早有传闻,只是我们没有放在心上而已。”

 

“皇上果然明鉴万里,小女说愿和公主共同辅佐驸马为大明和皇上效力,可为驸马平妻,说着递上定情之物,不知皇上可行否?”

 

“皇上看了眼把东西又递给徐达,“大将军,我知道妙锦心高气傲,平常人绝看不上眼,满朝勋贵能够配得上妙锦的可以说没有,唯独和兴儿可与之匹配,如今大将军话已至此,这是你应得的,我明日就下诏把妙锦赐婚给驸马都尉马兴。”

 

“谢皇上恩准,谢皇上龙恩,徐达在此给皇上磕头了,此生定不负皇恩。”


“赐婚,这是小事,这是大将军为朕打江山换来的,就算比这更大赏赐朕也不会吝啬,去吧,给妙锦准备嫁妆吧!哈哈哈!”


早朝上众臣议完各项事务琐事,六科道捕风捉影弹劾了几个官员,就在要散朝的时候,皇上下了一道昭,这道昭像一道霹雳一样在宫殿里炸响。


老太监高宣,特旨赐婚,皇帝诏曰 “魏国公大将军徐达次女徐妙锦,族茂冠冕,恪守礼训,贞顺娴淑,言容居正。正当妙龄,实协三善,洁身守器,式昌万叶。备兹令典,抑惟国章。是用命尔为驸马都尉马兴左平妻。选吉日往,钦此!“

 

这一下朝堂炸了锅,“这是怎么了,这有悖律法,还左妻?这么说临安公主是正妻,徐妙锦是左妻,那么就是说留个右妻的位置,这不荒唐吗?皇上这是开了大明朝的先河了,咱们的驸马都尉可真要三妻四妾了,皇上未免太宠爱驸马都尉了吧,难道就不怕公主吃醋吗?”


朝堂之上几乎吵翻了天,但皇上无动于衷,起身宣布退朝走了。朝堂吵闹的声音一下子静了下来,半晌一个个耷拉个脑袋走出宫殿。

 

朱元璋回到后宫,信步来到坤宁宫,皇后见了,诧异道:“皇上因何喜事,这样春风满面给臣妾说说?”

 

皇上笑道:“我给妙锦赐婚,哈哈哈!看把大臣们吓得,好像朕把天捅了个窟窿,一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皇后也笑道:“皇上你为兴儿开创了先河,大臣们一时适应不了,也是情有可原,兴儿是个特例,不可有第二个。”


朱元璋笑道:“多娶几个妻子,以兴儿的功劳当得起,自古就有三妻四妾之说,这回可就名副其实了。本来朕还想多赏赐几个美人给兴儿,没想到魏国公求朕把妙锦指婚给兴儿,朕只不过顺手人情而已,又赢得魏国公的忠心,一举两得朕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历史上朱元璋对勋贵大臣在娶妻纳妾方面没那么多规矩,如果明媒正娶他从不干涉,没建国前他军纪甚严,决不允许强抢民女的事发生,建国后他的态度突然来了个大转弯,甚至自己的儿子在封地抢男霸女他也听之任之,自己手下功臣强抢民女也很少责备。


朱元璋自己也会时常选些美女进宫,给手下大臣赏赐美女更是家常便饭,比如手下,常遇春,徐达,胡惟庸,李善长,蓝玉,沐英,李文忠等人,皇上都赏赐过美人,这也是他笼络功臣勋贵的一种手段。男人的根本是什么,还不是,“建家立业,金钱美女,”其它都是围绕着这八个字而活,余下皆浮云。

 

驸马爷没有上朝,他和公主在家听到这个赐婚甚感意外,傅兴更是惊得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而临安公主却笑道:“嘿嘿!兴哥哥,你应该高兴才是,妙锦妹妹可是大才女,如今如愿嫁给你,连我都替她高兴,妙锦妹妹可是从小就喜欢你,这个天下皆知,如今我们姐妹共住一室,同一个夫君,这是我们的福气。”

 

方山洞玄观六十多岁的道长张大师,张大师可以说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三绺长髯飘飘然如仙师降临,可谢筱曼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师傅说待她出嫁那天就是离开她的时候。


“徒儿不要伤心,为师的是远游又不是去死,你能嫁给如意郎君为师的就放心了,等你嫁入凤阳国公府,为师就可游历了,你应该为师傅高兴才对。哭什么?这些年要不是为你,为师的早就云游四方了,你耽误了为师的十余年还不自知?”

 

“师傅,徒儿舍不得你离开,徒儿嫁个好郎君,又是驸马又是国公,徒儿一定让您老人家衣食无忧,怎么现在却要离徒儿而去,全然不顾师徒之情?”

 

“傻徒儿别说傻话了,师傅还会回来看你的,现在为师的送你几件宝贝这总算行了吧!”


“师傅,你老人家就会开玩笑,平日里清茶淡饭,青灯古庙勉强活着,现在却说有宝贝留给我,就知道您老人家逗我开心,不过没关系,徒儿不会生气的。”


“师傅,我如今嫁给国公爷,他可是富可敌国,从今往后我锦衣玉食,什么都不会缺,您的宝贝就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嘻嘻嘻!”


张大师笑笑没有作声,而是领着徒儿来到一个地窖,这个地窖处在一个隐秘的房间里,不仔细观看绝想不到会有个地窖在此,大师没有点油灯,下到地窖而是从怀里掏出一颗夜明珠,


荧光四射夜明珠在黑暗的地窖里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明亮光华。这可让谢筱曼吃惊不小,“平日里师傅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连道袍都舍不得换一件新的,如今师傅手里这颗夜明珠就价值连城,更别说别的宝贝了。”


不过看了师傅送给她的宝贝大失所望,根本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就是一些破书画,还有一块玉石,她从铁盒子锦袋里掏出一块印,看了看道:“师傅,一块破石头您也当做宝贝,上面还缺了一角,要不是上边镶嵌块金子,简直就是一文不值。”


张大师笑了笑没有解释,而非常的严肃的对徒儿说,“徒儿,这些都是当世名画,还有这颗珠子都送给你,你的郎君会知道价值的,但是我告诉你,夜明珠和这些字画加在一起都不如这块石头,记住师傅的话,把这块石头藏好,不要任何人看见,包括你的夫君,因为在关键时刻它可以保命,保你全家和夫君的命。”


谢筱曼禁不住吐了舌头,把石头小心翼翼藏了起来,她不知道的是,这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据传被元蒙十一代皇帝元顺帝带走了传国玉玺,没想到今天却在洞玄观张大师手里见到传国玉玺,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巡洋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