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荣恩堂 > 82
82
书名:荣恩堂 作者:陈敬黎 本章字数:2162字 发布时间:2021-02-01

王宝成见郑大脚不问前,不问后,单单问他么时候走人,便晓得东西已经落在了 他的手上,自己再不识相,在这里久留,便没有好果子吃,不如顺风扬帆,就此走路, 于己于人都有利,一举三得。想到这里,王宝成看了郑大脚一眼,心照不宣地说,他 打算跟俞培英和镇维执一起走。

郑大脚一听说王宝成马上可以走人,高兴地笑着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叫他 回府上去等,他问一下就来回话。

王宝成回到郑府,向俞培英和镇维执说郑大脚去查去了,问题不大。俞、镇二公 道了谢,心松了下来。王宝成又简单地说了自己已经告辞回乡的事,叫二公稍候,他 去收拾行李,跟他们一起回石川販。镇维执问他为么事做得好好的要走,王宝成笑了 笑说,叶落归根,迟早总是要回去的,不如早一点回去,置一点自己的产业,对儿孙 也好有个交代。便给他们添了茶,转身进侧院收拾自己的东西,向如意道了别,抱着 她亲了又亲才走进前堂。刚刚坐定,两个年轻人便抬着一只皮箱进了门,放在王宝成 面前,其中一个大声请王先生过目。王宝成见郑大脚说话算数,将皮箱送来了,高兴 地请俞培英和镇维执清点。

俞培英和镇维执看见皮箱失而复得,高兴地跳了起来。俞培英从裤腰带上解下钥 匙,打开箱子,见满满一箱银元没有人动过,便合了箱盖,加了锁,又把钥匙挂回裤 腰带上,向两位来人道了谢,并叫他们转达对郑孝祖的谢意。

那两个年轻人王宝成不曾见过,他估计是郑大脚新收的打手,不敢得罪,听俞培 英说钱财都在,也向他们抱拳至谢,拿起包袱,对俞培英和镇维执使了一个眼色,轻 轻说了声:“快走!”便帮他们抬起箱子准备出门。那个领头的年轻人叫住了王宝成, 从衣袋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他,说这是郑老板交代给王宝成的工钱,一百块银票,叫王 先生收好。王宝成一惊,没有多想,又道了谢,接过银票,同俞培英和镇维执一起匆 匆出了郑府大门。

从官埠桥到石川販,往绿林嘴,大屋龚到昌林俞,过凉亭场,再进廖沈街比从县 城过马桥走官道进来要近些。因此,俞培英一行便选择了这条小道,一路换着抬着皮 箱匆匆忙忙往家里赶。王宝成很了解郑大脚,这个人一旦翻脸,你飞也飞不出官埠桥, 要想保全这些银子,走得越快越好。他们一路小跑,都累得满头大汗,到了廖沈街的 后山上,才歇下来,松了一 口气。

俞培英一屁股坐在地上,说好险,总算逃过了一劫,王宝成和镇维执也一并坐了 下来,喘着粗气。

天色不早了,快落下山去的日头泛着黄亮的光。俞培英站起身来,说早一点回去 早一点安心。他举起文明棍在前边开路,王宝成背着箱子走在中间,镇维执殿后。没 想到刚走出几步,俞培英一棍打在了一个蜂窝上,一哄而出的马蜂围着俞培英猛蜇, 他抱着头乱蹦乱跳。王宝成和镇维执连忙趴在地上,拼命叫俞培英不要动。俞培英丢 了文明棍,扑倒在地上,蜂围着他转了几个转,陆续飞回蜂窝内去了。王宝成和镇维 执慢慢爬起来,轻手轻脚地拉起俞培英,赶快跑下了山,进了廖沈街才发现俞培英已 经被马蜂咬得两边脸都肿了起来。三个人哭笑不得地过了廖沈街,把皮箱送到了俞培 英的家里,镇维执和王宝成说要赶回家里去,又匆匆出了门。

黄福全见俞培英脸肿得像两面小鼓,急得又是摸又是揉,说这只有小媳妇的奶水 可以消肿止痛,俞培英连忙叫内人到隔壁去叫刚刚过门的新侄媳妇花红过来,说她奶 好,福全笑着骂他糊涂蛋,他才恍然大悟地说:“噢,她还冇那个!”自己也跟着笑了。 福全拿一个小碗出门去,找村东头刚刚生了娃的堂侄媳妇桂兰讨了小半碗奶水回来, 给俞培英涂了一脸,慢慢地,俞培英觉得脸上不痛了。百思不得其解地说这人奶为什 么能止痛消肿,跑了一天,肚早就饿了,叫夫人赶快去做饭。

黄福全答应了一声,看了看天色不早了,对俞培英说她趁天还没有黑下来,赶紧 到菜园里去弄点菜回,吩咐俞培英淘米,点火煮饭,俞培英叫她快去快回。黄福全答 应一声,提着菜篮出了门。

俞培英淘好了米,倒在吊锅里,加了水,盖上盖,挂在炉钩上,点燃了火,却发 现锅吊得太高,火烧不到锅底上,他用劲往下拉炉钩,怎么也拉不下来,只好举起柴 火,对着锅底烧。

黄福全匆匆忙忙弄回一篮菜进了门,见俞培英满头大汗地举着柴火煮饭,又好气 又好笑,走上前来从俞培英手上接过柴火,放在炉膛里,轻轻往上顶了一下炉钩上的 木鱼头,炉锅便吊在了火上。俞培英不解地看着火说:“夫人,你好大的劲,我拉了半 天都拉不下来,你一拉就下来了。”黄福全又好急又好笑地说:“你个书呆子,看我死 在你前头,你不饿死才怪。”

在俞培英的心目中,他要把这鳌山学堂盖成一座完全西式的学校,因此,设计的 规模也很大,门窗上用的玻璃等洋材料都靠他一手一脚从武汉采购回来,这样一直做 了四年才竣工,到民国十年(公元一九二一年)才正式开学。

这鳌山学堂完全建成了一个大四合院式的两层建筑,门窗上全部装的是透光效果 极好的玻璃,窗户上还用了铁质防盗窗格,成了石川販上最洋的建筑。

开学日期定在立春的这一天,因为俞培英早就提出了口号,说无论贫富人家的儿 女,只要自愿,一律都可以来学堂上学,因此,开学这一天,各村都敲锣打鼓地把大 到十二三岁,小到六七岁的孩子都送进了学堂来。荣兴是这个新学堂建设的积极支持者,除交了分摊给自己的十口大青砖外,他又 捐了二十块大洋。开学这天,他早早地叫起了儿子常恩,把他背进了学堂来。他要让 儿子早一日读书,早一日悟事,早一日同自己一起把心里想的东西做在人世上,让自 己的后人,像那些豪门望族的后人一样,风风光光,一个个做大事,成大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荣恩堂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