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网民大论战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700字 发布时间:2023-03-11

俗话说,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网络上有关星矿集团的“共工计划”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起初是中国国内的网民展开了论战,大家争论的焦点是登陆哈雷彗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话题不亚于当年人类登陆月球引发的大议论——有关讨论贴已经进入了千度热搜榜前五名。

网民yaslesx201332留言:像哈雷彗星这样的周期性彗星仅仅由冰和冻土构成,根本就没有开采的价值,星矿集团登陆哈雷彗星的计划不过是噱头,哗众取宠而已,说白了就是想利用哈雷彗星的回归也自己打一次广告。

网民爱吃西红柿和苹果112给yaslesx201332点赞,并留言:没错,据我所掌握的知识,彗星根本就没有啥矿藏资源,把这些钱用来研发更先进的开采设备不是更香吗?科技实力才是真正的战斗力。

网民爱因斯坦也没有想到留言:国家航天中心打算在哈雷慧星上实施载人登陆,我都要问一声为什么,星空集团这样的神操作,谁能告诉我到底是为什么?

网民郝婷我爱你留言:人类在月球、火星登陆都不容易,星空集团有这个实力在那么一丁点的地方登陆吗?不会是拿人的生命做赌注,增强广告效果吧?

……

网络上几乎都是清一色表达疑虑和不解的留言,但也有少量理性解读的留言。

网民宇宙边界有堵墙留言: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作为第一个载人登月的国家,共计登月了六次,每一次登月成功后美国的宇航员都会在月球上插一面国旗,以显示美国的实力。正是因为美国人民认为花费数十亿元,冒着生命危险将宇航员送上月球,没有任何实际价值,而导致之后的几十年间,再没有任何国家进行过任何登月活动。

网民仰望星空的打工人给宇宙边界有堵墙点赞,并留言:当第一个猿人仰望星空的时候,人类就注定与其他动物不同,任何走向太空的尝试,从人类发展的时间跨度上来说都是值得的。

网民星海迷途11866留言:可能哈雷彗星上没有钻石,没有黄金,没有白银,也没有铜……,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彗星,那彗星上的水来自哪里呢?这不比挖金矿有意义得多吗?

网民自说自话999留言:持怀疑态度的都是没有文化、少见多怪的键盘侠。有一项全新的技术,叫做太空光学采矿,你们知道吗?航行在宇宙空间中的采矿设备,会将体积较小的彗星直接捕获,用特制的罩子将其包裹起来,再引导太阳光集中照射在彗星上,用强大的能量蒸发其中蕴含的水冰,再迅速冷凝回收纯净的水。水可以分解成氢和氧,为路过的航天器提供燃料,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太空石油。说得这么明白,你还会认为登陆哈雷彗星没有意义吗?

有关讨论持续发酵,也吸引了国外网友的参与,在好奇、争论之余,各种恶搞随之劈天盖地而来,一度使该话题置顶千度热搜榜。

置顶的多是八卦新闻,极少有科技帖会置顶。星矿集团宣传部始料未及,立即启动了舆情监控机制,时刻关注着这一舆情动向,张爱伊经理一时间被推到了风头浪尖,忙得团团转。

这么大的舆情,星矿集团已经太多年没有遇到了。她记得最近的一次,已经是十八年前的事。

当时,她还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小职员,星矿集团召开了全球发布会,宣布星矿集团在月球上成功开采出第一车金矿,引发了一轮有关太空采矿的新闻热潮。

张爱伊经理敏锐的意识到这次机会千载难逢。

“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好,你说现在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吗?”“老一代革命家”王冰副总经理啥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但仍对她的建议感到唐突。

“王总,”张爱伊反问道,“难度你对我们登上哈雷彗星没有信心吗?”

“我是干技术出身的,我对我们的工程师完全有信心。”王冰加重语气强调说,“虽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成功,这一点我还是有信心的。”

“我也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做到,这个时候召开新闻发布会效果最好,可以吸引到最多的关注,所以没必要往后拖。”

“但万事都有万一,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是吧?”王冰依然有所顾虑。

“王总,我们这次的目的是吸引投资吧?投资就要冒一定的风险,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何况我们这个万一的风险很低很低,这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张爱伊不依不饶的说。

“没错,利用这次新闻热潮,我们可以吸引到最好的投资,从经济角度来讲,我们肯定是成功的。但我还是认为,作为一家以技术立本的企业,还是不宜操之过急。”王冰说完,抢在张爱伊反驳之前又补充说,“即便这次我们冒险成功了,不过是打赢了一场小战役。万一我们的技术出了问题,可能输的是一场战略性的大战役,会给我们集团带来巨大的麻烦。”

他本来想说“带来灭顶之灾”,虽然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但终究是不吉利,话到嘴边收了回去。

王冰没有对张爱伊轻易松口,却也没有浇灭她的执念,这可是十八年一遇的大好机会,可比十八岁的姑娘突然遇见动心的男孩更让人心心念念,她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张爱伊发现她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投资管理部的严华明经理也看到了机会的大门正向他徐徐的打开,他也主动找了王冰,同样碰了一个铜墙铁壁。

张爱伊和严华明自然而然结成对,两个人除了一起吐槽像王冰这样的“老同志”太保守、太守旧,耽误公司跨越式发展之外,就是一起商量如何争取其他高层领导的支持。

在他们不遗余力的游说下,徐海涛总经理同意给他们两天的时间准备,两天后向董事会作一次专题汇报。

张爱伊清楚除了徐海涛总经理外,在位的董事们大都是“老同志”的“老同志”,和王冰的观念差不多,都不希望集团冒太大风险。但在张爱伊看来,他们更多是出于私心,希望集团平平淡淡、无风无浪,一直到他们退休。

技术是集团的根,集团正是靠着技术稳扎稳打,日积月累成长起来。王冰是技术干部,是董事局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的意见至关重要。张爱伊清楚如果自己不能在技术部门得到支持,要让徐海涛总经理支持自己的做法并不容易。

她想到了与她同一届入职的秦帆。面对集团最出色的美女的邀请,秦帆在电话中答应了下班后和她一起吃饭。

吃饭的地方由张爱伊选择,她选了一家高档的西餐厅。

秦帆下班后,从勘探所里匆匆忙忙赶往西餐厅。到达西餐厅的时候,张爱伊已经订好了位,冲着他笑说:“秦所还以一如既往的忙碌啊!”

秦帆看了一眼手表,回应一笑说:“理工男比较守时,现在离我们约定的时间还有七分钟,不算迟到吧?”

“我可不管,比我晚到,就是迟到了。”张爱伊说着,把菜单递给了秦帆,“我已经点了两份纯血种和牛,两份冰菜沙律,一份鳗鱼烧,还有奶油汤、三文鱼和鲟鱼鱼子酱,看看你还想吃点什么?”

虽然纸张在日常中几乎销声匿迹,被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所替代,但一些高档餐厅还保留了制作精美的传统纸制菜单。

秦帆加了一份手工意面,张爱伊试探说:“要不来一支红酒?”

“不要了,就是吃一餐饭,又不是过节,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秦帆笑着摇了摇头。

张爱伊一边通过桌面系统呼叫服务生一边说道:“不要也好,免得一会喝醉了,还得送你回家,都不知道怎么跟嫂子解释好。”

秦帆顿了一下,问道:“对了,为啥突然约一起吃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