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就是酸甜苦辣咸的调味瓶,没有纷争一潭死水的家庭,不一定是真正的和谐。
两个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因缘分走到一起组合成家庭,难免产生矛盾,需要磨合。
老伴有个让谁都难接受的毛病,当遇到对方有意或无意做错事时,不论是因他或不是因他引起的,他会絮絮叨叨的埋怨,没完没了。
就是他错了,也会絮叨赖你身上。让你越听越烦,烦的不得不发火。
在工作中遇到他不满意的情况也会向同事埋怨絮叨。记得有一次他领一个电工班干活,有一位电工把活干错了,金坚说了他一顿,他本来挺愧疚,积极改正。谁知金坚却没完没了的埋怨他。最后把那个电工气走不干了。
金坚不能理解埋怨絮叨有多么伤人心,本来事做错了,心里就很难过很烦,这一埋怨就像火上浇油。
老实人本来话不多,可埋怨起人来,絮絮叨叨不知停歇。
我们这辈子吵过为数不多的几次架,都是因为他的埋怨惹烦了我。
有时是我错了,但都不是故意的,本来心里就很难受愧疚,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安慰,却得到无休止的埋怨絮叨。
就是块石头也被擦出火来。
记得有一次在家忘了我怎么惹着他了,让他埋怨絮叨的把我气走了。不想听他的埋怨,不想回家,不想吃饭。
当他意识到是因自己的絮叨惹火了我,就找到我,然后生拉硬拽的让我跟他回家,嘴上没有一句软话,亲热的话,认错的话。
为了这个家,看在他老实人的份上,我只好不和他计较。
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和他谈心,特意指出他的埋怨人,没完没了的絮叨,有多么伤害对方的心。渐渐他也知道这样不好,想改,改了一辈子还是难以控制。
他年轻时常说的几句口头语如:滚蛋、臭嘚瑟、一边去等,动不动就这样骂孩子和我,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听的人感觉很别扭。
有一次他骂晖儿臭嘚瑟,晖儿听了风趣的做了个嘚瑟的小动作,惹的大家都笑起来了。
我和孩子们都说他这些口头语很难听,他也感觉到了,努力在改正。
后来确实很少再说这样的口头语。如果埋怨人的毛病再改改,会让我感觉他更可爱可亲了。
我是很重感情的人,容易感动,更容易激动。年轻时在忆苦思甜大会上,我能哭的泣不成声。
为家人一次次悲欢离合而伤心落泪,痛苦思念,折磨的自己整天郁郁寡欢。
过于重感情不好,过于激动更不好,我在加强修养改变性格,学得坚强一些,学会忍让、包容、接纳,学着欣赏、分享、谦让。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安稳和平静,何必和自己过不去。
年轻时因做不到“忍”字,得罪某个领导,给自己前进的路上放下绊脚石。人到中年体会人生,才发现最重要的修养应该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并不是妒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
“人无知则耻,无德则危,无志则废。”我喜欢读书,书给我智慧,医我愚莽。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我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提高自己,控制自己,改变过去的多愁善感给生活带来的负担。
我的性格比较随便,不拘小节。他的性格比较认真,心细如发。我们算是性格互补。
年轻时争执矛盾多,随着时间的磨合学习,到了中年矛盾越来越少。
爱情不是寻找共同点,而是互相尊重不同点。有了矛盾,迁就谅解,忍一忍就过去了。不必争个谁是谁非,是对是错。
家庭不是说理的地方,是互相付出爱的地方。尊重对方的自尊心,理解对方的感受,说话做事多为对方想一想。
那是七十年代的时候,市面上很少能买到成品衣服,他出差去上海,回来给我带来一件衣服。
他不会买东西,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衣服,这是他第一次给我买衣服,虽然显得老气点,但是他千里迢迢给我捎来的我还是很喜欢,一直穿着。
可惜这衣服缩水太厉害,洗过几次就不能穿了。
但是我忘不了的不仅仅是件衣服,而是他对我真挚的爱。
工作出差时还能惦记着我,笨拙的为我挑选衣服,我内心深处一直回味感到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