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好事连连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3042字 发布时间:2023-03-20

虽然七十多年前人类的探测器已经对哈雷彗星进行了探测,获得了有关它的一些数据,但谁也不敢保证经过这么多年这颗彗星一成不变。载人登陆人命关天,可不能这么儿戏,对它重新进行探测是绝对有必要的。

经过一系列测试,得出的结论非常理想:这颗探测卫星虽然过去了十年,但它的性能完全可以胜任这次哈雷彗星的探测任务——当年正是按照探测小行星和彗星设计——奥陌陌2号不是小行星,就是彗星。

这颗十年前的探测卫星重量一千三百三十二公斤,在探测器家族里并不算特别大,但它同时拥有遥感、巡视和取样探测三项功能。

单单遥感功能,探测卫星上就安装了五台遥感成像仪器,包括了两台光学导航相机,在卫星飞行和着陆过程承担 “眼睛”的任务,用所拍摄的图像为卫星导航;一台近红外光谱仪和一台热红外成像仪,通过获取肉眼无法识别的红外信号,对彗星表面的物质成分和温度进行探测;一台光学雷达,负责向彗星表面发射激光,并通过测量激光反射回来所需的时间获取彗星的地形地貌数据。

探测卫星携带了两台小型巡视器,与一般采用轮子的巡视器不同,两台小型巡视器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移动方式——蛙跳式移动。顾名思义,就是像蛤蟆一样从一个地方蹦跶到另一个地方。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巡视器无论在多么复杂的地表上都能实现移动,不至于像轮式巡视器那样陷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

巡视器设计精巧,绝对称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的直径仅有十五厘米,高八厘米,一次跳跃大概需要十分钟,跳跃距离大概是十五米,跳跃的动力来自内部飞轮产生的力矩,通过改变力矩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跳跃的速度和方向。

像蝗虫的腿一样,巡视器长长的“腿”上长满了刺,这些并不是仿生设计,而是各种精密的探测仪器,从感知温度到分析气体成分,几乎无所不能。

巡视器还安装有一只收缩自如的采样臂,当它降落在彗星表面时,一个外表类似于汽车空气过滤器的发射装置会发射出一束氮气,将表面的细小物质喷起,装有胶囊口袋的采样臂将利用这个机会将喷起的物质收集起来。

巡视器的大长“腿”就更加神奇,当它在彗星表面跳跃时,可以像蚊子一样,伸出一条长长的“吸管”,扎入到彗星内部,吸取彗星的“血”,以便获取彗星内部的物质成分。

这颗探测卫星将会提前被发射到太空,然后以极为接近地球的准确轨道进行重力助推——引力弹弓。此后,它将利用自身的动力——离子引擎,迎面飞往哈雷彗星。

在经过长时间飞行、多次调整角度后,切入哈雷彗星的运行轨迹,最终将被哈雷彗星引力所捕获,成为绕行哈雷彗星的卫星。在姿势控制装置调整好姿势后,进行降落预演。预演成功的话,将以每秒十厘米的速度降落在哈雷彗星表面上。

顺利通过了测试,探测卫星的发射时间很快被确定下来。

这确实让秦帆感到兴奋,这是他一个多月来最开心的一天。

俗话说好事成双,这个时候,深圳也传来了好消息。

秦帆接到了一个久违的电话——于长峰终于来电了,他已经几次克制了给于长峰打电话的冲动,他告诉自己要相信他,给他充裕的时间,他一定不会让他失望,他觉得他看人还是挺准的。

于长峰说:“碳魔方不能耐高温的原因是含有极微量的杂质,为了保证所有出品能达到百分百的纯度,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终都失败了。好在,我们正在研究一项全新的技术,严格讲,这项技术还处在理论研究阶段,时间真的来不及了,我们只能搏一搏,没想到这次应用很成功,做出来的产品很完美。”

于长峰越说越兴奋,“为了不再出现纰漏,我们连续做了三次初步测验,都没有发现异常。我想,这次应该不会有问题了。实在让你久等了,时间还来得及吧?”

“太好了。”听到这个消息,秦帆高兴得差一点跳起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样本什么时候寄到?”他像一个三岁的小朋友一样,有太多好奇的问题想问。

“样本刚刚寄出去了,以最快的方式发过去,今天下午十五时前就可以收到,还有三个小时。”于长峰说,“我打电话就是想告诉你记得收货。”

“太好了,”秦帆重复说,“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今天真是幸运的一天。太感谢你们,于总工。”

他恨不得马上就狠狠的握住于长峰的手,就像当年革命同志在长途跋涉后会军时那样,也只有在这个革命传统的国家,才能得到这么无私的帮助,因为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

“客气了,”于长峰说,“拖了这么长时间,我就怕耽误你们。没有耽误就好,没有耽误就好。但是,我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这次就完全满足你们的需求,还得等你们的测试结果。”

“听你这么说,我有信心,这次一定可以成功。我马上就安排下去,一收到样品就立即开展测试。”秦帆开心说,“你就等好消息吧。”

“好,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你肯定太忙了,这么久都没有给我电话,我挂电话了。”于长峰说。

秦帆想作解释,话到嘴边又不知道如何说好,他也急于安排测试的事,便再次向于长峰道谢,结束与他的通话。

结束通话后,秦帆第一时间拨通了国家航天中心宇航实验室副主任廖向国的电话,廖向国承诺立即给他安排高温实验室。

廖向国说他收看了星矿集团的新闻发布会,表示一定会尽全力支持他们,配合他们赶进度。他最后强调,登陆哈雷彗星的事,不单单是星矿集团的事,更是国家的事。

真是好事连连,都碰到一起了。

秦帆想好好表达感谢之情,最后却还是只有那一句简简单单的道谢:“太感谢了,廖主任。”这确实不是他的长项。

样品到达勘探所后,被同时送往勘探所自有实验室和宇航实验室,计划在宇航实验室进行超低温测试一天,在自有实验室进行超高温测试三天。当天傍晚就进入实质性测试。

第二天一早,就产生了第一次测试数据。

秦帆亲自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论比他想象的还理想。

在宇航实验室的超低温测试中,直接以实验室最低温度作为起步测试温度,经过一个晚上的高频率测试,新的碳魔方样品丝毫没有磨损,甚至连一个分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在自有实验室的超高温测试中,以三百五十摄氏度作为起步测试温度,经过一个晚上的高频率测试,结果与宇航实验室超低温测试一样理想。

在上次的测试中,碳魔方在三百五十摄氏度时就发生明显的变化,六百五十摄氏度时发生了燃烧现象,而熔点只有二千五百摄氏度,整体特性还不如金刚石。

虽然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结果,但已经说明新碳魔方样品耐高温性能比此前的样品优异。第一组数据算是让秦帆吃了一颗不大不小的定心丸,但科学实验这东西,有时候真说不准,数据说变可能就变了。

第二天下午,测试温度已经达到了五百摄氏度,新碳魔方未发生明显变化。当天晚上,测试温度超过了七百摄氏度,未发生燃烧现象。第三天早上测试温度达到了一千五百摄氏度,下午达到了三千摄氏度,开始出现轻微的石墨化现象。

到了当天晚上,测试温度提高到四千摄氏度。

天然金刚石的熔点高达四千摄氏度,如果经过一个晚上的高温加热,明天一早还能见到完整的样品,那说明新碳魔方的特性比迄今为止最坚硬的金刚石还优异——毫无疑问,这将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

这是关键的一个晚上。

第四天一早,秦帆正在刷牙,就接到了苏家桥的来电。

“怎么样了?”秦帆拿起电话就问,手里还拿着牙刷,嘴角挂着牙膏的白色泡沫。

生活就是这么神奇,虽然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在进行全口腔手术后,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蛀牙状况,但人们还是改不了每天早晚刷牙和洗脸的习惯。

而牙刷的样子大体没有变化,刷头的形状保持方形或者钻石型,只是刷头和手柄的材质从最初的塑料变成如今的石墨高分子材料,实际上看起来还是像塑料;刷毛由尼龙丝演化成以竹炭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此外,牙刷的使用也从普遍的手动模式变成了全智能自动刷牙模式,但仍有不少人习惯自己手动刷牙。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保留传统的仪式感,秦帆想。

他也习惯手动刷牙。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