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荣琪一家坐的火车深夜到莱阳站,那个年代也没有拉客的,出来站台一片漆黑,只有漫天的风雨夹杂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
荣琪仰天看了看雨雪纷飞的夜空,就仿佛看见自己的前程,也像这混沌初开的世界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两个人裹紧大衣,看了看怀里熟睡的孩子,心里又涌起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还有5、6里地的路程,就这样慢慢走吧。
到了二姐家,荣琪把自己的遭遇和处境一股脑全告诉荣慧,并说来之前已办了辞职手续。
面临失业的小妹两口子让二姐作难了,想了想把实情告诉小妹说:“正在联系的那位老万,在莱阳的事还没办成,调烟台开发区,负责烟台开发区工作去了。给咱们办的事搁浅了。”
小妹听“开发区”是个新名词,不知什么意思,不知干什么的?
荣慧解释说:“我听新闻讲过,邓小平在中央会议提出,首先在沿海地区十四个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区,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烟台是其中一个。”
那时人们还不了解开发区是什么概念,听说了以后都懵懵懂懂。
小妹想想说:“我们辞去工作没有退路了,既然老万调开发区,莱阳已经没希望,不如我们去烟台找老万,了解一下开发区,到底是干什么的?说不定有新的发现。”
第二天,先让彭春尧去烟台跑一趟,没多长时间他就回来了,垂头丧气的说:“人家不要没有学历的。”
荣琪不死心,催着春尧再跑一趟,让他去求求人家,毕竟有二姐夫这一层老乡关系。
第二趟春尧很快又回来了,还是铩羽而归,一无所获。
这个时候,我和金坚听说了小妹的困境,商量了就打电话让荣琪一家来我们这里落脚。没学历正好当工人,凭我们两个的关系安排进莱钢肯定没问题。
荣琪和荣康的想法一样,刚从桃下那个烟尘漫天、发不起工资、濒临倒闭的冶金公司跳出来,又跳到这山东的山沟钢铁厂,不仅生活状况没什么改变,离自己的梦想也越来越远,这根本不是荣琪想要的未来。
荣琪的那股韧劲上来了,决定自己去烟台开发区亲自跑一趟。
坐着慢悠悠的客车来到烟台开发区,下来车眼前一片荒凉,除了海边茂密的防风林提示这里是海边,要不然荣琪真的错以为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
黄沙满地,就一栋小白楼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那就是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
荣琪很容易就找到老万的办公室,开门见山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荣琪热切的恳求道:“万哥,看在我姐夫老乡面上,给我个机会!”
老万不老,全名万润林,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就是烟台开发区海潮进出口贸易公司总经理,精明强干,年轻有为,被委以重任负责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他看了看眼前这个瘦瘦的小姑娘,弱不禁风的身材,大眼睛透着一股灵气。也不怯生,谈吐举止落落大方,充满热情洋溢的青春气息。
老万微笑着说:“老高给我说过多次,老乡的面子肯定得给,但是我们现在只招收贸易、金融专业大学生,你和小彭都没有学历,等回来招工人的时候你们再来吧。”
荣琪听了心想不能着急要稳住,依然笑意盈盈的说:“万哥,没有学历不是问题,我们什么都能干,哪怕擦桌子扫地,只要您高抬贵手给我们个机会,我们一定把工作做的最好,让你满意。”
老万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小姑娘,发现她年纪虽轻但是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显得与众不同,不由得多看了她两眼。
荣琪那年刚刚26岁,尚未褪去青涩,第一次独自面对这“大人物”,下定决心一定要说服他,因为背后实在无路可退了。
想到这里荣琪又鼓足勇气说:“万哥,我们一家人的前途都交给你了,老家的工作都已经辞掉了。你让我留在这里我来,不让我留在这里我还来,我就在你们旁边找个旅馆,天天来找你,直到你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