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帆把人选定在第三组组长周文清。
周文清的条件不够理想,但是除苏家桥外最合适的人选。
他摸过底,所里比较合适的人也就五六个有去的意愿,其中包括了周文清。实际上,这项工作有风险,普遍得不到家属的支持,这也是人之常情。
眼看着时间越来越近,苏家桥却主动找秦帆要求让他去。
秦帆还是下不了决定,问他:“家里的事,搞定了吗?”
“不管了,她闹她的,我干好我的工作。”苏家桥摇摇头。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秦帆劝说,“还是把手上的工作放一放,抽个时间跟弟妹好好聊聊,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不是我不想沟通,”苏家桥抱怨说,“她是铁了心让我换工作,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就是不肯让步。”
他无奈的摇摇头,说:“这么多年了,她没少说我工作的事,她知道我喜欢这份工作,离不开这份工作,就不能支持支持我。”
“这也不能完全怪弟妹。我们这份工作,收入不高,平时的研发项目,少不了加班,一年到头还得经常出差,这一出差就是到月球,到火星上去。要不是同一家单位的,真不好理解。”秦帆对苏家桥的感受深有体会。
“这份工作确实聚少离多,但很多工作不都是这样吗?现在是太空时代了,有多少人能呆在一个城市里工作呢?”苏家桥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他跟家属的冲突点。
“话是这么说,但还是要多沟通,多联系,大家一起找到一个工作生活的平衡点最重要。”秦帆说。
“以前,每次出差的时候,不管多忙,我都会和她视频对话,就算是到火星上去,只要有机会,我都会跟她联系。但是,她还是抱怨我不在家的时间多了。结婚前,她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工作性质?”苏家桥语调里带着委屈。
这样的讨论显然不会有结果,秦帆直截了当的问:“那你打算怎么处理?”
“我们现在还在冷战中。我打算上去哈雷彗星一趟,回来后能过就接着过,不能过就分开算了。”苏家桥声音低沉说。
“她同意你上哈雷彗星吗?”秦帆猜得到答案,还是开口问了。
“她不知道,我也没有告诉她。”苏家桥如实说,“这段时间我们都是分开住,没有讲话。”
秦帆思忖一下,问:“你真得打算上去?”
“秦所,让我上去吧,我觉得我比较合适。”苏家桥语调里带着一丝乞求。
“如果真的要上去,弟妹必须知道,而且也得同意才行。”秦帆的语气比较坚决。
“我现在跟她说,她肯定不理我,就算理我,她也不会同意的,除非……”苏家桥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秦帆问。
“除非她决定了,跟我离婚。”苏家桥的声音更加低沉。
“如果你不告诉她,你觉得回来后,她不会跟你离婚吗?”秦帆问,他真心不希望看到苏家桥离婚。
“反正都是要离婚的,”苏家桥叹了一口,“跟上不上去,告不告诉她关系不大。”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要是上去了,她自然会在电视上看到。如果能够平平安安回来,可能我和她的关系会有所改变吧。不然,像现在这样,比离婚还要难受,大家都难受。”
秦帆觉得苏家桥的说法不见得不对,有时候人就是要真正分开过,才会懂得珍惜。
“这个事,我再考虑考虑吧!”秦帆结束了谈话,他还不想那么快做出最终决定。
本来秦帆想找周文清聊登陆哈雷彗星的事,正是因为苏家桥的来电,让他决定把这事缓一缓。万一跟周文清聊好了,苏家桥就没有机会上去了。
他更希望人选是苏家桥,这对他今后的发展很重要。
人选的事就这样继续延后了几天。
突然有一天,张爱伊慌慌张张给秦帆来电话:“秦所,你看了宇宙动力公司最新的新闻了吗?”
“什么新闻?”秦帆从她的话里听出了不详的预感。
“宇宙动力公司打算在全球员工中举行一场海选,选出一名登陆哈雷彗星的人选。”张爱伊连珠炮似的说道,“也包括了国内所有的太空导游。”
“没见到他们发射卫星,就先举行海选了。”秦帆说,“这上去了不怕有危险吗?”
“这可是出名的高光时刻,听说光报名的就有近万人,全世界的太空导游都挤破脑袋报名了。”张爱伊说话像一支停不下来的机关炮,“他们可不关心安不安全。”
“那你打算怎么办?我们也搞一个海选吗?”秦帆听得出张爱伊心里着急。
“这不是不可能,你定了人选吗?”张爱伊的语速还是很快。
“人选还没有定。我们也搞海选,从那些采矿工人里选吗?”秦帆对张爱伊的话有点惊讶。
“如果是海选,那必须把他们都纳进来,不然单单科研人员,也没有多少人。”张爱伊显然想过这个问题。
“这样的话,我不同意。”秦帆正声说,“我们的目的是搞科研探索,不像他们,就是弄噱头,搞旅游开发,性质完全不同。再说,让那些矿上的工人参加海选,他们会有时间吗?”
“那也没有办法啊,”张爱伊语调中带着委屈,“他们这么搞,宣传效果马上就上去了。我们不马上跟进,那接下来登陆哈雷彗星这事,就成了他们的独角戏了。”
“这个我想我不能支持你,我们跟他们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不一定非要跟他们一样搞得花里胡哨,我们的目的是展现我们的技术实力。所以,我还是认为由我们的科研人员上去更合适。”秦帆明确表达了他的反对意见。
“这个我想过,可以让他们参加海选,但最终肯定是安排你们的科研人员上去。”张爱伊毫无避讳的说出她的想法。
“这样怎么行,既然让他们参加选拔,那就得公平选拔。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这样的决定,那影响太坏了。”秦帆显然更不会同意张爱伊这个主意。
“选拔肯定是公平选拔,只是把选拔条件设置倾向科研人员,这样可以保证人选范围。”张爱伊辩驳说。
“这有什么意义,花钱搞一个虚头巴脑的海选?我觉得我们是一家太空采矿公司,还是要正面宣传我们的技术实力,从我们登陆人员的专业化方面进行宣传,这样可以给投资人更多的信心。”秦帆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宣传影响太小。”张爱伊解释说。
“专业的东西,了解的人本来就不用多。我们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大众的关注度,我想。”秦帆越说越急。
“好吧,你不要着急,我再考虑考虑,从别的角度来出新闻。”张爱伊见秦帆的主意已定,只能打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她了解秦帆,再讨论下去也很难说服他。再说,秦帆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星矿集团和宇宙动力公司的经营性质完全不同,一个同样的海选可能不适合星矿集团,而且在宇宙动力公司之后展开同一类型的海选活动,宣传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张爱伊有意岔开话题,问:“机器人进展怎么样了?”
“进展还算顺利,”秦帆的语调降低了下来,“马上就可以完成第三台了。”
“母舰呢?”张爱伊继续岔开话题。
“母舰的开发需要根据各个机器人的开发进度来,目前已经完成了整个设计思路和方案,一旦机器人的外形定下来,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小火箭制作很快的。”秦帆认真的说。
“听基地那边的工作人员介绍,再过几天探测卫星就进入哈雷的轨道,你打算实况收看吗?”张爱伊继续找话题搭话。
“我也收到了这方面的信息,”秦帆一如既往的认真,“基地对轨道转换技术掌握非常熟练,不会有什么问题,我没有打算收看。”
“看来一切进展都很顺利,你打算什么时候请我吃饭?不会忘记了吧?”张爱伊突然想起上次秦帆答应请她吃饭的事。
“你不用花时间想想怎么应对宇宙动力公司吗?”秦帆反问道。
“哦,那倒是,这个还得好好谋划谋划,那就改天吧。”张爱伊表示认同,她一贯是工作为重,生活次之。
“好,等你忙完这阵,一定请你吃一顿大餐。”秦帆笑说,对自己之前的急躁感到不好意思。
“最后一个问题了?人选什么时候可以定下来?”张爱伊说着笑了出来,没想到她也开始会照顾别人——秦帆的情绪了。
“下周吧?这周可能来不及,”秦帆保证说,“下周一定给你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