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火星之最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676字 发布时间:2023-04-01

主持人清了清嗓音,显得有点兴奋:“回答错误。这是本场比赛的第一次错答。比赛就是这样,有对有错,有赢有输,二组选手不要气馁,目前还领先十分,请再接再厉。”

台下的观众议论纷纷:“怎么了?哪里错了呢?”

主持人解释说:“实际上火星同步轨道的高度是三千六百公里,而不是三千两百公里。据此计算,星舰以每秒五点零三公里的速度离开火星表面,一共需要十二分钟才能到达同步轨道上的母舰。”

大屏上的血量条第一次出现了收缩。

“唉!”刘梦秋自责说,“怎么会记错呢?”

汪诺雨、吴宇慧握住刘梦秋的手,给予安慰和鼓励。

“好,请认真听题。”主持人继续,“如果在火星上遇到宇航服泄气了,该怎么做?请抢答。”

这是一道应急处置的题目,是太空导游必备的基础知识。卜小云第一时间按住了抢答器,台上彩灯亮起的时候,她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

卜小云回答说:“宇航服可以为游客创造一个与地球相似的密闭环境,无论在火星,还是月球,宇航服不小心被刮破,出现泄漏状况的处理方式都一样。首先,必须保持镇定,迅速从宇航服口袋中取出万能胶布,将破口封上。确定胶布封上后,立即呼叫总部救援,这时应该原地等待救援,不宜继续任何行动。”

“回答正确。请继续回答延伸题。请问宇宙动力公司的紧急救援号码是多少?采用何种通讯方式?”

这延伸题也太简单了,卜小云信心满满:“宇宙动力公司的紧急救援号码是999,在太空中主要采用中微子波束发送信号。”

“回答正确,请给第一组加十分。”主持人用激动的声音说,“恭喜第一组,成功将比分扳平,接下来的比赛更加让人期待。在继续比赛之前,请大家先观看一则广告。”

自己公司的比赛也插播广告,观众们小声议论起来。原来是公司最新拍摄的火星旅行广告,此次比赛将在网上直播,插播广告就可以理解了。

广告过后,比赛继续。

“请问火星车采用何种能源驱动?请抢答。”

追平了比分,第一组选手信心大增,果断出击,再次抢到了答题机会。

“太阳能。”未等其他选手开口,卜小云抢先回答说,“众所周知,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但太阳能材料往往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保护地球环境,火星车安装的是被称为最小‘碳足迹’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这种以P型碲化镉半导体为吸光层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几乎是零污染。”

这是火星项目推广宣传材料里的内容,卜小云几乎背得滚瓜烂熟。这样的问题跟插播广告有何区别?虽然她暗自吐槽了一番,但遇上这么容易的问题,内心还是乐开了花。

主持人以极快的语速追问:“请问使用这种能源方式,会不会使火星车的动力不足?”

这又是手册里的问答题。

卜小云像背书一样把答案背出来:“碲化镉半导体禁带宽度约为1.45eV,与太阳光谱完全匹配,具有很高的光吸收系数。公司自行研发的这款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最高可达到57%,远高于传统太阳能材料——晶体硅,绝对可以为火星车提供充沛的动力,让游客在开阔的火星平原上尽享自由驾驶的乐趣。”

“回答正确,请给第一组加十分。”

与主持人激亢的声音同步,第一组的血量条迅速涨满了第七格,离第十格又近了一步。跟随血量条同步上涨的,还有卜小云她们的肾上腺素——终于超过了第二组,太让人兴奋了。

“请认真听题。在太阳系中,火星号称有四个最,请至少说出三个。请抢答。”

第二组不甘示弱,果断抢下了答题机会。

第二组15号选手汪诺雨回答说:“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是表面重力最低的行星。”

16号选手刘梦秋补充说:“火星拥有太阳系中最高的山脉,奥林帕斯山。”

17号选手吴宇慧接着说:“火星上有太阳系中最大的碰撞陨坑,叫做伯勒里斯盆地,直径超过八千五百公里。”

“回答正确。请继续回答延伸题。请问火星的第四个之最是什么?”

主持人说完题目后,台下的不少观众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谁能猜到会是这么一个延伸问题。第二组的三名选手也毫无心理准备,赶紧继续搜寻脑海里的第四个之最。

17号选手吴宇慧急匆匆说:“火星上不仅有全太阳系最高的山,还有最长最深的峡谷,叫水手峡谷。”

“回答正确,请给第二组加十分。”

场上再次打成平手,双方势均力敌,气氛越来越激烈。

“请认真听题。请问火星上最大峡谷的长度、平均宽度和最大深度分别是多少?请抢答。”

同时记住这三个数字并不难,但整本火星手册要记住的数字实在是太多了,双方选手似乎都没有完全的把握。时钟滴滴答答,一秒一秒过去,直到最后一刻,卜小云才鼓起勇气按下了抢答器。

这是开赛以来,第一次犹豫不决的抢答过程。

卜小云熟练的说出了前两个数据:“火星水手峡谷的长度超过了四千五百公里,平均宽度达到两百公里。”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水手峡谷最深的地方,比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还要深,我记得是十三公里,不对,是十二公里。”

“到底是十二公里,还是十三公里?”主持人确认说。

“马里亚纳海沟有十一公里,我记得,记得,看过的一本杂志,说是比马里亚纳海沟多一公里,我想是十二公里。”卜小云又紧张又兴奋的说。

“确定是十二公里,不改了?”主持人反问道。

“确定是十二公里。”卜小云闭上眼睛,点点头,她并没有十足把握,但就像考试一样,临时更改的答案往往都是错的,还不如坚持最初的感觉。

“回答……”主持人故意拉长尾音,“正确。”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主持人对延伸题的提问。

“请认真听延伸题。”主持人不得不着重强调还有延伸题需要回答,“请问火星的最大峡谷为什么叫水手峡谷?峡谷是如何形成的?”

这个容易记得多,卜小云不假思索说:“1972年,水手9号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第一次传回火星地表的清晰照片。科研人员在其传回的照片上,发现了这条巨大的断裂带,因此将其命名为水手峡谷。

“地质学家认为,水手谷大约是在三十五亿年前沿地质断层开始形成,断层是由位于西部的Tharsis巨型火山的不断增长所造成的。当融化的岩浆从地壳涌入Tharsis火山后,整个地区开始抬升,而周边的地壳岩石则不断被拉伸,直至断裂形成断层。此后,就像拱门移动时拱心石坠落一样,地面开始下沉,使峡谷变得越来越宽。”

“回答正确,请给第一组加十分。”

全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来自华南业务区的啦啦队扬眉吐气,“华南,华南,全国最强”的口号震天响。

“请认真听题。宇宙动力公司在火星哪里建立了第一个基地?请抢答。”主持人看着手上的微型电子纸继续提问道。

第二组15号选手汪诺雨抢到答题机会的同时回答说:“我们公司在科罗廖夫冰坑附近建立了第一个火星基地,目前已经在火星上拥有了三个全天候的保障基地,完全可以满足火星旅行的保障需求,这也是我们公司即将推出火星旅行项目的保障。”

“回答正确。请问科罗廖夫冰坑的直径是多少?冰层厚度又是多少?”

又是一道记数字的题目,这是所有选手最不欢迎的题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