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书名:我心中的爱一定要报 作者:徐晴万里 本章字数:4835字 发布时间:2023-03-25

朱时兴去英国不久,叶芳菲经常感觉胃部不适,还时不时呕吐,妈妈见状心中暗喜,是不是自己要当奶奶了呢?叶芳菲当然也有这种猜测,妈妈就和她一起去了县城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确实是怀孕了。妈妈和芳菲高兴的不得了,当即在县城给朱时兴写信,把他快要当爸爸的喜事告诉他,想象着他一定比妈还高兴。

妈妈和叶芳菲在家里兴奋地等待着朱时兴的回信,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到叶芳菲生出了个大胖小子,还没等到朱时兴片言只语的回信。叶芳菲再一次写信把升级了的喜悦告诉他,还特别交代他务必回信,说妈妈很想念他了,你不写信也不回信,妈妈着急了。老人家不知你现在怎么样,还怀疑我没给你写信,经常唠叨了。

今天她和妈妈一起特地到县邮电局,花大价钱寄了一封挂号信给朱时兴,想想一两个月内一定会有回信。可是等啊等,等啊等……,又三个月过去了,还没等到朱时兴片言只语,叶芳菲就到邮电局查询,邮电局通过十几天的查询,得到了朱时兴已签收的回函。

妈妈把叶芳菲叫到跟前,有气无力地对她说:“我这个儿子我知道,脑子经常一根筋,以前也是一样,寄过去的信少有回信,后来叫我没什么重要的事就不要写信,免得求三姑拜四嫂的。现在有你照顾我了,他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你寄给他的信,他觉得信的内容反正是家长里短,看不看也无所谓了。他的脑子一进入什么‘猜想’,妈也忘了,老婆也忘了,什么都忘了,可能那些信开都没开。”

“妈,科学家都差不多,都是一根筋,谁叫你生了个儿子这样拔尖。在平常人看来许多科学家脑子都是有病的,走路碰上灯柱,还说同志让一让,不要挡着我的路;衣服穿反了,别人笑着看他,他心里还以为这个人不正常;作息没规律,白天黑夜也搞混了,排队打饭排到他了又匆匆离开;老婆当姐妹,一本正经,上床就呼呼大睡。

朱时兴还算好,和通常的人区别不大。只是进入课题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我们的存在都被无视。可话又说回来,没有百折不挠的韧劲,没有忘我的精神,谁能吊儿郎当成为科学家?”叶芳菲心里其实也很烦躁,甚至比妈妈还想念他,至少她多了一种生理需求的相思。有时她也觉得脑子一根筋真好,恨不得自己的脑子也变成一根筋,不用想入非非,静下心来计算一下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和太阳从东边出来的地球之间的距离。妈妈经常这样发牢骚,她听得出来,有些牢骚也是为她抱不平的,她反过来还要像没事人一样,笑着耐心地开导妈妈。

“接下去这样,你每个星期给他写一封信,就说妈病了,想念他了。下一封就说妈病情加重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收到他的信焦虑不安了。再接下去就说这几天妈的病好了一些,看着你小时候的照片笑了。再接下去你又说妈病情加重了,看样子不行了,再接下去又说好了一些,看他回不回信。”妈妈越说越生气,恨不得打他两巴掌,只可惜打不到。

叶芳菲根据母亲的旨意,一封信一封信地写,也不知写了多少封信,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就是没有收到他的回信。

妈妈有时在家里气不打一处来,经常说:“儿子聪明有什么屁用,两年多了一封信也不回,还不如人家种地的,天天在家里有说有笑,日子过得还比我们温馨多了。”

她觉得这个儿媳真好,没想到大城市里的人对长辈也这样孝敬,孝敬的到了不厌其烦的程度。这两年幸亏有她,不然气死了也没人知道。在她怨天尤人,有气散不出去的时候,突然一个想法从她的脑子里闪现,她觉得采取这个办法他一定会回信,或回来。平日里都是儿媳写信,这次不叫儿媳写信,叫别人代笔。

于是,她约了隔壁的堂嫂起早去县城,到了县城逛了一会儿就到中午时分了,她带着堂嫂说:“我们很少出来,今天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去县前餐馆好好吃一顿。”本来两个老人家吃饭很简单,一碗饭一两个菜就解决了。但朱妈今天要了四个炒菜,还加了一个汤。当餐馆上第一个炒菜的时候,她对堂嫂说:“你在这里先吃,我想去把刚才看到过的那个玩具买过来,到县城了总得给孙子买一个玩具,你先慢慢吃等我回来。”

朱时兴的妈妈也不由分说,站起来就走了。

她出去后径直到邮电局旁边的代笔处,这是她上次和儿媳一起过来无意间看到过的,她花了五毛钱请那位老先生代 写了一封信:

儿子:

你出去两年多了,也不给妈写封信,妈最近身体很不好,都是被你路上捡来的老婆气的。她是大城市里的人,作风不正派,经常有男人到家里过夜,现在还有一个长期的了,黏黏糊糊的妈看不惯。而且来的人还不止一个,粗略算一下至少在三个以上,这样的人我们能要吗?面对村里人嘲笑和讥讽的目光,妈头都抬不起来。今后我们怎么在这个村里呆下去,我们祖宗三代的脸面都丢尽了。

你看着办,不要把你妈气死!

妈:________”

写完信后,代笔先生笑着说:“我在这里代笔多年,从来没有代笔过母亲这样挑唆儿子的。看来你不是个好母亲。”

“一家不知一家事,你代笔就是代我写出我要说的事,其他的你别管,你也管不了。放心,罪过不在你。当然,她也有自己的盘算,到时候和儿子解释,三个以上就是她爸和她舅以及他的叔叔,这期间她的长辈来过,一个长期的就是她儿子。至于那些不堪入耳的话,那是妈想他回信。以后朱时兴回来妈和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有不听妈话的儿子!”朱妈显然有点恼火,但心里还是踏实的。

“那好吧!你签上字。”

老人家在代笔先生递过来的信纸上妈的后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黄桂花。

老人家在代笔先生的帮助下一起到邮局把信寄往: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伦敦剑桥大学“庞加莱猜想课题组”。

在返回餐馆途中,她还洋洋自得地想,这封信过去这个不孝子不回也得回了,回信或回来后我再和他解释,他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妈的话他会听的。

到了餐馆,餐馆里只剩下堂嫂一个人,餐馆里的人说要下班了,叫她快吃然后把餐费结了。堂嫂问:“出去这么多时间到哪里去了,怎么这么久才回来,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意图,故意把我甩在这里。”

“找不到那个买玩具的地方了,想回来又找不到这个餐馆,走来走去我都累死了。服务员,打一碗饭过来。”

“真是的,县城就这么大,那个店不是县第一百货公司啊,离这里又不远,怎么就找不到了!”堂嫂摇了摇头心想老了真可怕。

“我餐馆出去就走反了。”老人家装的惟妙惟肖。

 

今天,714工程施工没有加班计划,预制班水泥没运到,下午三点后就停工待料。打桩船上一台卷扬机的电机坏了,只得把电机拆卸下来送修。工地不仅没有加班,还提前下班了。

邹平顺提前来凌云这里拿稿子,他今天还特别高兴,说季凡给了他十斤粮票,说什么也要拿五斤给他,凌云说什么也不要,邹平顺也只好作罢。

以前的工程施工是以人力为主的,施工人员平时都灰头花脸的,身上没有一天是干净的。今天难得有空,有的人去理发,有的人换上干净的衣服,有的人把皮鞋擦得锃亮,还有人去代销店买几根香烟放在上衣的口袋里,到了晚上三五成群一起出去走走,遇到美女帅哥时凑过去搭搭话,几个人一起点上一根烟,自我感觉也是一种炫耀。那时候抽烟不是为了缓解烟瘾,年轻人基本没有什么烟瘾,手里点一支烟有一种时髦的感觉。

晚饭后,天也黑了,黄存连他们五个人点上一支大前门香烟,悠哉悠哉地朝着油库生活区走去。袁自华和车队的几个司机喝了酒回来,也往生活区走,看到前面几个点着烟的人,问司机前面几个是什么人?司机说是在我们这里造码头的施工队人员,袁自华疾步上前气势汹汹地说:“你们敢在这里抽烟,胆子不小!”

黄存连转身说:“这里是生活区,可以抽烟的。”

“你还顶嘴!”袁自华一腿横扫过去,正准黄存连的腰部,黄存连倒地,几次尝试着想爬起来,却始终没能爬起来。几个一起的工友把他扶起来后,他脸色苍白,站立不稳,小便失禁出血。知道出大事了,他们中的一个人立即跑到工地拉来一把板车,将黄存连连拉带跑送往医院,经医院检查肾已破裂,要马上手术摘除。

袁自华这一腿横扫力量怎么这么大,一个年轻人怎么这么经不起打?后来林工程师说,他曾效力八一足球队两年,他的腿力可想而知,怪不得这一腿就把人打半死。

当时油库基建科科长叫沈向南,施工队领导觉得事态严重,打电话把袁自华打人的经过说给他听……。

“老沈叔,老沈叔,不要听他胡说八道,是他们在禁烟区抽烟。”季凡一直在偷偷,还插话。

“季凡,你不要插话,我在听事发经过,事后我还会去核实的。”

后来公安局介入调查取证,袁自华故意打人致重伤,证据确凿,对方在生活区吸烟是许可的,无过错。袁自华应该负全部责任。

出事后,袁自华逃到女朋友家,季凡的母亲说下不为例,这次我会帮你。

季凡的母亲在市里很有人脉,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都有人,而且第一时间打了招呼。

施工队领导觉得袁自华在油库为人热情,人缘很好,大家都想帮他,都为他说好话。他的单位领导也极力想帮袁自华化解这一事件。再加上季凡家族的实力,觉得乡下人不是城里人的对手。想与他家人商量,放弃法律程序,叫袁自华拿钱把这事私了。当时袁志华很自负,包括季凡的母亲也看不起施工队人员,就连医院里已经用了的八十多块钱也不拿。

后来施工队垫付了一百多块钱的医药费后,再也垫不下去了。只得和714工程指挥部商量,指挥部答应提前支付部分工程款。但提前支付的手续办起来也有一个过程,住院以外的费用也是没有着落,人已残废了,今后的生计怎么办?

黄存连被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他想起了在南京军区当营长的哥哥,于是打电话给哥哥,他哥哥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团部首 长说明情况,要求回家协助办理这一刑事案件。

团首 长听了军人的家属无辜被打而无处伸冤,遂向师部领导反映,师部领导责令团部负责处理此事。

团部接到指令后立即给他哥哥准假,并说你回去把这事办好了回来,没办好不要回来。还立即用内部专线电话江南军分区,说接师部指示要求军分区对这一事件提供帮助。

黄存连的哥哥来到江南后,首先去了江南军分区,江南军分区司令听取了黄存连哥哥的汇报,司令员立即打电话给江南政法委书 记,要求督办此案。

三天后,袁自华被逮捕归案。

不久,袁自华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押解金华前,季凡和她母亲去看他,季凡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你为何无缘无故去打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我当时喝了酒,你经常和施工队的人来往,我心里憋着一股气。”

“你憋什么气啊!”季凡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说:“这样的交往你也要憋气,那结婚后我不是要被你锁在房间里,什么男性也不能见了?”

“我知道错了,一定痛改前非。”袁自华自己觉得自己错的很离谱。

“自华,三年很快就会过去的,在里面好好改造,争取减刑。”季凡妈妈似乎也深有感触,说完转身悄悄擦着眼泪。

凌云想,这都是手稿惹的祸。没想到自娱自乐的写写,也会惹出这么大的事端,他的心也被刺痛了,再也不写什么狗屁小说了,从此《我心中的爱一定要报》也没有了下文。

后来凌云什么也不写了,连散文也不写了,一心搞施工,两年后已不是一线工人了,他已升任为工程科科长了。季凡不知从哪里搞到了他的办公室电话,她打电话说:“你是凌云凌科长吗?”

“是的,我是凌云。你是哪一位?”

“我是季凡,油库总机的话务员。袁自华回来有一段时间了,他出来后还老想着要向那个被他打伤的人说声对不起。我想我们不便去找他,还是请你代为转达为好。”

凌云说:“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黄存连现在在家里开代销点,生活还过得去。”凌云觉得纳闷,这事怎么不叫邹平顺呢!他有点疑惑地说:“你为何不叫邹平顺转达?”

“袁自华似乎对他有点芥蒂,我也就不添乱了。”

凌云听了季凡说的话也挺感动的,出来后竟然还想着要和黄存连说声对不起!这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浪子回头也是大有可为的。他说:“这我愿意效劳。”

“谢谢!很冒昧。哎,他有开店的证?”季凡感到奇怪,有证又何必到工地上干苦力,在当地开一个代销点有多少人羡慕啊!

“也是那个时候他哥哥通过军分区领导,得到县人武部的支持搞下来的。重力活干不了了,生活还要继续,没办法。他哥为此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搞下了这个证,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那就好,那就好!有了这个证温饱无忧。还有,我希望你继续把《我心中的爱一定要报》写完。”

“你还要看?”心想,你真是个忠实的读者。

“胃口还吊着呢!袁自华看了我的手抄本后也想看结局。”

“这样啊!要不我们约个时间我把这个故事说给你听。”沉睡了的业余爱好似乎又被唤醒了。

“我还是喜欢看你的手抄本。”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