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这样反锁又忙碌的日子已经延续了两周。
家庭的琐碎、工作的忙碌经常让佟欣欣觉得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她和杨帆商量后,趁国庆假期之际回老家好好放松放松。
距离他们全家上一次回老家已经近两年的时间了。以前每次回老家基本都是在寒风萧索的过年期间或是炎热似蒸笼的暑假,仅仅是天气就已经很让人不愉悦了。
似乎,佟欣欣和杨帆唯一一次五一假期回家还是因为十年前他们要结婚。那个五月,草长莺飞、大地生机勃勃,世界上的一切都迎来了欣欣向荣的状态。那时候,佟欣欣和杨帆将三年的恋爱最终修成了婚姻的正果。那时候,佟欣欣以为他和杨帆的婚姻会像那五月的太阳,永远明亮温暖。
尽管在国定长假期间回老家他们回面临着高速公路堵车的风险,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此时正值中秋前,气温刚好,一路微风相随,高速公路旁的树梢变成了红色,远远望去,就像绵延不绝的繁花和我们一路相伴。
佟欣欣坐在杨帆的副驾驶座位上,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思绪有些飘散。
她清楚地记得吴智慧和她吵架回老家后,让杨万历打电话过来对自己说的那些冷漠又无情的话:“你到底算什么东西?”“你以后不要回老家了!你们全家都不要回老家了!”
呵呵,我真的是厚脸皮,又回来了!还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
越接近老家,越觉得老家的秋色喜人。老家的玉米刚刚收完,稻田里的稻穗变成了或深或浅的黄色,就像一块块黄色系的地毯,铺在无垠的大地上。
他们先回到杨帆的老家,吴智慧和杨万历很惊喜地迎接着。
佟欣欣面无表情,也没有和他们说话,自觉地和他们保持着距离。
在杨帆家那个佟欣欣看来很破旧的院子里,两个孩子兴奋地跑来跑去,瞬间就适应了老家的生活节奏,很快就找到了两年前放在老家的玩具,他们不停地欢呼:“我们终于回到老家啦——我们终于回到老家啦!”
第二天,他们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佟欣欣30公里之外的娘家。巧的是,欣月一家也回来了。
佟欣欣、欣月和弟媳妇及妈妈开心地聊着天,看着院子里5个孩子活蹦乱跳的孩子。尽管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很快就已经如多年不见的好友一样玩起来了。
佟欣欣家的玉米收割完了,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晒着剥好的金黄色玉米粒。孩子们拿着各种各样的农具玩得不亦乐乎,牛牛更是激动地喊道:“妈妈,你看——我变成一个农夫啦——”
叔叔婶子们看佟欣欣一家难得回来,也来到佟欣欣家。大家欣慰地看着院子里玩得忘记烦恼是什么的孩子们,开始对欣月做思想工作:“欣月,看,在你们这一帮兄弟姐妹中,就你家生了一个孩子,快再生一个吧。”
“我才不那么傻呢!生一个都这么累了,还要再生一个,我自讨苦吃啊!”欣月爽朗地说道,“看看我姐欣欣累的,我才不愿意呢!我就想集中精力把一个孩子好好培养成人、成才,我就已经功德圆满啦!”
“欣月说得也是啊,不像我家欣湉,生了两个男孩子,累哦……”三婶忧心忡忡地说道。
“说不定这两个男孩子都很有出息呢,还担心他们以后不养老啊!”四婶无所谓地说。
“关键是现在培养孩子的花费高啊,啧啧……”佟欣欣接上话题,后来觉得不妥,又说道,“欣湉和老公都很优秀,孩子们应该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生活开销应该不成问题。”
“欣欣啊就是会说话,”三婶欣慰地说道,接着又是一声叹气,“其实现在我们最怕的是要为两个男孩买两套房子啊,这得不吃不喝多少年啊……”
众人不说话,都看着那几个玩玉米玩得满头大汗的孩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送走婶子们,佟欣欣带领孩子们到菜地里找蒲公英、摘青椒、茄子……孩子们很兴奋,佟欣欣也很兴奋,她好似踩着时光机回到30年前,她背着小背篓在阳光下春风里割猪草的烂漫日子……
接下来的几天,佟欣欣又是在杨帆家和杨帆一起合作摘柿子,又是和20年前的高中同学聚会,还和她从小便很要好的表姐表妹们聚餐……
那几天,佟欣欣感觉生活确实不止忙碌的苟且,还有丰富的活动和诗意的远方。他们的节奏慢下来了,一种叫“友情”和“血缘”的温暖逐渐温暖佟欣欣的心。
不知不觉,国庆长假已经接近尾声,佟欣欣一家又要到回上海的时间了。
回去之前,佟欣欣还很踌躇——怎么让婆婆吴智慧“体面”地留在老家、让自己精神上放松一段时间?
说来也巧了,老家竟然要拆迁了,佟欣欣和杨帆就以继续整理老家、为拆迁做准备把吴智慧放在老家了。其实,这样对吴智慧来说也许是件好事,让她也有放松的生活。
回到他们生活的城市,佟欣欣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种快节奏的焦虑很快占据她的心。
杨万历见老婆没跟着一起回来,内心有些不高兴,但是没有过多表露出来。
只是佟欣欣开始忙碌起来,每天除了上班,还要挂念两个孩子上学放学的问题。在这方面,在单位忙疯了的杨帆已经彻底帮不上忙,佟欣欣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孩子们上学的事情倒是可以解决,佟欣欣可以在上班前把他们两个分别送去各自的学校。但是,他们的放学接送就成了头疼大事——孩子们的放学时间比佟欣欣下班时间早。
佟欣欣只能请之前请过的潘潘阿姨帮忙,请她先去幼儿园接好牛牛,再去一公里外的小学接妞妞。幸运的是,妞妞和牛牛放学的时间衔接点倒是正好,正好相差半小时,可以让潘潘阿姨带牛牛赶到妞妞的小学门口。
佟欣欣每天白天上班的时候必须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要加快速度,以确保每天准时下班。
佟欣欣下班后到潘潘阿姨家接好两个孩子,便带着他们到附近的小饭店吃饭。吃完饭,带着孩子们回家,妞妞写作业,佟欣欣则洗衣服、做些杂事,不时地接受妞妞的难题疑惑以及牛牛无人陪伴后不时出现的无理取闹。
这个时候,佟欣欣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分成三个人,一个忙家务,一个陪妞妞做作业,一个陪牛牛玩。
雪上加霜的是,佟欣欣所在的分公司突然接到总公司的通知,半个月后要来检查这一年的工作。这意味着,每个员工的工作量更大了,本来就已经很忙碌的佟欣欣已经没有办法再见缝插针应付多出来的工作,不得不加班完成。
佟欣欣跟上司商量后,把部分工作带回家做。只有等妞妞作业做完了、牛牛洗好睡着了,她才能打开电脑,开展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往往到九点半了,忙碌了一天的杨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
他们相视疲惫地一笑,却发觉不知道能和对方说些什么。佟欣欣想向杨帆发泄一下自己的忙碌和苦恼,却又害怕引起新的争吵,不如不说……
他们能和对方说的,就是抱怨各自单位的忙碌和领导们“变态”的苛刻要求……
杨万历的脸色明显不好了。也许,因为7点左右下班到家的他是没有现成的饭吃。也许,他担心儿子儿媳妇不让他上班、而留在家中照顾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以及孩子们的接送问题。
而这些事情,这对杨万历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
佟欣欣每天早上必须要准备好早餐,毕竟,孩子们早餐吃好了,才能应付半天的学习,身体才能长高。佟欣欣通常不得不前一天晚上就考虑好第二天的早餐了,作为一个现代妈妈,不仅要做到有早餐吃,还要保证最起码三天不重样,否则自出生就不缺吃的小家伙们会厌倦的。
这两周里,佟欣欣觉得自己就像个机器人,一天下来,每一个程序都是固定不变的,佟欣欣的中心任务除了公司上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以及各种琐碎的家务事。
关键是,杨帆依然很忙碌,几乎帮不上任何忙。但是,佟欣欣已经对丈夫不再有奢望——有奢望也没办法,事情还得靠自己。又两周过去了,佟欣欣觉得自己生活紧凑得透不过气来,简直就是一个单亲妈妈的日常。
但是,这是佟欣欣自己选择的状态,她不能抱怨任何人,她只能自己咬牙坚持着前行。
书上不是说嘛,任何事情只要坚持21天,都会变成一种习惯,习惯了就好了,也不会觉得太苦、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