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人人都有子女个个都有六亲
书名:东沙华彩系列Ⅰ·蜀道 作者:谢红运 本章字数:3451字 发布时间:2023-03-31

这天洪秀刚刚从地里回来,她二嫂何素珍就像做贼似的摸了过来。


在洪秀看来,她二嫂脸上噙着一种神秘的笑意,仿佛怀揣着一笔谁也不知道的神秘财富。


“老洪,”还在地坝上她二嫂就神神秘秘地喊起了她的三弟媳妇,然后她又不说话了,只是脸上的神秘笑容越发浓了。


这是因为她觉得她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神秘感,她要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以一种可以让她的三弟媳妇感到最大惊喜的方式告诉她。


“成啦成啦!”她二嫂终于走到了洪秀的阶沿上,她脸上的神秘笑意已经浓烈到了极点,连声音也因神秘而走了调。


“啥子成了?”洪秀也忍不住用神秘的语调问道。


“那个刘小娃儿认为你人还要得,跟玉妹仔说啦,说好久再下来看一哈,把事情定下来。啊哟哟,我都说他还可以嘛,人长得体体面面不说,叔爷又给他留了好几大万,我让玉妹仔留意了好久哩,啧啧……”


她二嫂开始啧啧赞叹起来,她的赞叹态度恳切而坚决,声音却很小声和低沉,竟也神秘得像是做贼。


“二嫂你费心了。”洪秀的眉眼低了下来,“吃烟喝酒好吃懒做的就算了。”


“你咋子了嘛?那么好一个人,从没有看到他吃烟喝酒。”她二嫂脸上神秘的笑意立刻就僵住了,然后很快就由盛转衰,变成了怨怪的数落。她觉得他的三弟媳妇有点挑剔,在她看来,就洪秀那情况,有男人要就不错了。


洪秀抿着薄薄的嘴唇只是笑。


事实上,那天她注意到那个姓刘的男人的指甲是那种如同烟熏腊肉一样的颜色,而且他的手细细的,一点儿也不像是干活的人,他堂屋的门后面还立了几个白酒瓶。


洪秀并不是一个挑剔的女人,她只是一个实在的女人,她需要的也仅仅只是一个实在的能过日子的男人。很明显,那个自以为主导了这场游戏的姓刘的,他并不是这样的男人。


她二嫂又苦口婆心地劝了许久,苦口婆心地说了许久,说那个男人这也好那也好,劝她要好好考虑清楚莫要错过良机。但十分可惜,她并不是苏秦和张仪,她的舌头也并非三寸不烂之舌,她说不动洪秀,最后只得悻悻地走了。这让洪秀多少有些歉疚。


当杨家湾子上少的可怜的几片黄麻地里的黄麻开出白的紫的小花的时候,湾子上成片成片的油菜也开始绽出一簇簇金灿灿的花朵了。


那些白的黄的粉的紫的蝴蝶在金色的海洋之上穿插游弋。黑漆漆麻糊糊的蜂箱一排连着一排在那条黄土马路上延绵开去,飞舞的蜜蜂在花海和蜂箱之间来来去去,就像杨家湾勤勤恳恳的人们。


进入新航道的小童河对面每天都会响起几声激越的长笛,然后那火车就像一道墨绿色的大箭,从远处轰隆隆地射来,又往远处轰隆隆地射去,快得令人不可思议。


整个杨家湾的步伐似乎也跟着火车的轰鸣变得快起来了。


长笛响起的时候,山坡上扛着锄头的老人会驻足扭头,注视着那道墨绿色的大箭露出黄擦擦的大门牙;长笛响起的时候,蹦蹦跳跳争相追逐的孩子们会蹦得更高跳得更欢追得更起劲逐得更快活;而坝子上的青壮们则会坐在门槛上倚在门框上用手支着下巴,出神地望着列车,他们在想列车从哪里开来,又将会往哪里开去。


于是,渐渐的,那些青壮们背着大大的帆布包扛着鼓鼓的蛇皮口袋离开家门了。他们带着倔强的笑容幸福的憧憬,纷纷赶向那个可以通往外面的花花世界的小站,他们坚信他们在赶向希望赶向明天。


甚至,就连通往县城的汽车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频繁起来了。——杨家湾正在慢慢地却又不容置疑地变化着。


洪秀屋头的米缸也在慢慢地变化着,那里面白白的米已经快见底了。于是,她背了谷子来到了杨家湾东边的打米站。


这个打米站是集体的,二十多年来,周边几个生产队的队员全是到这里来打米磨面做面条。在打米站里,她碰见了湾子底下大院子里的包群芳。


包群芳三十多岁的年纪,个子矮墩矮墩的,体型却略微偏胖,早已过了阳春三月,她还穿了一件厚厚的毛褂子,这让她显得有些臃肿。她有一张同样因被太阳暴晒而显得暗红的脸,像极了烧腊铺里的熟牛肉;微微嘟出的嘴唇厚厚的,眼睛也是大大的,里面透出清亮的目光——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包群芳是个热心肠,她一会儿帮着洪秀刨米,一会儿帮着洪秀装糠,忙得不亦乐乎。


终于闲下来说开了闲话,她问洪秀找没找到中意的。洪秀摇头说不是吃烟喝酒就是搓麻 将。


“吃烟搓麻将的坚决莫要,二回怕还要你去料理他哩。”听见洪秀说吃烟搓麻 将,包群芳瞪起了那两颗发亮的大眼睛。


“是的嘛。”洪秀低垂着头,她的声音很小也很低沉,她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这种问题,这让她觉得很尴尬。


“啊哟,你还挑得很哩。嗳,我倒晓得一个人,不吃烟也不搓麻将。李家沟晓得不?从这山翻过去,有个聋子,不吃烟不喝酒不搓麻将,老实巴交的,要不要去看哈哇?”已经在打米站工作了十多年的叶子明突然笑了起来。


“是个聋子呀?”洪秀难为情地哼哈一笑。


“嗯?这个人我晓得,”包群芳一听立刻接了口去,“人家不聋,就是耳朵有点不灵便。去年我修房子他来给我担过砖,肯干得很哩。别个担二十块块还累得哈扑哧哈扑哧的,他一个人担三十块跑得呼啊呼的。”


“那咋会没婆娘哩?因为耳朵不灵吗?”洪秀漫不经心地问着,虽然她想尽快结束这个话题,尽快结束这场尴尬,但她又不知道该如何结束。


“哪里聋嘛?只是耳朵有点背。是地主崽儿,出来就遭整,哪么结得到婚嘛!”包群芳说话带着农村人特有的夸张和抑扬顿挫。


“人确实也不错,就是老了点,上头还有一个快八十的老太爷。”那叶子明原本是想调侃一下这个小寡妇,见包群芳似乎认了真,也收起了几分调笑的心思。


洪秀见两个人都有些认真的意思,心头突然有些烦躁,她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地敷衍了几句,就岔开了话题。


过了几天,就在洪秀已经将这件事情当成漫不经心的玩笑抛进了杨家湾底下的小童河里的时候,包群芳突然从湾子底下的大院子里赶了上来。


那时,天上正下着濛濛的小雨,包群芳用手遮挡着头顶,从略显泥泞的田埂上跑上了洪秀家的地坝。


“老洪,还记得那天跟你说的那个李聋子不?我越想越觉得人不错。”端着洪秀递过来的一盅热水,包群芳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开始说起那个李聋子。


洪秀低低地嗯了一声。


“咋了嘛?”对于这件事洪秀并没有表现她预期的那种热情,这让包群芳很是有一些诧异。


“现在不想看了,想等哈再说。”洪秀嗫嚅着,在看了好几个男人之后,现在的她很是有些心灰意懒。


“老洪,我们是差不多时候过来的,这十几年你屋头咋样,我们都晓得。有钱在的时候还好,现在背时的也走了……唉!那个人条件是不咋样,但真有靠头哩。”


包群芳坐直了身体,声音也有些嗫嚅起来,她不知道该如何向洪秀介绍那个李聋子,她平常也是一个不怎么多话的人。


但洪秀的心头却突然泛起了一阵酸热,包群芳的为人和处处为她考虑的这份心让她十分感激,她拉住了包群芳的手说:“大嫂子,那麻烦你去安排一下嘛。”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空气里还漂浮着浓郁的油菜花的香气。


当洪秀来到湾子底下的大院子的时候,包群芳的丈夫杨有林正坐在堂屋里跟一个男人低声地说着什么。


那个男人斜背对着堂屋坐着,上身是一件蓝灰色的旧中山装,麻褐色的裤子浆洗得有些发白,脚上是一双没有擦干净灰尘的旧皮鞋。


这应该就是那个李聋子了吧?


洪秀在心头淡淡地想着。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有些畏怯起来,这种感觉让她回到了十五年前同杨有钱相亲的时候。


洪秀依稀记得那是一九八二年的正月。那时刚过了元宵,才刚刚十九岁的洪秀在母亲的陪同下来杨家湾看人户。这次看人夫是大院子底下同样是从阳兴乡嫁到杨家湾的洪菊秀牵的线。


母女两个在洪菊秀的陪同下来到杨有钱家里,双方寒暄坐定之后,二十七岁的杨有钱就开始滔滔不绝有问必答地向母亲介绍情况了。


母亲也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女人,杨有钱说什么她都唯唯诺诺,不住地点头。她也跟着母亲不住地点头,实则注意力全被门外一直吃吃笑着的那时已经十二岁的董玉吸引了过去。


后来的洪秀常常想,那时候的她是多么的痴傻和羞怯啊,她甚至都不敢抬起头打量杨有钱的房子,以至于在嫁过来之后才发现那房子的椽子居然是竹子做的。


回到阳兴乡老家,父亲洪天启一个劲儿问杨有钱家的情况,母亲都是一个字:好!既然“好”,那就好嘛。父亲洪天启于是再不多说。


按照当地当时的风俗,人夫看成,男方要打发介绍人和女方各一套衣裳。


当时是湾子上那一笼笼的黄荆子开出一串串紫色的小花的时节,杨有钱推着一辆自行车领着洪秀和洪菊秀两人一起去赶临镇的大丰场,给两人扯衣裳。


按杨有钱的意思,是先将洪秀载到大丰,再折回来载洪菊秀,然则羞怯的洪秀死活不愿意坐他的自行车。


杨有钱无奈,只好先将洪菊秀载到了大大丰。折回来之后,他还想去载洪秀,可洪秀依然红着脸不愿意,非但如此,甚至还跟他保持了距离。


杨有钱于是说:“人人都有子女,个个都有六亲,你究竟怕啥子?”听了这话,她这才坐上了杨有钱的自行车。


洪秀心中刹那间划过这些往事,顿觉恍若隔世。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