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节:二弟脱穷1
书名:好日子在后头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2649字 发布时间:2023-03-31

       1988年4月,刚给美美过两岁生日不久,天气渐渐暖和。


       爸妈想大儿子荣泰了,打算带孩子去舜县住上一段时间。我没有阻拦,随爸妈心意。


      去舜县交通很不方便,倒车几次得折腾一天,我给孩子带一瓶热奶路上喝。到了舜县孩子就拉肚子发高烧,不知是路上折腾的,还是那瓶热奶捂的时间长了惹的祸?


       爸妈慌了手脚急的不得了,荣泰他们一边去医院给孩子看病,一边发电报把荣琪叫来。


       荣琪原本就想孩子了,听说病了,心急如焚,急忙赶往舜县。


       见到孩子,心疼、思念、娇爱止不住泪流满面,母女分离将近半年,孩子见到妈妈的感觉是又亲热又陌生,让荣琪感觉再不能和孩子分开,再难也要和孩子在一起。


       孩子病好了,小妹就想把孩子带回烟台,但爸妈不想去烟台,爸妈离开桃下近一年了,又听荣康一直想调动的事,就想回桃下看看儿孙们。不然爸妈在我这里住的挺快乐挺开心,不会想从我这里走。


       我也挡不住爸妈的思念之情。


       我们姐妹兄弟分散在各地,处处扯着爸妈的心,所以爸妈就来回走动,到各地住一段时间。


       小妹看透爸妈的惦记,更加坚定把他二哥和三姐都调到烟台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让爸妈安心定居在烟台。


       小妹要带孩子回烟台,上班怎么办?刚刚打开的局面不能放弃,还要广积人脉,为实现自己的大计划努力。


       荣泰看出爸妈和小妹的为难,商量在舜县找个保姆带到烟台帮助小妹看孩子。


       这个时候荣泰家里的小保姆于莲极力推荐自己的妹妹于荷,那个年代农村小姑娘很多都愿意去做保姆,门槛低没有学历要求,可以见识世面。


       荣琪见了于荷之后比较满意,小姑娘今年才16岁,长得水灵灵的,干净利索,就带着美美和小保姆回烟台了。爸妈在舜县住了几天,就回桃下了。


       那个时候交通不便,荣琪带着孩子小保姆长途奔波,早晨5点到烟台。下了火车,只见人头攒动中,春尧向她们招手说:“在这里那!”


       春尧趁早晨还未到上班时间,把公司的车开出来接人。


       美美看见好久没见的爸爸,兴奋的大喊着“爸爸”飞奔过去,只见春尧抱起美美举得高高的,亲了又亲。


       太阳刚刚升起,微暖的阳光里,荣琪看见这父女情深的一幕,深受感染,浑身被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心底深处传来一个声音:“这辈子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会让美美离开爸爸。”


       小保姆勤快能干,手脚麻利,荣琪两口子都非常满意,这样就可以把孩子放心的交给小保姆,出去忙事业。


       转眼间进入十月份,天气愈发寒冷。


       这天荣琪一早起来,就给春尧抱怨:“你看这屋子四处漏风,就该把柜子放在床边当个隔板,把床围起来也能挡挡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等荣琪下班回家一看,惊了一跳。


       只见家里那个唯一的大柜子正面朝下趴在地上,等荣琪把柜子翻过来一看,里面的碗碟杯盏摔个稀碎,小保姆在一旁吓得瑟瑟发抖。


       荣琪看着小保姆稚气未脱的脸,简直是哭笑不得。

       荣琪说:“别害怕了,知道你是出于好心,听见我们说话想给我们一个惊喜,结果给我们一个惊吓。以后你就只管把小妹妹看好,别磕了碰了,别的啥都不用干,饭都不用做,现在都是气炉子你也不懂,不懂出了危险才是大事。”


       话音刚落,小保姆哇一声哭出来。荣琪说怎么了这是,我又没打你?小保姆抽泣着说:“姑姑真好,这要是在我们老家,估计就要挨顿揍了。”


       荣琪说:“你又不是故意的,干嘛打你,没事的。”


       荣琪的通情达理、宽宏大度让小保姆于荷忠心耿耿跟定她了。


       荣琪她们第一批来烟台开发区工作的员工,一直租住在开发区东部的农村,到了冬天海风一吹冷得受不了,纷纷给管委会领导提意见。


       在大家的努力下,管委会抓紧施工,先盖起三座宿舍楼,名字叫曙光小区。


       荣琪幸运的分到一套六层顶楼70多平米的房子,优惠价三千元,产权归自己所有。


       钱不算多,但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小妹,还是囊中羞涩。


       兄弟姐妹比较了一下,当时数大哥荣泰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荣琪向他大哥借了三千元买下新楼房。


       已经是12月寒冬季节,等不及粉刷装修,荣琪一家就兴奋的先搬了过来。


       虽然很简陋,但是比起农村四下漏风的平房已经好的不得了,有了暖气,美美不会再因为冻脚而夜里哭闹不安,冬天感觉非常舒服。


       开发区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全世界的企业纷纷入驻。烟台开发区越来越繁荣,荣琪和春尧的公司效益也非常好,生活的很舒心。


       这个时候荣琪就开始想念爸爸妈妈,想让两位老人来烟台,住住有暖气的房子。


       可是爸爸妈妈还是老思想,说开发区再好也不能跟女儿长期在一起住。


       荣琪想:兄弟姐妹六个人分散的各地都有,但是大哥、大姐和二姐已经在山东,只剩二哥和三姐还有爸爸妈妈在桃下那地方苦捱,当地有个电厂污染严重,荣琪更是下定决心,一定把他们都想办法搬过来,一家人都能回到山东老家才是最大的心愿。


       爸妈回桃下,看荣康心事重重,他们正在商量关于调动的事。


       这时莱钢给他们公司发去调令函,他公司人事处通知荣康,荣康看莱钢给的优惠条件确实不错,可是想想莱钢的环境实在不留人。再看桃下公司一天不如一天,没效益没工资,怎么生活?该怎么办?是走还是留?纠结的夜夜失眠。


       荣琪听说海潮公司最近开个招聘会,就拍电报让荣康来烟台开发区应聘,心想不管行不行,先让二哥来和她一块去争取。


       她二哥为工作调动正在犹豫不定的时候,接到电报,也不知道烟台开发区什么情况,很想去看看。


       能在那里找到出路,应该比莱钢好多了,荣康决定放弃不让人喜欢的莱钢,去还没有把握的烟台开发区闯闯。


       荣康带着二女儿小米,第一次来到烟台开发区,虽然仍显荒凉,工地楼架遍地狼藉,还没有大片的宿舍区,但环境相当吸引人。


      这里天高海阔,空气清新,已有一条宽阔笔直的长江路横贯东西,21路公交车从开发区最西端直达烟台市中心,非常便捷。彩云城市场热闹非凡,卖什么的都有,特别是海鲜市场,海鱼、蛤蜊、扇贝、海螺、海虾等,还有鲜美无比的海肠,张牙舞爪的螃蟹更能吸引顾客眼球。总之各种海产品应有尽有。


       从长江路向北走约一公里即到海边,清澈的海水泛起白色浪花,海边约百米宽的绵软沙滩,延绵到天的尽头。游客们纷纷下海嬉戏。


       这么美丽怡人,充满活力的地方,让人怎能不喜欢。


       小米那年12岁,看见从未见过的大海兴奋至极,临走的时候,跟着爸爸小姑再看一看美丽的大海,顺着夹河边走到海边有十几公里,小姑娘一点不嫌累,看见什么都新鲜好奇。满眼的渴望期待和羡慕,都不想跟爸爸回去了。都被荣琪看在眼里。


       荣琪心想:不光是让爸爸妈妈享福,也不能让侄女失望,一定给家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荣康也喜欢上这个地方,决心再难也要在这里闯一番。


      这里是人们生活的好地方,莱钢的生活环境交通都太差,条件再优惠也难留住人。


      荣康终于理解大姐当初到莱钢为什么闹情绪了。


      地处山沟的莱钢即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只能是搞生产的工厂,生活品质无法和沿海城市相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好日子在后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