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暑假,13岁的姜盈盈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初中。
她很向往大海,知道小姑和二叔都调到烟台工作了,很想去看看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
荣泰和妙龄工作太忙一时走不开,又经不住女儿的软磨硬缠,为了让女儿见见世面,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荣泰想了个办法:拍个电报给荣康让他在烟台那边接站,这边让妙龄的大侄子把盈盈送到济南坐上火车,然后等回家的时候请假去烟台把女儿接过来。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话,联系方式依然很落后,有急事只能拍个加急电报。荣泰自以为这样做就万无一失了。万万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差点让他悔青肠子。
盈盈大表哥把盈盈送上火车,还是不放心,这火车夜里8点发车,第二天早上5点多才能到烟台,当时济南去烟台的火车只有这一趟。
大表哥千叮咛万嘱咐盈盈路上一定注意安全,到了烟台不要乱跑,一定等叔叔来接。然后又给盈盈邻座的旅客递上香烟,拜托帮忙照顾一下自己的妹妹。
盈盈年纪虽小,但是从小就机灵勇敢,虽然是第一次独自坐火车,但是一想爸爸说的:“第二天睁开眼睛就能看见大海了”,那种按捺不住的兴奋冲淡了孤独和恐惧。
火车咣当咣当一夜,终于把盈盈带到日思夜想的海滨城市烟台。
下来火车,天色微熹,盈盈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跟着人潮走出车站。
虽然是早上5点多,可是火车站外热闹非凡,接站的,拉客的,买卖东西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盈盈背着沉甸甸的行李,里面是爸爸捎给姑姑叔叔的礼物,越走越沉。
这个时候盈盈的眼睛一直盯着那些接站的人,有的双手举着旅客名字的牌子,一个个看过去牌子上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再看看没举牌子的,也没有叔叔熟悉的脸庞。
这个时候盈盈心里开始着急了,急的想哭出来。这个点就是找警察叔叔,也没到上班的时间啊!
盈盈反复找了几遍,也没看见叔叔的影子,这个时候接站的人大部分都接到自己的客人纷纷离开了,只剩下寥寥几个人还站在那里。
盈盈又把接站的人一个一个仔细看了一遍,还是没有叔叔。
这下盈盈算是彻底绝望了,完了,先找个干净地方大哭一场吧,释放一下就要崩溃的情绪。
正在就要哭出来的时候,盈盈突然想不能哭,自己一个小女孩,哭起来再惹来坏人的注意。
于是盈盈把就要奔涌而出的眼泪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盈盈这个时候因为恐惧和着急,只感觉自己双腿发软,快要站不住的时候,看见人群中有几个穿着蓝色大褂子的人推着自行车,满脸堆笑的问旅客要不要坐他们的自行车。
盈盈就拉了拉离她最近的一个高个子男人的袖子,小声说:“叔叔,我可以坐你的自行车吗?”
这个男人低头一看是个极瘦的小女孩,根本没当回事,继续向别的客人招揽生意。
盈盈就跟在这个男人身后,一直问:“叔叔,叔叔,我可以坐你的自行车吗?”
这个男人一看这个小女孩不依不饶的求他,觉得真奇怪,就蹲下问她:“你家大人那?没人来接你吗?”
盈盈只好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这个男人,她看这个男人穿的蓝色大褂胸前,有个烟台北方船厂的标志,心里想这是个工人叔叔,应该不是坏人。
说完自己的遭遇,盈盈又说:“我小姑是个经理,如果你把我送到她家,她一定会重谢你的。”
这个男人确实是烟台北方船厂的一名工人,当时很多国企都不景气面临倒闭,工人们工余时间就在火车站接送客人挣点外快。 虽然那个时候大部分老百姓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但是只要肯出力,还是能挣点小钱。
盈盈的一席话,让这个“蓝大褂”好生惊讶。
这么小的小女孩,居然一个人坐火车到烟台,没人接还能主动找人送,真是头一次见这么冷静沉着、果敢机灵的小孩。
“蓝大褂”被小姑娘的勇气打动了,决定送她一程。
一听小姑娘的亲戚都在烟台开发区,离火车站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实在是太远,送过去回来就该上班了,这早晨就别想再揽别的客人了。
于是“蓝大褂”就骑车带着小姑娘来到不远处一个公交车站,放下小姑娘说:“我也不收你的钱了,把你送到这里,等会发车了,你坐上21路车就能到开发区,下了车你再打听你姑姑家就行了。”
盈盈一看“蓝大褂”转身要走,就抓住他的衣服不让他走,说道:“我也不会坐公交车,叔叔好人做到底,帮我找到我姑姑,我姑姑家很有钱,肯定会给你一大笔钱来感谢你!”
“蓝大褂”一看小姑娘又可爱又可怜,再加上对她说的话半信半疑,心想反正送到地方,小姑娘的家人也不会亏待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于是“蓝大褂”把盈盈的行李接过来挂在车把上,把盈盈抱到自行车后座上叮嘱她坐稳扶好喽,骑上自行车顶着清晨的海风,卖力的向开发区的方向前进。
盈盈坐在车座上,仍然没放下戒备心,不停地观察周围的环境,不仅没看见海的影子,还越走越荒凉。路两边都是老工厂大门,还有破旧的火车道,穿过城市,行人也越来越稀少,关键是,早晨的太阳在身后,这是往西边走。
盈盈这时候大脑飞速旋转,突然感觉不妙,就赶紧拽着“蓝大褂”的衣服说:“叔叔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