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墟,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得用也。”天下已经到手了,再养征伐纣王时那么多的军人,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取得天下之后采取裁军的政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很现实的事情。很多功臣都被裁撤回家了,曾经功勋卓著的他们都是那么地不习惯啊,失望丧气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弃儿不想让他的这些战友们,这些为大周取得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有一种被抛弃,甚至有一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弃儿决定亲自给这些曾经的战友们举行返乡仪式,为他们送行,让他们安心地回到家乡,或是他们希望去的地方。
被裁撤的五万大军,在西歧城外的校场集合,弃儿率领着姜尚、黄飞虎、召公奭、周公旦、南宫适等一班军队高级将领与大周国领导人来到一排排曾经的战友中间与这些曾经熟悉的脸孔一一握手告别。朝廷发放给每个人的财物已经安排大车送回了每个人的家乡,或者家乡已经没有亲人的,也已经就近安排营生。往常的军乐在一遍一遍地演奏着,每个人都是那么地伤感。与老战友们握完手之后,遇到个别的伤残士兵,弃儿还拍着他们的背或肩安慰一番,鼓励一番。将士们眼含热泪向弃儿敬礼,弃儿也回敬这些多次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为了给其他将士们做出好的表率,弃儿自己的驭车手姬不高也在这次被裁撤人员的名单之中。作为御车手姬不高是很称职的,不但技术好,而且几次在关键与危险时刻用他自己的身体为弃儿挡住了敌人飞来的箭,还有几次为弃儿挡住了敌人乱刺过来的枪,全身上下伤痕累累。弃儿握了握姬不高的手,眼泪差点就要流下来了。
天色不早了,再难分也得分离,再难舍也要讲几句送别的话,弃儿迈着沉重的步伐,登上临时搭建的土台,双眼的泪水,再次滚滚欲下,只得强忍着。弃儿扫视了一周又一周,害怕漏过任何一位老兵的脸孔。
弃儿心情沉重地说:“很快,我们就要告别了。我们在场的各位与其他将士们用鲜血为上帝,为全天下的百姓,推翻了失德的纣王殷受的统治,在完成这个伟大的史命之后,我们部分周人大军就走入了光荣的历史。在这一时刻,予弃儿相信我们周人大军每位将士的心中都不会忘记这上千个日日夜夜,为国为民,为天下百姓浴血拼杀的经历。予弃儿没有忘记各位的功劳,予想全天下的百姓也不会忘记各位的功劳。予一人相信各位的心中一定会记得我们大周的日月旗与你们主帅的熊旗。我们周人大军的每位将士都是好样的,即使你们回乡了,也不会改变我们周军军人的本性。我们周军军人的每一滴血液中都已经融入了我们周军:纪律严明,英勇杀敌,服从命令,战必胜,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牺牲的本性。我们周军这些优良的特征都已经成为了,我们全体周人将士们每一个人身体的一部分。予可爱可敬的战友们,我们就要分别了,让我们最后听一次我们大周的军歌。”
嘹亮的军歌声响起,弃儿带头把含在眼中的泪水流了下来,全体大周的将士们除了几个冷血,没有不流泪的。周人军歌演奏完毕,弃儿又下令将军营中的日月旗与熊旗降下。姜子牙、黄飞虎、南宫适与鬼山子满眼泪水,齐声喊着:“降军旗!”
周人出征的乐曲声响起,全体复员的周人大军齐齐地敬军礼并行注目礼看着日月旗与熊旗降下。此刻的空气是凝固的,再有的不舍,大家成为军人的历史已经过去。我们每个人都要踏上永远不褪色的复员军人之路,我们每个人今后无论到哪里都不能给我们周军丢脸,我们是生活的强者,因为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周军中的一员,永远的一员。
降下军旗之后,各支军队有序地退场。弃儿与各位高级将领一直看着这些曾经的战友们一一离开,不停地向他们挥手。将士们向前走着,不敢回过头来看一眼弃儿。虽然他们是多么希望再多看一眼他们曾经的领袖,现在的天子,但是他们怕忍不住眼中的泪水。每一位将士都在心中默默地念着,我们大周军人嘛,可以流汗,可以流血,可以与敌人同归于尽,但不可以像个娘们,总他妈的流泪。
虽然说不流泪,但是大家要离开这个光荣的集体还是有些神情低落的。如同受伤的小鸟,双翼低垂,飞不高;又如同外出远行的人,好像三天没有吃饭的样子,两腿迈不开,走不动了。他们总是好像失去了军方高层的信任,回不到从前了。
尤其是姬不高,他作为弃儿身边受到裁撤的代表,神情就更加地低落了。他两腿一瘸一瘸地走着,弃儿看了很是难受,他特意交待黄飞虎要给予姬不高一些照顾。黄飞虎自然不敢怠慢,他安排了最好的车马送姬不高回到家乡周原,还按一级伤残与最高功勋给了姬不高解甲归田的安排。地方上的官员也知道姬不高曾经是弃儿的车夫,是能和弃儿说得上话的人,也自然对他特别照顾有加。
有几个年轻力壮、长像帅气、头脑灵光的小伙子虽然被解除了原职,但是他们被弃儿卫队的长官看中,而被选入卫队,还能服务于天子的身边,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他们都希望能够加倍努力地工作,用成绩来回报天子。弃儿认为这是很好的想法。
以熊丽为首的一些人,已经习惯了军营生活,再也做不回老百姓了,他们要求去南边,去汉水流域的野蛮之地发展,希望通过抓到敌人部落头领这样的功劳,为朝廷开拓一片新天地,通过建功立业,回到天子身边。弃儿说,你们大家有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是不能操之过急,而要从长计议,要从全天下大局的大计出发。 但是熊丽他们决心非常之大,他们希望弃儿能够同意他们的请求。
熊丽他们说:“启禀大王,我们一些人前去开发汉水流域这样的南蛮之地,我们并不需要朝廷额外支付费用,只要大王与朝廷承认我们的行为是经过大王,经过朝廷同意的就可以了。”
弃儿听了熊丽他们的话,沉吟半晌,没有做明确的表态。毕竟向南部发展,是朝廷重大的问题,是要慎重考虑与全盘筹划的重大事项。
大部分人了解到,并明白了他们被裁撤的原因之后,他们选择远遁山野,并打点行装回乡了。他们享受起富有的军功生活,拿着弃儿为每一位周军军人发放的解甲归田补偿金,加上以前各人得到的赏赐,大部分人都过上了幸福的军功复员生活。
还有些人像箕子那样明哲保身,逃得远远的,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对的,朝廷总有要用人的时候,只要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
但是有些头脑不灵光的人,就是想不明白大周为什么要裁军。他们对回到军队,开始时乐观得上天。在家中待久了之后,迟迟不见弃儿召他们回到军中,他们又悲观得入地。当然这种人只有少数,不是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