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八卦哲学与《周易》
书名:鉴注周易 作者:稷田耕夫 本章字数:17269字 发布时间:2023-04-08

作为华夏民族先民伟大智慧的结晶,《周易》曾经影响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今天我以现代语言将之准确解读出来,将会使这种影响力在全球更大的范围内持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有文字与普通话可以作为沟通载体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已经变得非常容易与顺畅,但是我们的先民们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文字也没有通用语言,他们是怎样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又是怎样携手共同面对大自然的呢?刚开始,很可能是各种手势与比划,大家沟通不易。这时有人想,如果有一套简单明了,能让不同部落快速掌握的符号系统,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在结绳记事的远古年代,我们的先民们通过仰观天象,遍察地上万物,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并以符号记录下来,逐渐形成系统,这套符号系统逐渐演化成了八卦的雏形如河图、洛书等等。在我们先民领袖伏羲等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下,这些八卦的雏形又逐渐演化成了完善的记事系统《八卦图》。

相比地球上其他的民族,我们的先民们几千年甚至上万前,就形成了我们民族自己的这样一个以符号表示的原始哲学与记事系统,这是一件令我们后人深感自豪的伟大创举。先民们看到生生不息的各种物体,如太阳、月亮、星星、河流、人、动物与植物等等,它们是除了看得见的物质之外还由一些看不见的生命力组成的。因为这种生命力的存在,人、动物及植物便有了区别于物质的生命,我们的先民们就用符号”也就是八卦图中的阳爻来表示这种生命力。先民们又发现太阳、月亮、星星、河流、人、动物、植物这些有生命力的物体及各种没有生命力的物质等等万物是由一些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多到当时的人们不能完全认识,不可尽数,我们今天用省略号“......”表示,我们的先民们在结绳记事的年代,于是取意这表示很多中的一段,用符号“--”也就是八卦图中的阴爻来表示构成物质的元素。生命力与元素的来源分别用两个圆点表示,普遍认为是父系源源不断提供了生命力,是母系源源不断提供了元素。生命力与元素不同的多样化组合,便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这一现象在八卦图上用“表示,所有生命两者缺一不可,比如人、动物与植物没有了生命力便变成了物质,物质进一步分解成元素。生命多了可用元素就会变少,生命失去了生命力会成为物质最终会分解成元素,这个过程不断的往复循环,但世界上生命力与可用于构成生命的元素的总和是永恒不变的,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用符号系统表示的守恒定律。

我们的先民们应用了这个原理之后,又把自己能感受到的万物概括出来:最初的大地之上只有元素,古人用坤卦符号”表示,最为常见的是承载万物的大地及其他表示母性的物体;生命力初生的时候,如植物种子被种到地下或父系精 子进入母系与母系卵子结合被很多元素压在底下,最终生命会破土而出,这个过程或现象,就用震卦符号“表示,这种物质最为常见的是种子,在《周易》乾卦中这生命力潜藏的种子也被称为潜龙;只能看到生命力活跃,但看不到其中的元素的东西,就用离卦符号表示最为常见的是火、太阳等等,我们常说什么很火,也是因为这些人或事物生命力很旺盛的原因;而只能看见元素但实际上有看不见的生命包含于其内的东西或现象就用坎卦符号”表示,这种物质最为常见的是水为代表的液体;生命汇集很多,元素在其上看不到生命的东西就用兑卦符号“”,最为常见的是湖、海、江河与沼泽等等;生命汇集很多,元素在其下就用巽卦符号”,最为常见的是空气、风及我们万物生存的空间等等;生命之下元素很多,生命在于其上的物质或现象就用艮卦符号”表示,这种物质最为常见的是山;全部生命力的集合体则用乾符号”表示,最为常见的是永恒不灭的天。将以上内容综合起来,经过宋代邵雍等人归类用图形表示出来,并表示其产生的过程,体现在一张图上就是:

 

这张八卦图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哲学精华。这是一个包括生命力与元素的二元的哲学系统。这套哲学系统的运行原理通过各卦的变化体现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发展、生命的强盛、生命的衰退、生命力的延续。具体逻辑如下:

1、在古老的大地上没有任何生命的时期,大地上只有元素存在。这时地球就是坤卦的状态”;

2、通过天与地产生雷雨等各种阴阳交 合作用,古老的大地上获得了微小生命力(原始细胞等),这时生命非常弱小。这个时期就是震卦的状态”,用今天的解释就是一个无机物经过化学 运动转变为蛋白质和核酸,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生命现象的化学 运动,转化为生物运动的过程

3、弱小的生命通过很长时间(以亿年为单位)的成长与发展,吸收了大地母体的元素,地球上生命开始成长旺盛起来,并与同种生物的异性进行阴阳交 合活动并繁衍出下一代,这个时期就是离卦的状态”;

4、下一代生命开始成长,生命力由外而内,这个时期就是兑卦的状态如动物怀胎、植物结果

5、下一代生命力达到最为旺盛的时期,母体全部可用元素都被吸收利用,并繁育出后代,这个生命力最强的时期就是乾卦的状态”,至此父系母系的部分生命力就转移到了下一代之中,这个过程得到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人类的婴儿、动物的幼仔、植物的种子,故幼体柔弱,但生命力是最强的

6、种子等生命脱离母体,原母体父体生命力由旺盛而有所衰减,随着部分生命力离开构成生命部分物质转变成了元素,这个时期就是巽卦的状态”,这是我们所看到万物普遍的状态

7、生命力进一步衰减,又有部生命力离开,构成生命部分物质转变成了元素,生命力变得较为柔弱,这个时期就是坎卦的状态”,故坎是人们难过的一种状态,人们形容柔弱的女子为温柔似水

8、生命力进一步衰减,再有部生生命力离开,构成生命的部分物质转变成了元素,构成生命的部分物质转化成的元素垒成了大山,生命力变得脆弱,这个时期就是艮卦的状态”,这是老年的状态,看似强大,权力、地位、知识都达到了顶峰,但生命力微弱了,垂垂老矣

9、所有的生命力都离开了,万物回归到了元素的状态”,一个生命的轮回就完成了。通过多轮往复轮回与升华,这套系统就演绎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发展与生命力的延续。这套系统用来说明人类的生存繁衍活动,就是男女从出生、成熟,出嫁、结婚、生活、怀孕、生仔、壮年、老年、死亡到下一代重复并发展这个过程的活动。用来说明动物与植物也是类似的过程。

10、这个哲学系统在当时的先进性主要在于:区分了生命力与元素这两个生命的驱动因素,为社会注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提供了哲学依据;揭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这在几千年前的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它为我们中华民族认识万事万物提供了哲学依据。根据这个哲学原理,我们就比较容易解释后面具体各卦的符号系统了。如普遍意义上来说乾坤可以相对于天和地;在以畜牧业为主的商代,乾坤可以相对于种兽和母兽;在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周代,乾坤可以相对于种子与土地;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代表其他的父系与母系生物。故我们在《周易》中来解释乾卦,就要以培育种子来说明各爻的具体意思,而不能讲普遍性的意思,否则就会偏离周代以农业起家的特殊性。与此类似,坤卦就需要讲井田的内容,而不仅仅是讲广泛的大地品质。其他卦也是如此,需要紧扣周代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周易》。

这个二元系统表示的原始哲学,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导了我们华夏民族周代以前方方面面的行为。其原理为上帝、鬼神的存在提供了依据。根据这个哲学观,正常情况下,我们人类与各种生命都是生命力与元素组成的,但是在系统中,当生命力达到顶峰的时候,生命力是可以脱离元素而存在的。古人认为脱离了元素的生命力是存在的,具体到人,则是灵魂是可以离开人的躯体的,所以祖宗们去世以后生命力就不会消失,而是成了鬼神。而永恒不灭的天上万物也存在生命力强大的上帝,上帝的超能力是四时运行无误力量的来源,他们影响着我们人类,所以我们人类不能违背他们的意志。根据这个逻辑,我们中华民族上帝与鬼神也是由生命力这种在当时未知的物质所组成的。这套基于二元论的哲学系统,在唯心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宗教、祭祀与卜筮方面,古人认为通过祭祀活动可以让上帝与祖宗的灵魂感觉到,祭祀时通过活人充当的“尸”,祖宗也能享用到子孙后代的祭品,而通过卜筮活动也可以体现上帝与祖宗们的意志。

在唯物应用方面,首先应用于农业,农田休耕制,种子的培育,用不同动物骨灰改良土壤方面。主要是利用了元素与生命力相互转换的关系;其次应用于畜牧业,没有种马的马群与没有种牛的牛群是不能产仔的,没有公鸡的母鸡下的蛋虽然看上去与正常蛋一样但孵不出小鸡,故古人为减少粮食与其他饲料的消耗,有意识的减少公马、公牛、公鸡等等雄性动物的数量,但是一定会保留一定数量的雄性以延续所养殖动物的后代;再次应用于医疗,中医认为人生病了是因为生命力衰弱了,是因为缺少了某些元素或是因为某些不当行为造成的,故病人需要服药补充元素或通过行为进行调养。这是一套来自实践与通过观察升华而得出来的哲学系统,在远古科技不发达的原始时期,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与先进性的,它来源于实践是其影响力至今不衰的原因。

如果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沿着这套哲学系统走下去,那么我们与欧洲的重视宗教神明与重视科技探索的道路是会基本一至的,最终发展出来的结果也会与欧洲基本一致。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孔子等人的影响之下,走上了儒家的重德保民之路,发展的结果当然也就有了差异。

这个二元论哲学系统中的要素之一,生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被证明生命力是由特别物资(元素)派生出来的,这样生命力会逐步回归到元素之中,这样偏向于唯心的二元论哲学系统也就逐步演化成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哲学系统,而生命力与元素就可以看成是两类功能特性不同的物质。根据这个哲学系统,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就从单一的发展生产力,完美地过度到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生命力两个方面同时协调发展上来了。这样我们国家现在协调地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就有了完善的哲学依据。维持生命力与元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举例来说,应用这套哲学系统就能很好地解释在以前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而生产力发展到现今阶段,我们又可以放开计划生育了。又比如,以前在物质一元化的哲学理念指导下我们只重视发展生产力而忽视了人 权在内的生命力的建设,现在我们的哲学理念加上了这块,这必然促进人 权事业的发展,这将使西方国家在执政理念上与重视人 权实践中都找不出我们的任何问题。从宇观的宇宙空间来说,随着人类一步步的探索太空,我们逐渐会发现各种物理、数学原理来证明宇宙永不停息的运动是由一些物质的因素产生的。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与爱恩斯坦的相对论等等都为我们揭示了各种天体运动不止的生命力的来源。从微观方面,高倍电子显微镜的应用,让我们发现了核酸具有储存和传递生物密码的功能,DNA中包含了生命力延续的基因,还有其他的一些发现也说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意识是由一些特殊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与生物反应的结果。这样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前没有认识的事物逐渐被科技所揭示,我们古老的二元论哲学系统就很自然地演化成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系统。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系统相结合之后,将成为有中国 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成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对于中华民族及全球的影响力也将远远超过当时佛教进入中国时的情况。以富有中国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为指导的中国社会产生出来的活力,又会反过来影响全球,从而激发起全球人民的创造力,并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永不停息的动力。

这套古老的系统表示出来的意思,在古老没有文字的中华大地上,起着大家沟通与记录事物的桥梁,促使着中华民族向前发展,也被应用到华夏民族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巫师、占卜等等。一直到当今时代,算命、占卜,风水还是生生不息,可知这些应用功能的强大。

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成千上万年的这套符号系统,汇集了我们民族祖先们的智慧,是原始朴素的哲学理论。而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解读《周易》各卦时,因为生命力由物资(元素)派生的特性,发现两者之间道理相通,原理相似,很多卦词爻词都包含了一些原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并能够很好的对接上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随着我们华夏民族进一步的发展,中华大地上分化出了管理层,尤其是诸侯国上面有了中央政权,原始的八卦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者统治部落或原始国家的需要了,于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又将八卦又演化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表示的意思便构成了《易经》完整的符号系统。

六十四卦符号系统的哲学原理相对比于八卦符号系统的特点在于:

1、单一变化到复杂多样的变化,能够区分内因与外因,可以适应全方位管理的需要;

2、赋予了阶级性功能与管理功能,区分出决策层与执行层;

3、演化出全方位的能为统治者决策提供多方面参考的依据;

4、有些依据来自于上帝与祖宗的灵魂,这部分依据需要通过卜筮获得;

5、有些依据是通过以往的经验获得,这部分依据来自于对过去事情的总结,故我们认真解读《周易》各卦的时候,就会发现周公一直在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六十四卦符号系统体现了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形成了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特有的发展规律——有意识有组织的劳动创造价值。

据传说是大禹创造出了《连山》易,这也说明大禹是应用了六十四卦符号系统来完成天下大事的首领,大禹治水这样的事关整个华夏命运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哲学理念做指导是不可能取得全天下人们支持的,更不要说最后取得成功。同样是遇到大水,没有正确哲学理念的支持的欧洲人,坐上一艘大船就跑了。这样说来《易经》最初的作用便是我们先民们用于指导统治过程中各方面问题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据《周礼》记载,由大卜与筮人等神职人员掌控,并不为天子及少数重臣之外的其他人所知。从博学多才的孔子直至五十岁才第一次见到周代版《易经》一事中可以推断出《易经》在当时并不被士族阶层所看到,更不要说是普通百姓了。是孔子得到它后,才将其呈现于世人面前,并应用到民用领域,故没有孔子,我们现代人不一定能看得到《易经》。

自从孔子将其应用到民用领域以后,《周易》就打开了民用应用市场,并且在很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几千年来《周易》的语言基本无人能完全搞懂,它原本官方重视实践的应用,也就基本停滞了。后面取而代之的官方应用,就变成了经过孔子等后世儒家学者修改过,只讲仁义道德方面的学说了。

根据《周礼》的记载,《易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夏代的《连山》易,《连山》易的具体内容,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从《连山》易的名字可以推断出一点,就是夏代及其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中华大地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将分布在各个山系之间,不相互联系与沟通的各个部落联接起来,大家携起手来共同面对洪水等单个部落不能处理的自然灾难。远古传说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历史故事都反映了这方面的事情。这时期的《易经》以处理不同部族之间相互沟通的事情为首,从各卦的前后安排上也艮卦为首,反映的是大家相互沟通联系的重要性。

第二个阶段是《归藏》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中原地带,中华民族各部落基本联系到了。但最初原始的采摘、渔猎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人口生存的需要,于是以畜牧业为主业的商朝取代了以原始采摘、渔猎生产为主业的夏朝。这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取得更多的土地来满足畜牧业的需要,《归藏》易也以坤卦为首,反映的是取得土地用于放牧的重要性。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讲述他亲自去了周朝给商代遗民的封地宋国得到了《归藏》易的版本《坤乾》,也证明了商人的《易经》是以坤卦为首,土地与母性兽类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说明了在当时母性动物的经济价值超过雄性动物的特性。《归藏》易的一些元素在《周易》中还有不少的保留,如坤卦的“利牝马之贞”,离卦的“畜牝牛吉”等等这些都保留了蓄牧业特征的语言,都有可能是周公写《周易》卦词爻词的时候觉得这些夏商的语言也符合自己的意思,如是就保留下来了。又如比卦“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这里也引用了商汤网开三面以仁灭葛的典故;大有卦“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也比较适合商人通过发展贸易,取得财富,变得富有进而取得天下的事情。这都证明了《归藏》易在西周时期,周公他们也是比较熟悉的,也应该是一部有卦词爻词的《易经》。

商朝取代夏朝统治与周朝取代商朝统治的史料有太多的情节与人物具有脸谱化的相似性,有些卦用来解说商朝取代夏朝的统治过程也行得通,但《周易》主要还是讲周朝取代商朝统治的历史情节,故在解释《周易》的历史性时我只能以周朝取代商朝统治为重点来说明《周易》为历史著作的一面。

第三个阶段是《周易》。社会进一步发展,原始靠天吃饭的畜牧业也满足不了更多人口生存的需要了,于是有通过上千年摸索农业种植经验的周朝取代了以畜牧业为主业的商朝。这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已经取得的土地上种植出更多的粮食,反映的是优良的种子比土地更为重要。《周易》首卦便是讲乾卦,讲生命力,讲种子,这也象征我们华夏民族从此正式迈入了农耕社会。而以生命力为起点,通过生命力与元素的结合与相互转化,使生命生生不息,同样是符合我们古人的那套二元论哲学系统的。

现今世界上还存在对应《易经》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我们今天还能看到非洲的原始居民靠捕猎谋生,这相当于我们华夏民族《连山》易夏朝以前的部落时期;中亚部分民族以游牧业为生,这相当于我们华夏民族《归藏》易的商朝游牧时期;我国与东南亚部分民族以原始种植业为生,这相当于我们华夏民族《周易》的周朝到改 革开放前的手工农耕时期。以这些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为参照,我们可以推断出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前的生活生产方式,我们解读《周易》的时候,就需要参照原始手工种植的方式来理解。我们现在正处于从农耕阶段向更高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在中国共 产 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中华民族一定能进入到生产力更高级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并实现最高级的共产主义阶段。如周公在《酒诰》中所说:“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我们要能够按照上帝所规定的大德行事,时刻不忘记自己作为王家的人。”我们今天在党的领导之下,享受着党的恩惠,无论走到哪里都永远不能忘记报答党的恩惠与报效国家。可以看出《易经》本身的发展史,是符合在当时科学技术水平下的基本情况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科技进步,通过发展与演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相冲突的。

由于《易经》是远古时期最高统治者用于指导其国君与当时政府的工作符号系统,所以《易经》的六十四卦,便是国君在六十四种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与怎么做的行为指导原则,离开了个这主题的任何解读都是存在问题的。作为日理万机的最高统治者们不可能有兴趣成天关心大人与小人的事情,所以理解《周易》也要从古代国家管理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各卦卦词爻词的精准分析,并从中挖掘出潜藏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推断出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是周公于制作礼乐之后,还政于成王之前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完成了卦词与爻词。而组成各卦的符号系统,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其形成的年代,但是根据文王被囚羑里而演《周易》的历史记载,我们可暂且认为是文王在此期间最终确定了《周易》的符号系统。

总结起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一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周易》是周王朝的工作手册,并且是全方位,立体思维,有六十四个维度的工作手册,是当时西周王朝的行动指南,也是在当时技术水平下科学认识的工具。每一卦都会讲在天子管理过程中要处理的一个类型的事情,抛开周公穿插在其中的历史语言,它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六个爻则是从六个不同的角度或事情发展不同阶段对该类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给国君提供国家层面的参考意见。其内容从最重要的选育种子开始,到最后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方面面都有反映,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面面俱到。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后面吕不韦主导编写的《吕氏春秋》有点类似,但《吕氏春秋》没有《周易》这么全面详尽地反映了当时周王朝的世界观与方法 论。

其次《周易》是一本诗集,《周易》的每一卦用词精练,韵味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卦便是一首诗。很多卦的用词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让人读后很受感触,引发共鸣。这点也为后面说《周易》是周公写给成王的家书提供了部分证据。因为普通史巫解说的卦词爻词不会这样富含感情在里面。

第三《周易》是一本卜筮之书,在三千前年的古代,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力量十分渺小,我们华夏的先民们,对于很多事情并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只能顺从天意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人们不会有怨言,总体来说对于当时的统治阶层是有利的。并且当时的统治者为此做足了功夫来保证卜筮的结果对他们有利:1、商人贵族纣王叔父箕子见周武王时,他给出来的《洪范九畴》就提出“明用稽疑”与“念用庶征”也就是说要明智地用卜筮来排除疑惑与用心考察各种征兆,占卜只是一个用来决策的工具。如果结果有利于天子要做的事情就用占卜,不利于天子要做的事情就放弃占卜,最后还得依据各种征兆来决定要怎么做。2、孔子在《中庸》中也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shī)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诚如神。”简单直白地来说,君王的意见,负责卜筮的人必须知道并根据君王的意向对卜筮的结果进行解释,这样出来的结果必定有如神助。3、并且在方法上也是有选择的,《洪范九畴》还说“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三人占,则二人之言”,也就是说碰到大疑问的时候君王自己先想,想不清楚再问卿士,卿士也不清楚再问百姓民心向背,百姓也不知怎么样做再去卜筮,卜筮的时候由三组人负责,根据两组人的意见决定事情该做与不做,怎样做。这些负责卜筮的人常年跟随于君王身边,卜筮之时君王想要什么结果,他们基本是知道的。根据《周礼》记载他们的卜筮结果是要被记录的,如果他们总是与君王作对,恐怕饭碗是保不住的。如果三组人之中,实在有一组人不知变通,只要另外两组人还能明白天子的意思就够了,这样一番暗箱操作下来,君王得到结论:他的行为是上帝所要求的。至此,我们也应明白卜筮在古代是怎么样一回事了。我们明白的事情,周公更明白,对于有把握的事情,成败决定于执行人的事情,他老人家并不依靠卜筮。从履卦上九爻,“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及巽卦九二爻,“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的爻词上反映出古代的管理层也是先完全详尽了解事情各个方面的细节,制定出周到细致的方案再行事的原则。决策即使用巫,巫也排在史之后,只是决策参考的一个方面,但显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蒙卦就更明白地告诉人们请求上天保佑谷物种子顺利发芽、成长、最后丰收是需要的,但是人们不能一味请求上天保佑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周公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做好自己各个步骤的本职工作,才是农作物丰收最为可靠的保证。又如益卦上六爻:“有孚惠心,勿问元吉。 有孚惠我德周公很直接地就说了只要君王诚心为百姓着想的事情,不用占卦问好坏,去做就是了,是成是败,百姓都会感谢君王的大德的。再如革卦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国君实行变革这样有利于民的事情,不用占卦问好坏, 只需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武王伐纣之时,在天下诸侯众目睽睽之下,没有暗箱可以操作的现场,连续占卦都是大凶之兆,周人君臣都面面相觑的时候,深明八卦原理的姜太公将蓍草与龟甲从神案上扫落到地下,踩在脚下,并说蓍草与龟甲这些破东西,知道什么是吉什么是凶呢,进而力劝武王伐商,并一举击败商纣王的大军,迫使纣王自 杀而亡,推 翻了商王朝的统治。《史记》记载“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都说明占卦在古代都是靠不住的,现代的人还拿《周易》作为他们占卦的宝典,不是很滑稽吗?“殷人尊神事鬼,周人敬天尚德”,从周代 开始,我们民族就走上了“重德保民”的道路,也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德治传统、礼乐文化的民族心理,使我们中华文明有别于欧洲、日本等等神权文明,并几千年来一直走在他们的前面。当然认真学习了《周易》,并将其基本原理搞懂,用《周易》的知识开导身边遇到困难的人,给予他们信心,将他们引向正道,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秦穆公在《秦誓》中所说:“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我暗暗地思量,如果有这样一位忠臣,忠实诚恳而没有别的本领,但他心如止水,厚德有容。人家有本事,他高兴;别人品德高尚如同圣人,他也高兴,有如自己具有圣人般品质一般。这样的人,心底无私天地宽,有这样的贤臣相助,我们国家一定能够子孙臣民幸福,受其福祉。”当代学好《周易》的人士能够修身养性,并通晓《周易》中所讲的大道,在国家众多成功人士希望事业永续发达的今天,做一介秦穆公所求的介臣,并引导这些成功人士爱国爱民,诚心接受国家的管理,让他们不要时时想起转移财产到国外或是做出其他不符合大德的事情,则是于自已、于他人与于国家都大吉的事情,远强于对《周易》不求甚解,但以《周易》为幌子去骗人钱财而以身求小得,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第四《周易》是一本将八卦哲学原理广泛应用于农业、历史、政 治、地理、科学、法制、教育、文化、经济、军事、哲学等等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教科书。正是由于这点太过优秀,《周易》才成为了儒家、道家与佛家共同的万经之首,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大道之源。历史上各种能够靠得上的职业人士,如算命的、看风水的、占卦的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理论源头,发展出各自的理论依据。现代人也有将其原理应用于企业管理,如《周易》卦词中常用到的元亨利贞就比西方管理学的PDCA过程管理理论与包括开始、成长、成熟与衰退四个过程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早了几千年。还有成本管理理论、过程控制理论、危机管理理论等等这些现代管理理论如果一定要找到他们的源头在哪,《周易》一定是他们的答案,那么周公也就是他们理论当之无愧的创始人了。但是无论我们怎么样将《周易》应用到生活、生产、管理与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应用的场景只是《周易》这颗大树上派生出来的一些枝叶,他们其中任何一个细枝都不能代表《周易》本身这颗大树。虽然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认识结构有所不同造成的,但是通过本书的解读,《周易》是一部历史巨著、哲学巨著、军事著作与管理学著作是可以肯定的,更是一部集历史、哲学、农业、宗教、考古、文学、科学、管理、军事、教育、地理、外交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

第五《周易》卦象上下结构分明,上卦多与王朝天子有关,下卦多与诸侯百姓有关。通过上下两卦的组合分析,基本能够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及本卦要讲述的内容。这点可能与文王被囚羑里七年之久而演《周易》有关,文王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用了七年的心血研究,故能做到用符号就能大概表示出卦爻的意思。但我们今天拿到的《周易》既然周公都已经将每一个卦与每一爻加上完善的卦爻词了,有了卦爻词的帮助,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周易》,我们在这里就不去探索文王在《周易》用卦爻来表示意义的方法了。但是在解说每一卦的基本意思时,我将在各卦注释中把上下两卦组合表示出来的基本意思加以说明,以供读者参考。

第六《周易》还可以理解为周公还政于成王前夕,写给周成王的一封家书,也是一部姬家人的简史。这封家书从回顾周王朝先祖后稷从事农业选种育种的乾卦开始讲起,前后讲述了周王历代先祖各种创业的不易到文王武王推 翻商纣王统治,再到周公成王平定各种叛乱的过程,最后周公告诫成王要从将小事做到完美做起,不要因过小而为之,不要亲近小人,也不要走商纣王因酒失国的老路。这里面的历史脉络清晰,前后有序,故也称得上是一部姬家人的简史,也是一部有关西周早期集农业、政 治、经济、文化、法制、变革、改 革、军事、宗教、礼制等等方面为一体的的历史巨著,是以后研究西周历史的学者绕不开的一手资料。当然《周易》中的这些历史事件是有别于纪年史的,只能提供一个脉络,不能当作精准的历史,但可以为写历史书的学者提供一个不错的参照。因为周公与周成王的特殊又复杂的关系与时代背景,周公写这封家书时周公很快会还政予成王,但成王年纪尚轻,天下也不太平,作为叔叔的周公总是放心不下。除了《尚书》收录的《立政》、《多士》、《毋逸》等篇劝诫之作外,周公又将《周易》原本不是很完整的卦爻词的注释了一遍给成王,其中遵循的原则为:1、文王原本上下两卦符号系统所表达出来的意思;2、国家管理的普遍性原理,从选种育种到军事、日常工作等等各方面国家管理的原理;3、周人历代祖宗到文王武王的创业史,最后到周公成王的平叛史,这些姬家人特殊的历史。这三条线始终平衡又交叉地叙述着周公的内心世界。周公作为成王叔叔在文中谆谆善诱;作为臣子处处小心谨慎,处处不逾礼制,很多地方不用说教而是多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做比喻而说明道理,这其中很多是来自夏商成败的故事与道理,更多的卦爻词是来自周公自己随父兄创业与成王共同守业的人生经历的总结。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拿到的《周易》是一封周公的家书,我们今天解读的也是周公以《周易》为载体写给周成王的一封劝诫之书,周公可能还会在面圣时当面解说其中的内容,所以很多内容他不用写得那么清楚明了。这就给了后人解读《周易》时很多想象的空间,不同的人解读有不同的答案,而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解读也会有不尽相同的结果。

由于周代重视农耕,周公贵为王子、摄政大臣,实践经验丰富,尤其却对农业生产的现场非常了解,对农业生产的技术相当的精通,对过程细节把控相当的到位,《周易》中很多卦词爻词尤其是从乾卦到需卦这前面五卦都以古代农业耕种的现场细节为例来阐明其中的道理。周公是个伟大的理论家又是一个优秀的实践者,这对于古代阶级分明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是《周易》几千年来未被脱离了生产现场的读书人完全读懂的根本原因所在。历史上由于底层农民阶层的子弟真正干过农活又读好书者不多,没有机会全面解读《周易》,即便有也难于突破当时孔孟之道的认知;而以孔子为代表的贵族阶层,没有深入体验农耕方面的事情,不可能象周公那样深知其细节,他们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很多卦词与爻词仅从字面上来解读很是令人费解的,甚至是理解出与作者本来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事情。是故孔子及其后代儒家学者以孔子的名义写了十冀也没有说清楚《周易》全部意思是什么。同样儒家几千年来也没有完全将卦词爻词准确地以各个时代当时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基本上是以拆分符号系统中每卦中的每一爻来说明意义,也就是以每一卦自身的每一个肢体来解说明整个身体的意思,这样不免有些牵强,有些盲人摸象的感觉。孔子后面的儒家学者如董仲舒、王弼、虞翻、孔颖达、朱熹、邵雍、王夫之等等也解读过《周易》,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他们与孔子一样的阶级家庭背景,导致他们遇到《周易》前五卦时也与孔子一样没有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但周公又讲得非常地隐晦,故他们的解读也不能超出当时儒家文人的认知。前面五卦的方向错了,对后面各卦的解读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另一方面,孔子重视“仁义礼智信”,故孔子的解读也有意引导世人向仁义道德修养的方向去了,也有意舍弃了其他方面的内容。他老人家在整理《周易》和授业解惑的时候,就只讲周人先祖后稷、历代祖先、文王、武王、周公、成王他们高尚的一面,以图树立他们是讲“仁义道德”的楷模,用以促使当时的统治者都以他们为榜样来讲“仁义道德”。他老人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仁义道德”并不是周公卦爻词内容的全部,被他老人家舍弃或遗漏的那部分内容也需要解读出来,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如讼卦中表示出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原始表达,就表明周人的天下不是靠讲“仁义道德”用口水喷出来的,也不是靠垂垂衣裳讲讲礼仪而来的,而是周人通过发展实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对于我们今天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及如何与西方列强竞争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当然孔子是伟大的,这点不容任何人否认。他老人家通过读《周易》在内的《易经》,能从中悟出最为关键的也最为重要的道理。这些道理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贡献不能磨灭。尤其是他老人家从《周易》中提炼并升华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两千多年来,如一座灯塔中永不熄灭的两把火炬,指引着我们中华民族顽强的步步向前发展,也吸引了周边不少的民族主动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来,并让世界其他民族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况且孔子通过读《周易》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道理远远不止这两句话。而我们民族的另一个圣人老子,虽然没有解读易经的专门著作,但他老人家写的《道德经》中的很多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八卦图系统与《周易》卦爻词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还是毛主 席说得好,“俱往矣”,解说《周易》这种重要传统经典名著的事情不能停留在古人的层面上,我辈当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史命。

我们今天难于看懂《周易》,主要在于现代的语言环境与三千年前周公最后完成《周易》卦爻词时候的语言环境相比较,有了巨大的变化。用今天的语言去理解三千年前古人所讲的语言,确实不容易。非常幸运的是本人家乡湖南省桂阳县流峰镇一带的地方语言中还保留了一部分先秦古音,这些古音提供了对“包”、“蛊”、“姤”、“它”、“夬”、“噬嗑等等相关字词的理解,与这些字词相关的词语,用家乡先秦古音比较容易准确了解它们在《周易》中的意思。如我家叔叔小时候长得比较强壮,所以老一辈的人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夬夬”;而我家表哥生下来就比较瘦弱,所以老一辈的人们给他取了外号叫“姤姤”;人与动物胎盘叫作“包衣”;种子发芽叫作“开包了”;蛇叫作“蛇盎”;打人叫作“给他一顿。对于原产于我们国家小小个的西红柿,家乡的先秦古音叫作“桂杞辣”,在记忆中这些长着瓜辨的小个西红柿成熟之后就会自然地掉落到地下,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瓜熟蒂落的直观感觉,这样通过“桂杞辣”便能准确理解以杞包瓜的意思。当今我们看到的南瓜、冬瓜、西瓜等等这些常见的瓜果成熟之后,是不会掉到地下的,它们直到瓜藤枯萎了,瓜蒂与瓜藤都是相连着的,人们想要找到瓜熟蒂落的感觉就只能凭想象了。很可怕的是随着农民大规模进城与普通话的影响,能够理解远古意思的这部分语言也正在消失之中,一些古老的叫法正在被普通话所代替,如“桂杞辣”这个名词,90后的人基本就不知道为何物了。同样《周易》的一些语言环境也随着这些远古的农业生产场景正在渐渐的消逝中,过了这十几年后,国家实现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取代人工生产,能够理解古代原始人力农业生产的人基本上就自然的消失了,《周易》中的这部分语言就会成为真正的天书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每个尚且能够理解这些古老的语言并懂得这些生产场景的人都需要站出来,将《周易》中的这部分语言以现代文读出来,并以现代文加以重述,以挽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中的这部分内容,因为这些才是我们民族真正的文化。

其次在于《周易》包含的范围太过广大,涉及天文、地理、音乐、军事、农业、管理、考古、哲学等等多方面的内容,超越了很多现代学者的感性认知,尤其是新高考文理分科之后培养出来的专业型人才的认知范围。只有一个或两个领域范围知识的专家学者很难全部理解《周易》众多专业跨界的问题,这也使单一学者写出来的解读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遗漏。

第三在于自孔子之后,历史上太多的文人型学者解读过《周易》,他们的解读给予了后面读《周易》的人很多方便与帮助。先贤孔子解读过《周易》之后,几千年来孔子接近神化的圣人地位,使后代的学者读《周易》时必然加上孔子的理解,必然加上十翼,这样就形成了层层的竹笋效应,要了解《周易》,还得自己先融会贯通再将孔子及后代儒家学者的加上去的理解一层层地剥下来,才能见到最后的真经。例如今天大多数读者在读乾卦时就很难走出《周易》的迷宫,这样必然去参考《彖传》、《象传》、《文言》等等十翼的文献,由此就走上孔子给他们铺好的“仁义礼智信”中庸学说的道路上去了,因为相同的文人特质,能走回来的人少之又少。从存世历史著作来看,军事家孙武对《易经》的理解最为透彻,故他老人家写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易经》的大智慧。儒家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将有生命力因素的八卦二元论的哲学系统理解成了没有生命力因素的阴阳二元论的哲学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儒家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指导封建王朝的执政统治,从而使我们中华民族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缺乏了对生命力的探索,并由此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这是典型的哲学理论研究脱离生产实践所造成的恶果。尽管后面的儒家学者王夫之等人试图将阴阳二元论哲学完善,提出了理与气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比较接近现代的唯物主义观点,但是将近200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终究为时太晚了。当我们孔子的哲学原理传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那里的时候,谈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不通过阴阳交 合就无性生殖的哲学原理,人家觉得太肤浅幼稚,并且严重脱离生产实践,是一套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哲学系统,从而被批评得一无是处。将近200年过去了,也没有新儒家学者能站出来反驳黑格尔并维护孔子的光辉形象。同样以儒家阴阳二元论哲学原理为指导的封建社会旧中国,与以重自然科学探索的哲学原理为指导的西方国家相碰撞时,结果只能是被人家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以至于原来讲孔孟之道的信徒又全盘否定自己祖宗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并走上全面西化的道路,最终的结果是西化不成还丢失了原本一些合理的东西。相比西方哲学体系,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很失败的旧儒家学说是不可能救中国的,只有马列主义的学说才是使中国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可以说中国共 产 党为什么能长久执政并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发展的道路,并不是新儒家嘴中所谓的国运带来的,而是中国共 产 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先进理论指导执政与全国人民艰苦努力创造的结果。以具有中国 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的新中国建设是现代中国真正走上了重视生命力与生产力全面发展的康庄大道,使我们国家的人 权事业、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一步步赶上并超过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而西方国家目前所坚持的存在即合理的人本主义哲学理念,正在使他们失去发展的动力,同时科学的发展证明上帝并不存在,使普通民众失去了精神寄托,这两者共同导致了西方国家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如国家负债过高导致不劳而获的高福利政策不能持续;失去发展空间与精神寄托的西方民众同性恋、吸毒、枪击、抢劫等等这些会导致生命力衰竭的现象正成为西方国家的常态。执政哲学理念的错误,使他们经济政 治体制的改 革徒劳而无功,即使他们暂时在少部分高科技领域的领先也不能阻止西方国家整体走向衰弱的趋势,进一步导致他们治理失灵与无法解决的问题成堆。这种由哲学理念错误产生的人祸,并非几千年前的大水所产生的天灾,用一艘诺亚方舟恐怕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了。我们全民只要坚持在中国共 产 党的正确领导之下积极努力工作,静静地等待着西方国家自己在存在即合理的人本主义哲学原理与不靠发挥民众积极性只靠技术进步创造价值的原理指导下的社会从内部产生的变化,我们就有机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他们楼榻下去的那一天。

习大大提出来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是我们想要占取西方的便宜,反而是体现了我们作为新兴大国的责任担当。

第四在于历史以来人们对于《周易》的误解,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多数人认为,它只是一本讲玄学甚至算命的书,而非一本来源于实践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很多过去或现代的学者,也故意以高深的姿态,讲一些或多或少凶险的预言,来证明《周易》的玄妙神奇,导致人们对它的误解更深。当然了,人们每次跟着他们算过命,发现十有八次不准或者似是而非,他们所谓的预言也是故意在事件发生之后,找出很多年以前说过的成千上万句的很多话中有那么一两句算得上是对的,而将不对的不提。人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之后,也会哈哈的大笑而去了。邓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东西,终究成不了真理。

第五在于历史上与当今部分学者将之拔得过高,认为《周易》一本是讲宇宙大道的书,是宇宙中唯一的最终真理,一部《周易》就可以解决过去与现实中的一切问题,从而讲得玄乎其玄,并以此为依据,各种唯心主义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网络,并正在毒害我们年轻的一代,有否定我们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的趋势。这是不正确的,我们邓公说过“发展才是硬道”,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华人的社会也不能停留在远古的周代。对于我们今天看到的《周易》作者周公旦,我们要承认他是一个伟大的政 治家、军事家及拥有其他高尚头衔的先知圣人,但不能将他老人家说成无所不能的人。我们不能将周公在科学方面的贡献说得比西方的牛顿、爱因斯坦等等与我们国家的钱学森、袁隆平等等各条战线上杰出的科学家们还伟大,否则别人会认为我们太过神话,不切实际;而我们自己也会处于一种唯心主义虚幻的自负当中。

历史已经证明复古主义是救不了中国的,有中国 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才是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唯一正确的道路,经历过很多事情的中国百姓眼睛是雪亮的,看得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几只蛤蟆的叫声不可能动摇国之根本。

我今天尝试着从《周易》的卦词爻词原文入手,理清它的哲学理念,还原它的语言环境,尽量地去了解周公的思维,参考儒家十冀等历代学者的解读,希望解读出一本与传统解读有同但存异的《周易》,以方便以后的读者阅读《周易》。

我们当今处于国际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面对国际上各种势力重新洗牌的时局,我们首先要树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大有卦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其次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豫卦让我们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让世界适应我们作为大国、强国的存在,并让尽可能多的国家理解并靠近我们。用习大大的话说就是我们要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来。

如何以我们自己的行为准则处理国际问题,我们的先知周公三千年前写的《周易》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参考。通过认真解读之后,周公在三千年前总结出的诸多宝贵经验,今天我们读之,觉得还是真理,不会感到困惑,这些经验应该对我们当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不小的参考价值。现在海峡对面的政 治势力与国际上有些国家想与我们玩的游戏,我们的先民们在几千前就已经玩过,在古老的《周易》面前,他们还很显幼稚,故在文中也对这方面适当做了一些点评,以供参考。

本人作为学识与见识浅溥的乡野村夫,并非科班出身,站出来写点自己的见解,也算是为《周易》的正确解读尽一份绵薄之力了,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专家学者们,广大的读者们,多多指正,多多包容。

              

                             ---------稷田耕夫--------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鉴注周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