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各式宇航服
书名:陪着哈雷去远航 作者:南洋咖啡 本章字数:2767字 发布时间:2023-04-15

陈明新附和说:“水是公司最重视的东西,对水的保障要求十分高。”

卜小云接着说:“基地的水平常取自极区,不仅可以在月球上直接获取水,而且基地也建有一个蓄水塔满足不时之需。明天离开基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高耸的蓄水塔。

“不仅如此,在月球轨道上的太空站也储存了一些水,紧急情况下可以投掷到基地。请大家放心,无论是食物还是水,我们都做了充分的保障,保证大家的安全,是公司的最高原则。”

游客们对卜小云的回答十分满意,但仍然不能阻止他们的好奇心。游客接着问:“氧气呢?在月球上缺氧,想想都让人害怕。”

卜小云从容不迫的回答说:“基地的氧气供应是生命保障系统的一部分,在月球上的氧气来源,和水一样,同样有着多重保障。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月壤和岩石加热熔融获得氧气。另一面,可以用月球上的水分解获得氧气。”

一位游客提出了终极问题:“这些都需要能源,能源怎么保障呢?”

卜小云微微一笑,“能源,在月球上,能源是最放心的东西。月球没有大气,接收到的太阳能比地球强得多,光光太阳能就足够基地一切的需要了。而且,这么多年的太空活动,太空核能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大到空间站、太空飞船,小到月球车、无人探测器,都广泛使用,既安全稳定,又不断小型化。基地就装备有多台太空核能发电机。”

游客们满意的频频点头,参观完整个基地设施,特别是听了卜小云的解答,可以安安稳稳的在基地睡一个好觉。

解决了安全的担忧,他们终于把注意力放在了月球旅行一些新奇的东西上面。

有游客问:“月球车真的像宣传片里那样酷吗?我们可以参观一下吗?”

“当然可以。”卜小云脱口而出,才意识到自己说快了。

月球车并不在基地的居住舱里,而是放在外面空旷的月面上,要看月球车,必须穿戴宇航服出去才行。她赶紧改口说:“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恐怕不行。”

“为什么呢?”游客反问道。

“月球车都停在基地外头。”卜小云解释说,“出去得穿宇航服。”

游客问:“那我们可以参观一下宇航服吗?”

“这个当然可以。”这次她顿了几秒才说出口,“基地里就有一个太空用品展览室,里面就有最新的宇航服,往前走就是了。”

来到展览室,各式各样的宇航服挂在橱窗里,饶了大半个展览室。

卜小云边走边介绍说:“自从1961年前苏联尤里·加加林第一个穿着SK-1的加压宇航服进入太空以来,宇航服已经发展出了六代。”

她指着一个像潜水服模样的橘红色衣服,“这就是加加林穿的第一代加压宇航服,SK-1。”

“这么简陋,就像一个水电工服,多了一个头盔,能保证安全吗?”游客对第一代宇航服的样式感到惊讶。

“勉强可以吧,”卜小云微微一笑,“确实是相当简陋,据说只配备了最简单的生命维持系统和加压设计,但已经很了不起了。此后的宇航服,虽然功能和款式越来越多,但都延续了第一代的设计思路。”

游客问:“这宇航服是什么材料呢?看着跟普通衣服差不多。”

卜小云介绍说:“这就是尼龙纤维,现在还是我们衣服的主要成分的尼龙纤维。”

“难怪看起来这么像。”游客感到惊讶。

卜小云继续介绍说:“这套看起来更加复杂笨重的宇航服,同样是前苏联的发明,也归为第一代宇航服。与橘红色的那套相比,这套内置了一个氧气包,可让宇航员在舱外活动45分钟。1965年,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正是穿着这套衣服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

少数游客发出感叹:“前苏联在太空领域确实领先,那么多个第一都是他们创造的,怎么就突然落后美国了?”

这是一个一时半会难以解答的问题,大家都没有接这个话题。

来到标识第二代的宇航服前,卜小云介绍说:“这是美国的第一代宇航服,也是人类的第二代宇航服,俗称阿波罗战衣,正式名称叫双子座宇航服。”

“为阿波罗登月而设计的宇航服吗?”游客问。

“是的,就是登月视频里的那一款。”卜小云点点头。

“这条长长的管是做啥用的?”游客对宇航服在胃部所在位置上连接的一条橡胶管感到好奇。

“这个叫生命支持管。”卜小云说,“就是通过这条管向宇航服内提供氧气,全长只有七点六米,这就意味着宇航员穿上它,只能从舱口走七点六米。”

“这太不方便了吧?”游客说。

“这是一个过渡品。”卜小云点点头,“这种设计确实有重大缺陷,很快就被替换为背包式生命支持系统,就是左边这个,后面背一个长方形的包,后来的宇航服都是类似的设计。”

她接着说:“这是第一套具有完整自支撑系统的宇航服,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宇航服之一,但是却很重很重,谁知道它的重量是多少吗?”

“一百斤?”

“八十斤?”

“五十斤?”

有游客尝试回答。

“一百斤、八十斤、五十斤,现在看来都很可怕。”卜小云露出浅浅的微笑,“但当时记录的重量是九十公斤,就算在重力很低的月球上,宇航员穿上这身衣服,随便走几步都得大汗淋漓。”

“一百八十斤,这也太重了。”

游客们对这个数据十分讶异,即便对总重量仅二十斤的最新款宇航服,他们都觉得重了,实在难以想象快二百斤的衣服穿在身上是什么感觉。

“还有更重的。”卜小云指着橱窗内的另一款宇航服,这款宇航服看起来像是阿波罗战衣的放大版,特别是背后的背包差不多大了一倍,“这是第三代宇航服,它由坚硬的保护壳和内置的冷却服组成,最大的进步是大大增强了生命支持系统,可以提供八个半小时的氧气支持。当然,也大幅增加了它的重量,总重量达到惊人的一百二十公斤。穿上这身宇航服,相当于身上背着两个成年人。”

“穿上这个,还能活动吗?”

游客们感到不可思议,增强生命支持系统是为了延长舱外的活动时间,但却给宇航员带来更大的负担。这就像本来限一个人在泳道上游一个来回,是十分轻松和惬意,现在技术改进了,允许你游三四个来回了,却要让你背着两个人一起游。

“所以以前的宇航服只能给精挑细选、身强体壮、经过专业训练的宇航员使用。”卜小云说。

她接着说:“在太空旅游业兴起前,一百多年来,总共加起来也就只有一千多个宇航员穿着这身衣服上过太空。大家真是赶上科技发展的好时候,就算是在十几年前,普通人登上月球旅行,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游客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正如迭代加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宇航技术的大突破,也就是这十来年的事,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停留在科幻小说描述里几十年的情景,仿佛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下子都变成了现实。

卜小云继续介绍说:“这是第四代宇航服,叫做生态服,也就是从这一代开始,宇航服不再是看起来非常庞大和臃肿的样子。这种生态服由镍钛记忆合金组成,像人体皮肤一样包裹着身体,特殊合金纤维产生的压力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取代了以前的气体压力,穿起来要轻松舒适得多。”

“这个有多重呢?”游客们十分好奇。

“四十多斤,差不多是现在宇航服的两倍。”卜小云说,“之后的第五代,以及现在正在使用的第六代,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升级,主要是在重量上和柔软性上的改进。”

看完宇航服,卜小云继续向大家介绍展览室里的其他展品,包括了航天飞机模型、登月舱、月球车、月球基地模型等等。

走完展览室,基地参观行程也就到了尾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陪着哈雷去远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