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书名:鉴注周易 作者:稷田耕夫 本章字数:6502字 发布时间:2023-04-12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周易卦爻辞原文

: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注释:

乾字本义上出,从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植物随着日出日落,一年四季不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运动不止,是天底下最有生命力的代表。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有龙才具有这样的特性。龙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神物,龙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龙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准时登天,秋分准时潜藏。自然界中最符合龙的这个特征的是谷物。谷物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成熟并开始潜藏,冬天继续潜藏等来年春天。通过我们对乾卦爻词进行认真分析,乾卦的元,亨,利,贞也就是讲谷物在内的生命从出生、成长、收获到如何收获种子,以延续生命力的各个阶段的过程。结合周朝以农起家的历史,乾卦又是特别讲我们人类最初从自然界选出可食用的种子,并培育出更多可供栽种的种子的过程。选种育种是农耕人家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农耕社会一切计划的开端,故《周易》从乾卦开始。

潜龙此处是讲尚未萌芽时形态的种子,也泛指其他形态的胚胎。根据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玉龙、青铜器上的龙纹,如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及青铜器上的夔(kuí)龙,很多都是胚胎的形态,而不是我们现代人印象中长有双角及四个爪子,张牙舞爪长条形态的龙。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在古人的哲学里,胚胎形态的龙才是生命力最好的强者。故龙,在商周时期也是指比其他同类更有生命力的个体,如《周礼》记载:马高八尺以上便称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而具有超强生命力被人们寄托了满怀希望的种子,区别于普通的粮食,在乾卦中被称为潜龙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直到今天我们还经常将优秀的运动员称为种子选手。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其意思就是富有顽强生命力,非常优秀民族的后人。勿用,不要吃掉了,西周时期,天子对选种的事情都是亲自过问与把关的大事,《礼记月令》记述季冬时节:“令告民,出五种。”命农官布告人们,挑出五谷的种子。另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内宰在孟春时节要告诉王后率领六宫的妃嫔选择各种谷物的优良种子呈献给天子,故周公说潜龙不能当作普通的粮食用掉了。

见龙田,利见大人此处第一个见即现,出现的意思;第二个见,为见到,与现代意义相同。龙,指富有生命力的载体,此处是指谷物的秧苗。大人,负责掌管种子培育的官员,也可以是当时的天子。到蒙卦的时候还会讲,天子为了全年谷物的丰收都会到宗庙中祈祷,可见当时的天子是多么重视谷物的正常成长。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处的君子,并非指人,而是指谷物秧苗在何地、何时都努力生长有君子般的优秀品质;乾乾,植物生长时,努力吸收阳光水分时的样子;惕,通易,变化;夕惕即前一天晚上变为下一个白天;若,语气词,但与夕惕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一天过去了,天天如此。

在渊或,有时;跃,跳跃,长得快的意思;在渊,不能从字面来理解,此处的意思是秧苗有时长得慢,贴近地面水面的形态。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不是我们现代人意义上的飞龙,从出土的商周时代龙的形态来看,龙是很短的一种生物,如我们常见的玉猪龙,原型为胚胎的形态,此处指用种子培育出来的新种子。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舍人每年按时将各种谷物的种子悬挂起来风干,以供来年春天把这些种子呈给天子。为什么将谷物种子悬挂起来,除了这样可以保证种子不变坏之外,还同商周时代纳贡制度有关。据《尚书禹贡》记载:“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zhì),三百里纳秸,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王城外五百里的区域属于甸服。相距王城一百里者,将割下的庄稼贡来;二百里者将庄稼的穗头贡来;三百里者,将谷物脱去谷壳后贡来;四百里贡粟米;五百里者贡稻米。”可以看到从这些上贡来的谷物中,用第一种做为种子最为合适:第一可以看到植株是否健康;第二便于选择颗粒饱满的谷物;第三便于风干保存。这样一串串的谷物悬挂在屋檐之下,是不是象一条条西周时代的龙飞在天空?到来年由王后率妃嫔将它们优秀的种子选出来进献给天子,利见大人啊!而将种子悬挂起来用于来年种地,想必现代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人还见过。

亢龙有悔作物过于成熟容易掉到地上不易于采摘与保管,要及时的收获。

见群龙无首这是种田选种的农民知道的事情,种子粒粒饱满,大小一样,才是好的种子;如果有的大,有的小,不均匀,并不是理想的结果。老子也提出不为自大,不为天下先,各方面均衡地发展才是最好的。种子作为潜龙,每粒都饱满,也合乎道的要求。我们将来要看比卦上六爻“比之无首,凶。”就可以知道,任何领导集体一定要有绝对的核心领导人才是最好的,人民群众需要杰出人物,每一个集团、政党、阶级、国家都要通过自己的领袖才能组织起来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国泰民安的好日子是因为有英明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努力拼搏的结果。中国历史上那些军阀混战群龙无首的时代,人们生活都是身处水深火热,暗无天日,苦不堪言的。所以周公在此处讲群龙无首,他老人家并非讲是不要领导核心,诸侯可以各自为政,不听中央号令的意思,而是讲种子大小均匀一致,饱满而富有生命力的意思。其实孔子在《礼记哀公问》中也讲:“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国家元首是国家的领头人,百姓的主心骨,更是群龙之首。

 

译文:

乾:做好种子的播种、成长、收获、保管并让生命力延续四个过程的管理,就是乾卦的意义所在。
初九:从野外采摘回来满载希望的优良种子,不能当作普通粮食吃掉了要用于培育更多的种子。

九二:种子已经发芽,谷物秧苗长在了田野之上,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如向国君报告这个喜讯,国君也会很开心的。
九三:具有君子品质般的谷物秧苗终日努力生长,日复一日,风吹雨打,历尽艰辛,为了让人们当年取得收获而无怨无悔。

九四:秧苗有时长得快,有时长得慢这是自然现象,人们啊你们不用为它们担心,它们总会长大的。
九五:禾苗终于长成了,结出了沉甸甸的禾穗,种子培育获得了丰收。我们从中选出各种谷物的种子悬挂起来风干,以供来年春天把这些种子呈献给天子,他肯定会很高兴的
上九:作物过于成熟容易掉到地上,不易于采摘与保管,要及时收获,否则错过了收获季节,我们会后悔的。
用九:所有选育出来的种子都壮硕饱满,大小均匀我们的育种工作成功了,真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鉴注: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也是龙的传人。以前我们只是知道这样说,但不知其来源,也不知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认真地学习了《周易》,就会知道我们为什么是龙耕民族又是龙的传人了。民以食为天,乾为天,国家最高领导人真龙天子即为乾之子。西周时期龙的象形文字”,为种子发芽了扎根于大地,生长于天地之间的样子,是生生不息生命力的代表,这是龙与农合一的证据之一。周公生活的时代即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出土器物上龙的形态普遍为“”、“”。比较有代表性,年代确定为商武丁时期,妇好墓出土的玉龙形态:“”、“”。可以看出龙均为种子或动物胚胎的形态,是比较接近种子发芽的形态的,有写实的成分在里面;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即春秋晚期出土器物上龙的形态普遍为“”,为长蛇般的形态。比较有代表性,与孔子(前551-479)基本在同一时代,年代确定为战国早期,曾侯乙(前475-433)墓出土的玉龙形态:“”、“”。这时期龙的形态与西周早期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变长变细了,比较接近现代龙“”的形态了,基本看不到原始胚胎的形态,已经抽象化,甚至有些神化了。这些都是礼乐崩坏的标志,人们对八卦哲学理解出现了误差的标志,以前那种对婴儿、胚胎代表生命力的崇拜转向了对力量的崇拜,整个社会转向了弱肉强食,相互兼并的阶段。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与周公生活的商晚西周早期相隔了将近五百年,孔子心目中的龙是春秋末期或是战国早期的形象。孔子时期龙的形态已经从周公时期的写实的龙演化成了抽象化的龙,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态,用孔子时代的龙去解释周公时代所描写的事情,看上去不错,却曲解了周公原意。如果将周公时代的龙放到孔子或我们当代人所理解的意思上,我们将看到几个极为恐怖的画面:

1、潜龙,勿用:一群潜在水下的虫子,不停的蠕动,看得头皮都发麻,试想你还敢用它们吗?

2、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田里有很多圆滚滚的虫子在蠕动,你还敢让大人物来看吗?

3、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一群虫子飞在天上,如蝗虫般密密麻麻地飞过来,没有被吓死就不错了,还利于你去见大人物吗?

我们来看,将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龙,放到不同时代的话语里面去理解,将会造成多么大的误解。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当时孔子看到《周易》的时候,是他老人家已经不知道商末周初龙的形态了,还是他老人家本来就如孟子一样只要不符合仁义道德的事情就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意识地将《周易》引为已用,发现效果还不错,也就没有再往下探究了。但我们是受过马克思他老人家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一代人,我们需要实事求事地来解读我们祖上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祖传文化得以真正地发扬光大,从而建立起我们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的自信心。否则,就会如周公在明夷卦,上六爻所说:不明晦,初登于天,后 入于地。用现代文意思就是说:不知道真象是什么,所以乐观时心情比阿Q快活时还飞得高;悲观时行为比孔乙己没有钱买酒时还低声下气。以孙 中 山、毛主 席为代表的中国革 命先驱们也证明,马列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主义,是中国人民通过无数次选择,最为理想的结果;社会主义与共 产主义道路是事实已经证明是我们中国最为正确的道路。我们祖上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周易》很多原理与马列主义思想是相通的,甚至是一脉相承的,在后面我们解读出很多卦的时候,这点都都使我们非常地吃惊与感慨。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解读《周易》也是最为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将周公重视实践的一面解读出来。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乾的象形文字”,龙为乾之子,也即为乾右下角的这根强壮有力的禾苗,此处的龙即是以谷物种子为代表的顽强生命力,并且与西周龙的象形文字“”表达的意思是相通的,这也说明了周代天子即是代为天负责掌管种子、掌管天下生命力的人,也是天底下生命力最强的人,是群龙之首,这里同样说明了我们华夏民族在周代实现了龙与农的合一。

由上所述,乾卦即是讲述一个选育种子为代表的,有关于生命开始、成长、成熟、生命力延续的全过程,也是讲种子—植株—新种子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时代的开始,种好地在周代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从自然界中选育出可以养育人们的种子又是种好地的重中之重。可以这样说,我们国家每到人口数量达到一定级数的时候,都是新的种子帮助我们度过了危机。远的不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连饱饭都没有吃的时候,全球的政 治家与经济学家们都在断言,世界无法养活中国人的时候,是袁隆平院士领头的科学家们发明了杂交水稻,让我们中国十四亿人有口饭吃,过上了不愁粮食的好日子。这是一个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的史实,可以说明种子是农业的根本,选种育种是几千年来农耕民族最为重要的事情。种子是生命力的代表,是养育人类及万物的灵魂,是万物繁衍、生生不息的载体,是一切生命开始的状态。

历代政 治家、军事家与文人们很乐意将这个培育种子的过程引申应用到其他方面,并得出了很多的至理名言。尤其是在对于机会的把握与时机的选择上,是古往今来人们所乐意谈论的事情;总是认为“潜龙勿用”,在事物的起始阶段不能投入,而要等到第二个阶段“见龙在田”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作为国家不能像这些个人那么投机,尤其是任何重大技术不再来源于单纯的经验性的创造发明的今天,我们国家对于新科学的研究、新技术的研发必须从基础阶段就开始投入,我们才不会落后于人,我们国家的先进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只有我们的基础科学领域人才辈出,应用科学领域才有坚实的基础出成果,科学技术领先的我们才能引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我们民族伟大的圣人孔子,从种子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中提炼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千古名言,两千多年来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克服重重困难,步步前行,生生不息。今天我们面对新的世界格局,我们中华民族也必然如种子般自强不息,站上世界民族之巅,并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本卦上卦下卦都是乾卦,象征着我们古代的人们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对生命力的重视,对包括人 权在内的生命权的重视,对于种子选育与保护的重视。箕子《洪范九畴》讲述的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他将吃饭的事情,即农业生产为列为八政之首,足见古人对农业的重视。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底下最大的事情。周公在《酒诰》中以文王的话说:“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藏。”用现代话说就是:“我的子孙后代与臣民们只有做到了爱惜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庄稼粮食,他们的心地才会善良。”垂垂衣裳,满口的之乎者也是不会培养起国民真正的善良心地的。选好种,种好田与爱惜粮食才是立国的根本,故三千年前周代的先人们将乾卦置于六十四卦之首,具有非常深刻的涵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上也有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金灿灿的任谁看了都能想到丰收的喜悦,我们中华人民共国的创建者们就是希望年年五谷丰登,百姓便可丰衣足食了。今天,国家每年出台中央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与古代遥相呼应,又一脉相承,都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家管理者对老百姓包括人 权在内的生命权的重视,对于全民素质的重视。我们中华民族才是人 权的祖宗,西方国家没有资格以人 权问题无端指责我们。我们国家2021年修改,2022年3月1日实施的《种子法》,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周公将本卦置于首位,也有为周成王介绍他们家族先祖从事的事业的考虑。这反映出周人的始祖后稷(jÌ)因为种地方面的才干被尧帝选为农业老师与被舜帝指定负责农业大臣的那段历史。据《史记》记载,周先祖“弃”为儿时,屹为巨人之志,喜欢玩种地的游戏,长大后,尧帝举他为农师,建立了大功。后来舜帝也非常重视他,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舜帝说,“弃啊,天下百姓吃不饱了,你担任后稷的职务带领人们种植各种时令百谷吧。”种植时令百谷,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要有这些百谷的种子,也就是说周人祖上后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带领黎民百姓选育种子!并且,周人先祖后稷主百谷成绩斐然,“弃主稷,百谷时茂”。我们中国人介绍自己都喜欢从祖上是做什么的开始,周公写一封家书给成王,从祖宗后稷的伟大事业开始介绍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周人在发达之后,隆重祭祀始祖后稷,奉之为农神,后世我们中国人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武王伐纣之后,对商民发表的讲话《商誓》中也说“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登禹之绩,凡在天下之庶民,罔不维后稷之元谷用蒸享......”由此来看,周公将乾卦置于《周易》首卦于其姬家人之私,于天下之公都是合情合理的。据《史记》记载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到唐国后,叔虞发现了一株特别的连体谷子,将其进献给成王,成王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应该与劳苦功高的叔叔周公分享,所以他又让叔虞将这株谷子献给周公,并作《归禾》一文以示纪念。而周公收到这株谷子后,也认为此事意义重大,作了《嘉禾》一文回敬成王。到了周穆王时期,穆王西巡到赤乌氏的时候,他见赤乌氏当地粟米长势非常好,就收取了粟米良种,带回中原栽种,这都反映了整个西周时代对种子的重视,也反映了姬家人对种子的狂热。

    乾卦告诉了我们古代选种育种的过程:1、从自然界获得优良的种子;2、种子播种下去是否生根发芽,需要告诉君王在内的大人物;3、全程有人看护与管理,并做好生长过程的记录;4、培育出来的种子要保管好,来年还要给君王在内的大人物查看;5、培育出来的种子是否优良,判断的依据是:大小均匀,粒粒饱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鉴注周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