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原文
乾①: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②。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③。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④。
九四:或跃在渊⑤,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⑥。
上九:亢龙有悔⑦。
用九:见群龙无首⑧,吉。
注释:
①乾,乾字本义上出,从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植物随着日出日落,一年四季不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运动不止,是天底下最有生命力的代表。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有龙才具有这样的特性。龙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神物,龙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龙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准时登天,秋分准时潜藏。自然界中最符合龙的这个特征的是谷物。谷物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成熟并开始潜藏,冬天继续潜藏等来年春天。通过我们对乾卦爻词进行认真分析,乾卦的元,亨,利,贞也就是讲谷物在内的生命从出生、成长、收获到如何收获种子,以延续生命力的各个阶段的过程。结合周朝以农起家的历史,乾卦又是特别讲我们人类最初从自然界选出可食用的种子,并培育出更多可供栽种的种子的过程。选种育种是农耕人家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农耕社会一切计划的开端,故《周易》从乾卦开始。
②潜龙,此处是讲尚未萌芽时形态的种子,也泛指其他形态的胚胎。根据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玉龙、青铜器上的龙纹,如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及青铜器上的夔(kuí)龙,很多都是胚胎的形态,而不是我们现代人印象中长有双角及四个爪子,张牙舞爪长条形态的龙。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在古人的哲学里,胚胎形态的龙才是生命力最好的强者。故龙,在商周时期也是指比其他同类更有生命力的个体,如《周礼》记载:马高八尺以上便称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而具有超强生命力被人们寄托了满怀希望的种子,区别于普通的粮食,在乾卦中被称为潜龙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直到今天我们还经常将优秀的运动员称为种子选手。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其意思就是富有顽强生命力,非常优秀民族的后人。勿用,不要吃掉了,西周时期,天子对选种的事情都是亲自过问与把关的大事,《礼记•月令》记述季冬时节:“令告民,出五种。”命农官布告人们,挑出五谷的种子。另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内宰在孟春时节要告诉王后率领六宫的妃嫔选择各种谷物的优良种子呈献给天子,故周公说潜龙不能当作普通的粮食用掉了。
③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此处第一个见即现,出现的意思;第二个见,为见到,与现代意义相同。龙,指富有生命力的载体,此处是指谷物的秧苗。大人,负责掌管种子培育的官员,也可以是当时的天子。到蒙卦的时候还会讲,天子为了全年谷物的丰收都会到宗庙中祈祷,可见当时的天子是多么重视谷物的正常成长。
④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处的君子,并非指人,而是指谷物秧苗在何地、何时都努力生长有君子般的优秀品质;乾乾,植物生长时,努力吸收阳光水分时的样子;惕,通易,变化;夕惕,即前一天晚上变为下一个白天;若,语气词,但与夕惕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一天过去了,天天如此。
⑤或跃在渊。或,有时;跃,跳跃,长得快的意思;在渊,不能从字面来理解,此处的意思是秧苗有时长得慢,贴近地面水面的形态。
⑥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不是我们现代人意义上的飞龙,从出土的商周时代龙的形态来看,龙是很短的一种生物,如我们常见的玉猪龙,原型为胚胎的形态,此处指用种子培育出来的新种子。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舍人每年按时将各种谷物的种子悬挂起来风干,以供来年春天把这些种子呈给天子。为什么将谷物种子悬挂起来,除了这样可以保证种子不变坏之外,还同商周时代纳贡制度有关。据《尚书•禹贡》记载:“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zhì),三百里纳秸,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王城外五百里的区域属于甸服。相距王城一百里者,将割下的庄稼贡来;二百里者将庄稼的穗头贡来;三百里者,将谷物脱去谷壳后贡来;四百里贡粟米;五百里者贡稻米。”可以看到从这些上贡来的谷物中,用第一种做为种子最为合适:第一可以看到植株是否健康;第二便于选择颗粒饱满的谷物;第三便于风干保存。这样一串串的谷物悬挂在屋檐之下,是不是象一条条西周时代的龙飞在天空?到来年由王后率妃嫔将它们优秀的种子选出来进献给天子,利见大人啊!而将种子悬挂起来用于来年种地,想必现代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人还见过。
⑦亢龙有悔,作物过于成熟容易掉到地上不易于采摘与保管,要及时的收获。
⑧见群龙无首,吉。这是种田选种的农民知道的事情,种子粒粒饱满,大小一样,才是好的种子;如果有的大,有的小,不均匀,并不是理想的结果。老子也提出不为自大,不为天下先,各方面均衡地发展才是最好的。种子作为潜龙,每粒都饱满,也合乎道的要求。我们将来要看比卦上六爻“比之无首,凶。”就可以知道,任何领导集体一定要有绝对的核心领导人才是最好的,人民群众需要杰出人物,每一个集团、政党、阶级、国家都要通过自己的领袖才能组织起来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国泰民安的好日子是因为有英明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努力拼搏的结果。中国历史上那些军阀混战群龙无首的时代,人们生活都是身处水深火热,暗无天日,苦不堪言的。所以周公在此处讲群龙无首,他老人家并非讲是不要领导核心,诸侯可以各自为政,不听中央号令的意思,而是讲种子大小均匀一致,饱满而富有生命力的意思。其实孔子在《礼记•哀公问》中也讲:“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国家元首是国家的领头人,百姓的主心骨,更是群龙之首。
译文:
乾:做好种子的播种、成长、收获、保管并让生命力延续四个过程的管理,就是乾卦的意义所在。
初九:从野外采摘回来满载希望的优良种子,不能当作普通粮食吃掉了,要用于培育更多的种子。
九二:种子已经发芽,谷物秧苗长在了田野之上,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如向国君报告这个喜讯,国君也会很开心的。
九三:具有君子品质般的谷物秧苗终日努力生长,日复一日,风吹雨打,历尽艰辛,为了让人们当年取得收获而无怨无悔。
九四:秧苗有时长得快,有时长得慢,这是自然现象,人们啊你们不用为它们担心,它们总会长大的。
九五:禾苗终于长成了,结出了沉甸甸的禾穗,种子培育获得了丰收。我们从中选出各种谷物的种子悬挂起来风干,以供来年春天把这些种子呈献给天子,他肯定会很高兴的。
上九:作物过于成熟容易掉到地上,不易于采摘与保管,要及时收获,否则错过了收获季节,我们会后悔的。
用九:所有选育出来的种子都壮硕饱满,大小均匀,我们的育种工作成功了,真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周公将本卦置于首位,也有为周成王介绍他们家族先祖从事的事业的考虑。这反映出周人的始祖后稷(jÌ)因为种地方面的才干被尧帝选为农业老师与被舜帝指定负责农业大臣的那段历史。据《史记》记载,周先祖“弃”为儿时,屹为巨人之志,喜欢玩种地的游戏,长大后,尧帝举他为农师,建立了大功。后来舜帝也非常重视他,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舜帝说,“弃啊,天下百姓吃不饱了,你担任后稷的职务带领人们种植各种时令百谷吧。”种植时令百谷,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要有这些百谷的种子,也就是说周人祖上后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带领黎民百姓选育种子!并且,周人先祖后稷主百谷成绩斐然,“弃主稷,百谷时茂”。我们中国人介绍自己都喜欢从祖上是做什么的开始,周公写一封家书给成王,从祖宗后稷的伟大事业开始介绍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周人在发达之后,隆重祭祀始祖后稷,奉之为农神,后世我们中国人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武王伐纣之后,对商民发表的讲话《商誓》中也说“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登禹之绩,凡在天下之庶民,罔不维后稷之元谷用蒸享......”由此来看,周公将乾卦置于《周易》首卦于其姬家人之私,于天下之公都是合情合理的。据《史记》记载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到唐国后,叔虞发现了一株特别的连体谷子,将其进献给成王,成王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应该与劳苦功高的叔叔周公分享,所以他又让叔虞将这株谷子献给周公,并作《归禾》一文以示纪念。而周公收到这株谷子后,也认为此事意义重大,作了《嘉禾》一文回敬成王。到了周穆王时期,穆王西巡到赤乌氏的时候,他见赤乌氏当地粟米长势非常好,就收取了粟米良种,带回中原栽种,这都反映了整个西周时代对种子的重视,也反映了姬家人对种子的狂热。
乾卦告诉了我们古代选种育种的过程:1、从自然界获得优良的种子;2、种子播种下去是否生根发芽,需要告诉君王在内的大人物;3、全程有人看护与管理,并做好生长过程的记录;4、培育出来的种子要保管好,来年还要给君王在内的大人物查看;5、培育出来的种子是否优良,判断的依据是:大小均匀,粒粒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