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禹治水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054字 发布时间:2023-09-20

尧帝在位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洪水,庄稼被淹,房子被毁,人们不得不向高处搬迁。


许多地方都有毒蛇野兽,它们伤害人类和牲口,使人们无法安定生活。


尧帝只好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讨论治水问题。


他征求了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但是派谁去治理洪水呢?


各个部落首领推荐鲧,但尧帝对鲧不太信任。


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就试试吧!”


没办法,尧帝只好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的时间治理洪水,都没有把洪水治好。


因为他只知道水来土掩,造堤筑坝,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变得更加凶猛。


后来,舜接替尧帝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亲自到治水处考察。


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


可是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有腐烂,而且还在不断生长膨大。


天帝听到这个消息,害怕鲧变成妖怪,便派火神祝融手持天下最锋利的“吴刀”,去割开鲧的肚子看是怎么回事。


祝融走近鲧面前,挥舞着宝刀,一下子割开了鲧的腹部。


鲧的肚子一破,怪事就出现了,只见一条蛟龙跳了出来,一跃冲天。


这条蛟龙纵横驰骋,瞬间游遍五湖四海。


它看到洪水汹涌的大地,便沉下身子,降到地面,化成人形,这就是“禹”。


大禹奉命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


刚开始治理水的时候,禹遵循了父亲的方法。


不断阻拦洪水,但土壤却承受不住洪水的巨大冲击,导致大部分都被洪水卷走了,只好重新思考对策。


大禹邀请了治水经验丰富的长辈,还邀请和父亲一起治过洪水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然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那段时间,大禹努力学习,寻找治理洪水的方法。


他为了找到更好的方法,曾经三次过家门口都没进去。


后来有人提出:“水往低处流”,只要搞清楚地形的高度,顺着水的方向挖一条河,就可以把水引出来,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大禹同意这种做法,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可是怎么才能知道地形的高低起伏呢?


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传说河伯是个长着鱼脸的水神,突然从水里冒出来,递给大禹一块大青石。


大禹手里拿着大青石,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


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大青石上刻着一幅防洪图,地图曲折,清晰地描绘了天下河流的分布和流向。


大禹就让应龙按照石头上的地图带路,应龙一边走,一边用尾巴拍打着地面。


大禹立马叫人在应龙拍打的地方,挖掘河道,把洪水引至东海。


果不其然,这个策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地方的洪水逐渐消退了。


人们又坚持的疏导,继续挖沟开渠,把原来的沼泽洼地变成了耕地良田。


经过千难万险,人们终于把洪水好,又重新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所以被大家选为舜帝的继承人,成为部落联盟的新首领。


后来,人们为了感激他的功绩,因此才尊称禹为“大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