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武丁中兴”后,商朝进入了盛世繁荣。
武丁的第一个儿子,名叫祖己,不久就去世了,才立祖庚为太子。
可是武丁更偏爱小儿子祖甲,一心想让祖甲取代祖庚,成为太子。
但祖甲觉得这样子做有违礼仪,废太子不能随便进行。
祖甲从小通晓礼仪和仁义,明白是非黑白。
他觉得“废哥立弟”,这是有违礼法,也是不仁不义的行为,甚至可能使商朝再度出现“九世叛乱”的局面。
所以他效仿当年的武丁,走出商朝都城,到民间劳动体验生活。
这也为他日后的仁政治国,奠定了基础,使得商朝的繁荣得以继续维持下去。
武丁死后,祖庚继承了王位,他登上王位时,已经很很老了。
据说武丁死的时候80多岁,那么祖庚登基时,应该有60岁左右。
祖庚对祖甲之前的让位行为,非常感激,所以决定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
祖庚在位约七年,其政绩平平,天下也并无发生大事。
祖庚死后,祖甲回到商朝都城,继承了商朝王位。
由于他有过平民生活的经历,深知平民生活的艰辛。
所以即位以后,沿袭祖制和勤于政事,约束奴隶主和贵族压榨剥削百姓的行为。
甚至祖甲对《商汤法》进行了修改,用严厉的刑法约束无良的后代。
祖甲在位三十余年,期间商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家昌盛,青铜文明也日臻发达。
这一时期,部落不分远近向商朝进贡,天下百姓生活安定,商朝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繁荣时期。
祖甲在位时期,一心侍奉祖先,创立了“周祭”祭祀祖先。
所谓的周祭,就是商王以及合法配偶死后,列一个庙号,入宗庙里享受祭祀。
这个庙号,是按照十天干的顺序排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从上甲到祖庚,用这种方法祭祀一直到九旬。
之后,就用另外两种祭法分别进行祭祀,全部祭祀完毕后,周祭才算结束。
《周祭法》进一步规范了商人的祭祀体系,它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完善。
这种祭祀礼法,最大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祖先崇拜制度和原始宗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