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农神后稷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273字 发布时间:2023-09-22

夏朝时期,在豳地(今陕西地区)生活着一个部落——周族。


相传,周族的祖先是帝尧时期的农师后裔“后稷”。


后稷,原名叫“弃”,是上古周族的鼻祖。


有一天,上古五帝之一帝喾的妻子姜嫄,由于踩过巨人留下的足印便怀孕了,


十个月后,她生下了一个圆滚滚的大肉球。


姜嫄很害怕,先将他遗弃到一条狭窄的小巷子里,可是牛羊纷纷前来喂养呵护他。


接着将他遗弃到树林中,又被砍柴的樵夫抱了回来。


后来又将他遗弃到河冰面上,大鸟展开羽翼护住了他。


最后一个胖胖的小男孩从肉球里蹦出来,肤色发红,皮肤细嫩,他就是“后稷”。


经过几经周折都没成功,姜嫄认为这是神灵的保佑,这一定是个不一般的孩子。


于是就小心翼翼地把他抱回了家,精心地喂养起来,干脆取名为“弃”。


弃奇特的出生经历,间接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的现象。


传说,弃会种不同种类的粮食作物,还给尧、舜帝当过农官,教导人们耕地种粮的方法。


人们认为:“稷和麦的种植始于他。”


弃从小就与其他孩子不同,他非常热衷于观察野生水稻、谷子、小麦、高粱的发芽和生长过程。


他长大后,见到人们过着狩猎和采摘的生活,食物来源没有保证,就开始尝试种植一些小麦、稻米、大豆、高粱、瓜果。


并用木头和石块制作一些简单的农具,以提高种植效率。


就这样,弃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播种方法。


第一:首先选择湿肥的土地,松到一定程度,种植优质种子。


第二:为了使幼苗生长更好,除了浇水施肥之外,还根除所有阻碍幼苗生长的杂草。


使用这种方法后,他种植的作物不仅有强壮的根茎,又大又厚的叶子,大豆荚子弯曲而长,稻米份量很足,小麦颗粒丰满,结的果实又大又好看。


人们知道弃可以培育出好的作物后,就来找他求教种植方法。


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人模仿他的种植方法。


他把所有的农耕知识都教给了人们,帮助人们慢慢摆脱了原本靠打猎、钓鱼、吃野果谋生的生活。


尧帝听说弃的事迹,就举荐他担任一名农师,希望他发挥出色的才能,带领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舜帝继位后,他被授予弃农官一职,并将他册封到邰地(今陕西省武功县)。


后来,这个官职被他的后代世袭。


直到第15代,这个官职传给了周武王。


弃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勤勤恳恳,在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推广了农业生产的方法和经验。


先进的农业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给天下各地的人民带来了好处。


大禹治水时期,弃奉舜帝的命令,带领人民开垦荒山,挖井开渠,在山上种栽树木,抓住时节播种,解决了治水众人的粮食问题。


后来,在弃和下属的努力下,邰地的农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富足。


这为周族的形成和壮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铭住弃的伟大功绩,人们冠以君王的标签,便称之为“后稷”。


将他作为农业之神供奉起来,永远享受子孙后代的祭拜。


周族繁衍到了第三代,其首领是公刘。


他振兴后稷的事业,带领周族人开垦土地,修复水利,种植谷物,发展畜牧,推行农耕文化。


这在华夏农业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周族成功地抵抗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可以说,公刘时代是周族人进入全盛时期的开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