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立威
书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奈何吖 本章字数:3579字 发布时间:2023-04-14

“太后恕罪,奴婢狂妄在御前胡言乱语,还请太后责罚。”

不管对不对,先请罪总是没错的。

太后转动手里的珠串,轻笑一声,“皇子们到底大了,我这儿子是个武夫,论教导子孙自然还是多请教些文官清流的好。”

太后一句话便把今天与皇帝之间谈话的性质定义为子嗣教导问题的探讨,唐清月心里大松一口气,抬眼偷看太后的脸色确定没问题才再次磕头唱诺。

皇帝出手很快,当天晚膳前就听说皇上下旨勒令顺天府尹加大对国丧期间不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言官广开监察职能,五城兵马司随时准备好逮人。古代对男子的品德要求十分简洁,百善孝为先,皇上打着“为先帝尽孝”的名头,谁也无话可说,尤其是大部分的言官清流本就看权贵之家不顺眼,接下来短短半个月,皇帝一口气责罚了十几家勋爵,罚俸降职斥责等手段轻重不等。有十几家特别显眼的皇亲国戚,不服管制,当众辱骂前来巡视的官员,皇帝知道后立刻派出禁军把他们捉进宫里打了一顿板子,伤好后圈进国子监宿舍关起来,请了几个嫉恶如仇的鸿儒博士开了个培训班,集中学习礼义廉耻忠孝节义。

皇帝又亲派了两位大学士定期考核,随机抽查,学的不认真要打板子,学完了背不出来要打板子,背出来了却不知其意还要打板子,丫个小兔崽子,看能不能打服你的!

那些纨绔子弟平日里斗鸡走狗寻花问柳欺男霸女何其忙碌,哪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关押的时间一再延长,冬春交界又十分寒冷,今年的反寒潮反复了好几次,他们在里头苦哈哈的只能吃些馒头白菜连点荤腥都不见,美其名曰为先帝斋戒,几个无法无天更是被打的鼻青脸肿,每日哭爹喊娘。

也不是没人进宫求情,陈国公作为开过老臣之后在国公府之间低位仅次于累军功发家的英国公府,陈国公夫人一头哭到宫里去给她的宝贝儿子求情,谁知连太后的面都没见到,就被一个内侍拦在了外头。

那内侍冷冰冰的宣旨:“君父驾崩,举国哀痛,尔等皇胄权贵,深受皇恩,岂容放浪忤逆,如此不忠不孝之徒,留之无益。”

陈国公夫人听后惊恐万分,先帝在位后十几年京城诸皇子夺嫡,当年多方势力鱼龙混杂,刀光剑影好不精彩,如今能留下的这些权贵之家不是足够聪明懂得避世圆滑就是家里真的有点家底,有底气,便是皇子也不敢轻易撼动,所以在当今陛下为太子时这些留存下来的权贵还真没把陛下当回事儿,当今陛下常年在外征战可见不得先帝恩宠,与太后关系也平平,京中更没有多少手握实权的重臣与之相交,所以他们不免认为皇帝的太子之位能做的那么稳当纯粹是因为之前京城的血流得太多了,陛下登基之后也没有什么铁血手腕,事事都与内阁商议,仿佛一幅很好说话的样子,时间一长他们不仅生了轻蔑之心。

可他们忘记了,皇帝就算再孤立无援,也是当今太后的唯一的亲儿子了,皇帝出身正统嫡出,奉先帝亲笔御旨册为太子,这一点就占了正理,还有一点最重要的,皇帝手上有的是兵权,且不说他在边关常年执掌的十万大军听命于他,就是如今京城里的兵符,五城兵马司,禁军全部在他掌控之中,陛下做太子期间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京中所有军权势力全部换成自己人,原来的统领愿意归顺自己的就派个人盯着,不愿意归顺自己的就找机会明升暗降,一点点打击,直到换上自己人。

此次陛下立威,打的是“为先帝尽孝”的名号,天底下哪个不要命的敢指责天子尽孝?名正言顺,再加上皇帝手里军队行动迅速,根本不给那些纨绔子弟之家反应的机会,说那人就那人,动不动就一群黑压压的军队将某个府邸团团围住,大喊:“掘地三尺也要将不忠不孝之辈带走”,吓得周围人家都瑟瑟发抖。不管从哪个方面,皇帝这招杀鸡儆猴都使的十分到位。

至此,众人终于明白过来,皇帝换人了,且这个皇帝英不英明另说,但绝对不好惹,“留之无益”的圣旨一出,在无人敢进宫求情。等到那帮纨绔子弟终于出了培训班之后不仅要去进宫谢恩,表示自己的分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还得去皇陵给先帝跪陵一月,有几位在劳改期间心灵受创的,纷纷表示以后给家里写些对联请柬啥的不是问题,就是吟出几句诗感念先帝的诗都能平仄对仗工整。

等到此次事件进入尾声已经是夏天了,唐清月拿着一管朱紫小豪正伏在太后屋里为太后抄写经文,她写的十分认真生怕一笔落错这一页就作废了。韩宫令走进来在太后耳边低声轻语几句。

太后按着太阳穴,勾起唇角,“皇上这威立的极有效,现下连英国公都交了兵权。”

韩宫令替太后按摩起太阳穴,太后空出手来看向一旁案几上的唐清月,唐清月头上挽着两个圆圆的蝴蝶鬏,绾着一对红珊瑚珠镶的金丝缠枝发环,上穿一件秋香色镂金玉兰折枝锦缎交领薄衫,从膝盖起露出一截月白云纹的褶裙,没错,唐清月能穿上这身布料上等花纹简单的宫服是因为她升职了,自打先帝过了一年,太后便借口唐清月做事恭谨将她提为从六品宜侍。

进宫不到半年就得到了晋升,唐清月不知道是那日在皇帝面前说的话还算中听的缘故还是太后真的觉得她明理懂事,总之唐清月现在从八人间换到了二人间,月例银子也涨到了每月五两,还有款式鲜亮面料柔软的宫衣穿。工作增加了一项,为太后抄写经文,太后年纪大了,难免手抖眼花,也坐不了那么长时间,其实唐清月心里明白太后若真想找个人替自己抄写经书哪里寻不到人,偏偏挑了自己大抵是有些看重自己的缘故吧。

此刻这位被太后看中的唐宫女正在太后重重的目光之下战战兢兢的超经文,终于心里承受能力不够,笔尖一歪,这一张纸就算废了,太后立刻笑出声,唐清月涨红了脸,连连低声给神仙真人道歉,又另请一张纸从新开始抄写。

太后看着她把这一张抄完才开口,“罢了,你心思不定,明日再抄吧。如今天色盛好,你随哀家去钓鱼去吧。”

唐清月连连告罪,将桌上的经文和笔墨纸砚收拾好转身出去给太后布置钓鱼的场地去了。

钓鱼是近半年来太后新爱上的一款活动,因为太医诊脉之后说太后年纪大了,得适当晒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唐清月在一旁听了心里吐槽,就是缺钙了呗,年纪大了谁没有骨质疏松。可是总不能让太后在大太阳底下干站着吧,最后还是韩宫令想主意给太后在慈宁宫侧面的湖边上支个大华盖,太后坐在那里无论是喂鱼还是钓鱼都不怕日头大。唐清月看着在华盖阴影下坐着的太后,想起太医原本的叮嘱是让太后她老人家多晒太阳而不是多出去吹风,唐清月低下头,就当聊胜于无吧,她让小厨房给太后多进些乳制的糕点软酪也是一样的。

唐清月今日照例守在太后身边陪她老人家轻声说话,细窄的鱼线浸没于平静的湖面,偶有微风吹过泛起圈圈涟漪,此时已过了夏日午后炎热,空气中的暑热消散了些,此时唐清月心静,并不觉得太阳照在身上过分炙热,她细数太阳的角度,再过两刻她也能蹭些华盖的阴凉。

然而就在华盖的阴影爬上唐清月的脚尖时,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有宫女来报,有不少公侯伯家的女眷进宫拜见太后,以拜谢太后三日前赏赐她们的金银玉器,珠宝首饰。

太后点点头,遂起身回宫更衣,唐清月则随其他几位宫女一起给慈宁宫正殿里布置茶水点心,然后,作为能进主殿贴身伺候的地位宫女,在这样大型的贵妇聚会中,唐清月只需要站在离太后不远不近的地方,当花瓶就好。她这个位置即不需要添茶送水,也不需要打帘扇风,只需要在有人奉什么东西给太后时作为中间人过一下手即可。

一盏茶之后,庄严肃穆的慈宁宫正殿被珠翠环绕锦衣华服的贵妇人们照亮,满屋子的脂粉香气,贵人们高呼请安,跪倒了一地。

唐清月侧身站着,一边的余光能看到太后,另一边大部分的余光能看到这些官眷。太后轻道平身赐座,众人又呼啦啦的起身落座,一时间这个厅堂里只能听到衣料摩擦的窸窣声。

太后先挑起个话头开始了此次贵族女子的大型茶话会。

唐清月侧眼分辩了一下,还在京城公侯伯爵家的女眷今日基本都来了,每一家至少都有一到两个女眷进宫,多则三四个。

这其中有两家值得注意的,一家是陈国公,陈国公夫人今日带着她的两个儿媳妇,大儿媳妇是陈国公世子的夫人,整个人慈眉目善,端庄大方,看起来是个很和善的女子,小儿媳妇就是不久前才从国子监被放出来的陈国公小儿子的妻子,更是唐清月嫡母的亲姐姐,按照辈分唐清月该称呼她一声姨母。

唐清月的这位姨母当真貌美,容色冷艳,削肩细腰,顾盼神飞,眉眼转动间流露出的妩媚当真让人简直不忘,不看年岁绝看不出来她是即将有儿媳妇的人,若是唐清月的嫡母杨氏此刻和她站在一起只怕看起来比她老了七八岁不止。唐清月在心里将陈姨母与这副身子的亲娘柳氏做个比较,柳氏确实与陈姨母是一挂的美女,但容貌比陈姨母还是差三分颜色的,比之姨母的端庄自然柳氏更多的是萎缩之气,这么一综合更加不如姨母了。

难怪陈国公的小儿子流连青楼妾室成群却始终十分敬重这位嫡妻,他的所有子嗣都是出自这位嫡妻,据说无论家里家外陈国公的次子都十分敬重喜爱这位妻子,很多时候妻子说话比老爹老娘好用多了,这也是为什么从没有人诟病陈国公次子好色的原因,在现世男人的道德观念里,男人好色是正常的,更何况人家即敬重妻子又与妻子有儿有女,从没有宠妾灭妻之事传出,所以,虽然他文不成武不就,半次科举都没有参加四书五经没读完一半只能依靠荫封得了个虚职还没有突出的政绩,但是!他是个好男人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