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 小故事大道理
书名:东沙华彩系列Ⅰ·蜀道 作者:谢红运 本章字数:2443字 发布时间:2023-04-15

世家义门的故事,是李聋子最喜欢在洪秀杨枝杨林等人面前吹嘘的故事。


据他所说,根据老前辈们代代相传的说法,李家是货真价实的“世家义门”哩,是被皇帝册封了的。


也不知是在哪一朝哪一代,李家的祖上治家有道,整个家族五世同堂,自上而下可谓父慈子孝,夫倡妇随,兄友弟恭;叔伯妯娌老幼大小之间,老其老,幼其幼,都是互尊互爱,绝无嫌隙妒忌争锋拌嘴的事。


甚至连家里的畜生都是各归各位秩序井然。


李家养了一百条看家犬,为首的是一只足拜子(瘸子)狗,每次喂狗都是固定的一百个包子。如果足拜子狗不去衔,其他的家犬是绝然不会去衔的。只有足拜子狗首先去衔了一个走,其他的家犬才会依次去衔,一狗一个包子,绝无争抢。被引为奇事。


李家整个家族都和和睦睦,贤名播于四方。此事传到皇帝耳中,引为治家典范,钦赐李家为“世家义门”,垂范后世。


然而,盛衰之理自古皆然,福高则受天妒。有小人者嫉妒李家的声望,对皇帝谗道:李家连狗都如此,何况人呢?心齐则有撼天之力呢。


皇帝心中生了疑虑,心头想着要打压一下这个世家义门,身边的狗头军师则献出一条妙计。


皇帝赐给李家家主一个生梨,命他捣碎了,把梨汁倒进古井之中。至此以后,渐渐的,李家开始变了,父子生隙了,夫妻拌嘴了,兄弟反目了,妯娌争锋了,六畜也开始不宁了……李家很快就败落了,只留下一个世家义门的传说,被李家人后人世代相传追思。


这就是李家“世家义门”的传说,李聋子每次说起来都十分自豪,脸上会泛起红彤彤的颜色。仿佛在告诉杨林等人:论门第,我李家还算得上高门大户呢。


每当李聋子得意地讲述这些他祖上那不知道是真实还是杜撰的得意事迹之时,杨林都会很敷衍地听着,然后配合地竖起大拇指,心里颇不以为然——这老掉牙的故事几乎比他继父苍老的面孔还要苍老,有什么意思呢。


但他还是比较喜欢听,毕竟少年人总是喜欢听故事的。他还会怂恿李聋子继续讲。


“千忍善堂”的故事发生在李家沟的另一个大姓钱家身上,是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具体发生在哪一朝哪一代,同样不得而知。


当时钱家的老太爷是一个有名的善人,他心地仁厚乐善好施,然而这些都不是他被沟里沟外交口称赞的最大原因,他的善于忍耐才是最被乡亲们敬重和津津乐道的。


据说钱老太爷一生善于忍耐,生平无论遭遇什么大事小事喜事悲事,哪怕是别人的无端生事,他都极尽忍耐,泰然处之。


有好事者曾算过细账,到钱老太爷九十岁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事情竟已忍了九百九十九件之多了。只差一件便可达到一千件。


而“千忍善堂”的故事就发生在钱老爷娶孙媳妇儿的那天。


那一天钱家喜迎新妇,张灯结彩,宾客盈门。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此人竟在婚礼现场大叫大嚷,出言不逊,要吃要喝。


钱家也算大户,见对方如此无礼,年轻子弟便要上前理论。却被钱老太爷拦下了,吩咐好酒好菜地招待。


殊不料,来人甚是无礼莽横,竟大言不惭地提出要代新郎进入喜房的无礼要求。把钱家的年轻子弟气得哇哇大叫。


然而钱老太爷却生生地忍受了!


那个不速之客便得意洋洋地代替新郎进了喜房。


直到第二天,忐忑不安的新郎一大早来探视新娘。新娘才说,那人一进门,便径直躲在了门后,再也没有动静!


钱家人连忙去门后检查。那人却早已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钱家人早已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这人是个神仙,见钱老太爷能忍气,故而前来试他。


从此,钱家越发兴旺,“千忍善堂”的美名也在李家沟广为流传。


杨林听了这故事,只觉非但那神仙很无聊,要来管人间这些闲事,而且那钱老太爷也是一个大大的呆子,孙媳妇的喜房也也能让外人随便进的么?


“马无四脚”的故事说的是两个结伴赶考的书生,进京赶考。突逢大雨,他们看见河堤上有一群搬家的蚂蚁。那些可怜的蚂蚁被无情的雨水冲进了小河之中,无论它们怎么折腾也爬不上来。书生甲就用小棍子将小蚂蚁一只只地捞了上来。书生乙却嘲笑他尽做无聊之事。


后来阅卷大臣批阅到书生甲的试卷,发现上面竟有一只蚂蚁,他顺手就将蚂蚁拨开,谁知道那蚂蚁却不依不饶地爬回原地呆着不动,如是再三。


满心惊奇的阅卷大臣这才发现该考生试卷上某个字刚好少了一点,而那一点正是那只不依不饶的蚂蚁呆着的地方。


阅卷大臣深感天意如此,于是大笔一挥,书生甲中了进士。


书生乙也写得一篇精妙绝伦的好文章,让阅卷大臣赞叹不已。然而其中的一个“马”字竟偏偏忘了点上那四点,阅卷大臣于是写下批语:文章可中,马无四脚!


由是之故,书生乙自然只能屈居于孙山之下了。


“吊梁袋”则是一个在杨林看来几乎没有什么趣味性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外地的陌生人将一个袋子寄存在一个人家户。说好的寄存三天,但十多天过去他依然没有来取。这户人家就将袋子悬吊在屋梁上。三年之后他们才想起这个已经落满了灰尘的袋子,于是打开一看,竟是满满一口袋的金元宝!


至于“杨家天子赵家将”的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


总所周知,应该是赵家天子杨家将的。但偏偏事有凑巧,那时候天上的杜鹃鸟突然口吐人言,整日在杨家庄上空盘旋鸣叫:“杨家天子赵家将,杨家天子赵家将。”


当时杨家的一位媳妇正在灶台上刷锅洗碗,闻言笑道:“啥子天子哦?能做个将军便了不得啦。”边说边用刷把敲了一下灶台。这一下便得罪了灶王菩萨,他上奏玉帝,说杨家的媳妇打了他。自此那杜鹃鸟便改了口,开始叫喊“赵家天子杨家将”了。


由此之故,直到如今,农家户中还有这不能敲打灶台的忌讳哩。


在津津有味地讲这些故事的同时,李聋子还喜欢用他那瞪得跟“跟牛卵子一样大的眼睛”瞪着杨枝杨林,郑重其事地对这些故事进行点评。


说到世家义门的故事,他就会说:“吵败吵败,家一吵就要败,人家户千万千万不能吵吵闹闹的。”


说到千忍善堂的故事,他就会说:“忍气才能忍财,有些事情莫要去这儿也计较那儿也计较。”


说到马无四脚的故事,他就会说:“多做好事,能够凑成一把就要凑成一把,银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啊。”


说到吊梁袋的故事,他就会说:“树的皮人的脸,讲信用的人天都要给他脸呢。千万莫跟你们那个王姑爷一样,说话就跟放屁一样的东西!”


说到杨家天子赵家将的故事,他就会说:“人在做,天在看,做啥子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