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掘地见母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883字 发布时间:2023-09-23

春秋初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诸侯国——郑国。


有一天,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为妻。


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寤生,小儿子名叫共叔段。


“寤生”的意思,就是倒着生的意思。


武姜因为生大儿子的时候难产,差点丧命,所以不太喜欢寤生,特别偏爱小儿子共叔段。


寤生作为长子,按理应该立为太子。


可是母亲武姜多次向丈夫提出请求,要立共叔段为太子,郑武公没有答应。


郑武公去世后,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


有一次,武姜要求将制地分封给共叔段。


郑庄公说:“制地这个地方是一个极为险要的边界要塞,父王曾下令不要封给任何人。”


武姜又请求分封繁华富饶的京地,郑庄公同意了。


第二天,郑国大夫祭仲对郑庄公说:“京这个地方,占地面积大,作为封地有些不合法制。”


“而且从长远来看,这对王权也是一种威胁。”


郑庄公无奈地说:“我母亲非要这么做,我有什么办法!”


祭仲说:“如果您任由他们的贪婪滋长蔓延,将来就很难遏制了。”


郑庄公说:“不义的事做多了,就会自取灭亡,等着看吧!”


这是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来历。


后来,贪婪的共叔段又把一些原本属于双方共管的地区,据为己有,甚至一直扩展到了廪延。


公子吕面见庄公,提醒说:“共叔段的地盘已经扩张如此之多,他将得到更多民众的拥护。”


郑庄公回答说:“不施行仁义之人,自然不会获得民众的支持。”


“即使拥有再多的地盘,终究有一天也会崩溃。”


其实,共叔段的不断挑衅,郑庄公早就看在眼里,一直牢记于心。


但作为国君,他不能轻易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况且共叔段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如果因为那么一点不合规的行为,就要惩罚于他,这有违不仁不义,难免遭人非议。


另一方面又在想,如果我一直这样迁就纵容他,等他做出更出格的事情,他的野心不就暴露出来了吗?


因此,庄公一再宽容,一忍再忍。


公元前722年,共叔段开始修建城池,储备粮草,制造武器,训练士兵,时刻准备偷袭郑国国都。


武姜也做好了准备,随时为他打开城门。


得知共叔段偷袭都城的日期,庄公立即召见公子吕,对他说:“可以动手了!”


他命公子吕率战车200乘,袭击共叔段的封地京地。


京地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别无选择,只能逃到鄢地,郑庄公的军队却紧追不舍。


农历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国,最后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内乱已经平定下来,但是郑庄公心中的怨恨并没有消除。


他恨透了母亲偏心狭隘,助纣为虐,所以就把母亲迁到颖城软禁了起来。


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绝不相见。”


可是不久之后,郑庄公就后悔了,心想:“她毕竟是我的亲生母亲啊!”


“尽管她不太喜欢我,但她对我还是有养育之恩,怎么能让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外面呢?”


“然而作为一国之君,又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


所以他心里十分纠结,经常闷闷不乐。


有位名叫颍考叔的大臣,看出他的心思。


有一天,颍考叔带着一只鸟去面见郑庄公。


郑庄公就问:“这是什么鸟?”


颍考叔说:“这鸟叫鸮(猫头鹰),白天连泰山那么大都看不见,但到了晚上却能洞察到一切!”


“小时候,母鸟一口口将它喂养长大,长大后却啄死了母鸟。”


“因此,这是一只不祥的鸟,我特意把它抓起来献给大王吃!”


郑庄公知道颍考叔名为说鸟,其实是在影射自己。


虽然他觉得很不舒服,但什么也说不出来,所以就把颍考叔留下赐宴。


宴会上,颍考叔只夹了一些清淡的蔬菜,却小心翼翼地包好一些好肉,放在一边。


郑庄公很困惑,考叔说:“微臣感谢大王赐宴。”


“因为我的老母亲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美食,请允许我把这些好吃的带回家孝敬我的老母亲。”


听到这里,郑庄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对颍考叔说:“你对母亲的孝顺真的很感人!”


“可是,寡人有母亲却不能尽孝啊!"


颍考大叔假装不知道,问庄公怎么回事。


于是,郑庄公就把弟弟共叔段与姜氏谋叛的事情,告诉了颍考叔。


说自己一时冲动,对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绝不相见。”


说着说着,郑庄公脸上流露出了既悲伤又无奈的表情。


颍考叔见此机会,立即向庄公献计说:“大王想要见母亲,这有什么难呢?”


“不就是不到黄泉,绝不相见的誓言吗?”


“只要咱们做到既不违背誓言,又能让您见到母亲不就行了吗?”


庄公一听,连忙问:“先生有什么高见?”


颍考叔说:“所谓黄泉,只是地下泉水而已。”


“咱们可以在颍城掘地三尺,直到看到地下的泉水为止,然后在泉边建一个房屋,大王在这里就可以与母亲相见了。”


庄公一听喜出望外,立即命令500名士兵前往颍地,日夜挖地。


见到地下泉水之后,又在泉水旁边建了一间房屋。


郑庄公先让母亲姜氏进入地下房屋,然后再与母亲相见。


叛乱发生以后,武姜对郑庄公也很内疚,所以母子一相见,立即摒弃前嫌,抱头痛哭了起来。


接着,郑庄公亲自扶着母亲登上马车,回到了都城。


就这样,母子二人重归于好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