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雨桐开始熟悉各方面环境。单元房面积有80平米,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老爷子住一间。她和老太太住一间。熟悉一遍,杨雨桐动手收拾卫生,规整一切。一日三餐之后,一晃,天就黑了。
到晚上9点半了,老太太让她在卧室拉开竹板折叠床,拿出一套干净铺盖说:“以后,这就是你休息的地方。”杨雨桐看看老太太的脸,感激地点了点头。不管咋样,数九寒天的,自己有个睡觉吃饭的地方。老太太见状,介绍她的家庭:“我这是后来组建的家庭。我有三个女儿,老爷子有两个儿子,我们是两拨人马。经济都是独立的,给保姆的工资也是我单方面给的。”杨雨桐眼睛瞪的圆圆的,心里既感动又温暖。她初来乍到,老太太这么信任她,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了她。
老太太却神态安详地坐在床上,唠叨着她的家务事。杨雨桐心里像压块石头,原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老太太望着她,做工作部署:“我晚上起三、四次夜,需要你服侍。”杨雨桐看了老太太一眼,重重地点头答应着。老太太说:“咱们每天早晨六点起床。你先给我拿毛巾打温水洗脸,刷牙。弄完,你去收拾卫生,做饭吃饭。”杨雨桐依旧重重地点了点头。安排好一切。老太太让杨雨桐把一个带开关的长线,拉到自己床上说:“十点钟了,该睡觉了!”两人关灯,躺下睡了。
杨雨桐刚换了地方,又刚找到活,这活还是别人干不了的活。晚上要照顾老太太起夜,睡眠不好的人绝对干不了。
目前,她只是走投无路,急需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保姆是一个啥样的职业?她怎样才能干好?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业,她是不是能够胜任,是不是能够坚持下去,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杨雨桐想起昨天发生的一切,就辗转反侧彻底失眠了。为啥,她童年经历的苦难降临到自己孩子身上?难道这是中国农村妇女的共同命运?她以后的路该咋往前走?她的前途和命运又将咋样?一切的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最后,她止不住地叹气道:“唉,这三个可怜的孩子!”
杨雨桐想着,想着,更是无法入睡。可白天一天的操劳,让她的身子无法承受。慢慢地,她累了,累的睁不开眼睛了。老太太动了动,打开灯,要撒尿。杨雨桐赶紧起床服侍。服侍完,老太太躺下睡了。可杨雨桐精神了,又开始想,她和郭洪生咋弄到水火不融的地步?仅仅是郭洪生吃醋吗?醋劲让一个男人丧失理智道德,发狂到每日折磨她生不如死吗?三个孩子那么小,她这做母亲逃离虎口了,三个孩子咋活?
孩子不在眼前,杨雨桐却时刻在牵挂着她们。担心她们哭闹,担心她们冻着饿着。没有她的日子,三个孩子该咋往前过?她和郭洪生咋就不能为了孩子,好好生活在一起?她想累了,眼睛开始打架。老太太动了动,打开灯,要撒尿。杨雨桐赶紧起床服侍。老太太看了她一眼,无奈道:“这一宿,我怎么也睡不着,不知是你刚来的缘故不是?” 杨雨桐感同身受地说:“是吗?我也睡不着!”老太太急忙制止:“不能说话,一说话一精神就更睡不着了!”杨雨桐不再言语。心想,还是好好保存体力干第二天的活。要不,这活肯定要黄。外面天寒地冻的,她只能露宿街头了。老太太第四次起夜,天已到五更了。
杨雨桐实在支撑不住,刚睡着,老爷子却噹噹地敲门了。杨雨桐惊得猛地翻身坐起,瞬间清醒了。穿衣服,叠被子,把折叠床归回原位。给老太太穿衣服,叠被子,整理好。在床边放个方凳,端来洗脸水。老太太就着床,用毛巾在盆里涮了洗脸,刷牙。弄完,撤走一切。杨雨桐收拾自己,做早饭。
早餐是米粥,馒头,咸菜,杨雨桐简单做了放在饭桌上喊:“大伯,大娘,吃饭了!”喊完,走进卧室推老太太吃饭。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老太太竟自己度着方步笑盈盈地从卧室走出来。杨雨桐一时就懵了,眼睛怔怔地望着她,嘴巴张得大大的。老太太见状,解释道:“这毛病说好时,跟正常人一样。说不好时,那都动不了。得这病的大多是专家教授。我们是用脑过度,累的神经紊乱了。”杨雨桐想起老板告诉她的那些话,脑袋还是没转过弯来。昨晚,还需要百般服侍的老太太,今天早晨却像换了个人。吃完饭,老太太在屋里来回小跑,杨雨桐更是吃惊不小。想起昨晚老太太坐在轮椅上,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今天一下子变得生龙活虎的,杨雨桐心里就有一万个想不到。
锻炼完身体,老太太在香炉前点香。看着冉冉升起的香烟,拿个垫子跪下冲香炉磕头作揖。起来,跪拜!起来,跪拜!老太太告诉杨雨桐她信佛。烧香、磕头,每天跪拜一百次。她在这种锻炼中熬过了十几个年头。她在等有缘人,跟她共度余生。
杨雨桐惊悸道:“烧香磕头不是讲迷信吗?大学教授还讲迷信?”老太太笑着说:“信仰与文化没多大关系。人有了信仰,就会变得安静平和,遇事不慌不怕。她们心里有靠山,不被世事灾难缠绕困惑!”杨雨桐若有所思地望着老太太,想起村里的稀罕事。在她们附近有一所中学,校长带着老师每年到一个佛教圣地许愿,学校每年能走多少重点高中生。走够了,他们带香、铂纸、匾额、条幅还愿。杨雨桐听说,好多中央领导都是佛教、基督教信徒。传说毛泽东是万年金龟转世,下界领导劳苦大众翻身闹革命建立新中国。
老太太拿出念佛机给杨雨桐看。打开开关,里面传出天籁之音般的阿弥陀佛各种声调的美妙音乐,让人进入世外桃源般的气氛当中。杨雨桐听着听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老太太收拾衣柜,把杨雨桐叫过来:“这些衣服是我女儿做姑娘穿的,都是上好的面料。姑娘出嫁了,我没舍得扔,这会派上用场了!”杨雨桐伸手去摸,面料质地柔软厚实,是身在农村的她从未见过的面料,心里顿时温暖起来。老太太却在旁笑呵呵地望了她。一会儿,转身离开了。杨雨桐见状,穿起衣服试了一遍。把能穿的留下,不能穿的还给老太太。老太太还是开心地望着她,杨雨桐对老太太千恩万谢的。照顾她,也格外细心了。老太太是南方人,家里做的都是南方菜。老太太精神了,来到厨房教杨雨桐做饭菜。杨雨桐看着老太太的一招一式,很用心地开始学各种南方菜。
眼看到年关了,老太太望着杨雨桐,安排活说:“屋里卫生窗户都得收拾一遍,过年心里才干净。”杨雨桐就抽时间,分几天,一点点把窗户、厨房、房顶、屋子,每个角落都收拾干净。杨雨桐白天该干活干活,晚上照常失眠。杨雨桐担心活干不下去,把连续失眠的事告诉了老爷子。老爷子似乎早有预料说:“不能着急,你得适应老太太一段时间。你啥时候和老太太的睡眠融合在一起,你就可以睡着了!”杨雨桐大彻大悟般地笑起来:“原来如此?”
第三天早晨,杨雨桐听见老爷子在打电话:“领导好,我们家有一个遭受严重家暴逃出来的年轻女人做保姆。”因为离得远,杨雨桐没听见对方回复了啥。最后,只听见老爷子冲电话说:“好,好,我们先保护起来!”杨雨桐拿眼睛问老爷子。老爷子解释道:“这些事都得跟居委会汇报,万一有个事,居委会会管。我告诉邻居,让她们帮忙看着,有可疑之人,得赶紧报警!”杨雨桐见状,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第四天晚上,杨雨桐照常失眠。
第五天晚上,第六天,第七天,杨雨桐在一天天的消磨坚持中,脸一圈一圈地瘦了下去。脸色憔悴,眼圈发黑,声音嘶哑。一天早晨,杨雨桐沉沉地睡去,房门忽然传来噹噹的敲门声。老太太一惊,从沉睡中惊醒。杨雨桐才知道,她在适应老太太,老太太也在适应她。自此,杨雨桐完全适应老太太,和老太太的睡眠融合在一起。总算挺过来了,这活可以放心地干下去了,杨雨桐竟不住长长地吐了口气。
那天下午,杨雨桐收拾完一切,坐在小板凳上,用大盆搓洗泡好的衣服。一个年轻男人闯进来问:“你怎么用手洗衣服?怎么不用洗衣机?洗衣机放着也是放着,用它洗不省劲吗?”杨雨桐惊呆了,怔怔地说:“看到了。大娘说,洗衣机不能用,我就没用。”年轻男人解释道:“往日用的好好的,怎么不能用了?坏了吗?坏了也得修啊,这大过年的!”杨雨桐没说话,心里却犯起了嘀咕。八成老太太是嫌她用洗衣机费电,故意让她手洗的。她拿她当免费洗衣机了,心里就很难过。
难过归难过,可该干的活照样得干。她挣人家工资,人家真拿她当洗衣机,她也没办法。杨雨桐每个月的工资是300块钱。她为了这300块钱,再苦再难也得坚持,那是她活下去的基本保障和支撑。杨雨桐干完活 老太太拿出一块糕点,高兴地说:“这是专门留给你的。这是我大女儿特意买的,好贵的。”杨雨桐接过来咬一口,酥软香柔的味道溢满整个口腔,满足地笑笑说:“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糕点,太好吃了。”老太太和蔼地望着她,咧开嘴开心地笑了。杨雨桐忽然被美食打动,忘了一切不开兴的事。
老太太和蔼的微笑跟自己母亲一样,杨雨桐心里充满了温暖。可她在她家还能干下去吗?她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