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齐国后,重耳等人先后去了曹国、郑国,这两国家都对他们很无礼。
受辱以后,一行人最终绕道来到楚国,楚成王以迎接国君的礼仪接待了他们。
有一天,楚成王和重耳一起吃饭,席间楚成王问:“如果有一天你能回国执政,你会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想了想,回答说:“若是我真的能成为国君,那么我愿意与楚国世代交好。”
“万一出现两军对峙,我肯定会带领晋军退避三舍(一舍约等于三十里)。”
“如果你还不能谅解,那时候我才会与您兵戎相见。”
楚国令尹子玉听后很生气,便劝楚成王除掉无礼的重耳,但楚成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他觉得重耳是一个受到上天眷顾的人。
尽管重耳在外面流亡了很长时间,但跟随他的贤臣良将一直不离不弃,这表明他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
重耳逃亡期间,秦穆公从梁国接夷吾返晋登基,可是夷吾却恩将仇报。
公元前645年,他看到秦国出现饥荒,便率兵攻秦,但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
俘虏晋惠公连忙向秦穆公承认错误,同意将河西五座城池割给秦穆公,并愿意送儿子太子姬圉到秦地做人质。
秦穆公的妻子,也就是晋惠公的异母姐姐穆姬不断地为他说情,两国才重修旧好。
后来,秦穆公把女儿怀赢嫁给了来秦地做人质的公子姬圉。
公元前638年,晋惠公病重,公子姬圉害怕君权旁落,便偷偷跑回了晋国。
第二年,公子姬圉登基,史称晋怀公。
晋怀公即位后,立即宣布与秦国断绝关系。
秦穆公气急之余,命人寻找流亡的公子重耳,将他从楚国接到秦国,想立他为晋国新君。
秦穆公命人打听重耳的下落,然后派使者去楚国接重耳来秦国。
临别之时,楚成王对重耳说:“楚、晋两国相隔甚远,我无法送你回去。”
“现在秦国派大将公孙枝接你去秦国,而秦国与晋国相邻,只有一水之隔,您就尽管去吧。”
“相信用不了多久,您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国家了。”
重耳非常感谢楚成王的安排,于是跟随公孙枝前往秦国,重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秦穆公亲自接见了重耳等人,还想把五个女儿嫁给重耳为妻,包括曾经嫁给公子姬圉的怀赢。
此时重耳已有60岁,与秦穆公年龄相仿。
仔细想想,重耳觉得如果答应这门亲事,以后晋秦的交往肯定会对自己不利,更何况怀赢曾经是侄子的妻子,娶她有违伦理道德。
因此,他打算谢绝秦穆公的好意。
赵衰分析说:“若是与秦国联姻,一定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秦国一定会帮助您登上君位,所以应该不拘小节,顾全大局。”
重耳采纳了他的意见,答应了秦穆公。
从那以后,秦穆公把重耳当作自己的人。
就在此时,晋怀公与臣子间相互猜疑,攻杀不断,晋国内乱不止。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抓住时机,率兵车400乘相送重耳返晋夺位。
到了黄河边,秦穆公派了一半兵力随重耳过河,另一半则留在河边等待接应。
在大夫栾枝等人的帮助下,重耳带领军队攻占了晋都,杀死了逃跑中的晋怀公,夺得君权。
历经千难万险,62岁的重耳终于登上了晋国君位,史称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