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李志行颁布的最后几道命令,全是关于人口的。
第一道命令叫“鼓励生育令”,意思是鼓励大家多生小孩。这时候一对夫妇2~3个孩子很普遍,但李志行还觉得不够!
原因是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整个1923年,陕蒙绥人口才增加了不到90万人。按这个进度,“油泼面砖茶计划”中提出的,“到1926年,陕蒙绥人口达到1600万”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恰好,如今推行的“戒烟运动”、农业科技推广、水利灌溉,都实施得很顺手。所以李志行觉得,未来陕蒙绥的粮食完全养得活更多的人口!便出了这条“鼓励生育令”,宣布一对夫妇若超过3个小孩,后面的孩子政府出钱粮养活。
这条政策保证了随后陕蒙绥地区多年的稳定增长,同时,也保障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为,“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第二道命令,叫作“禁止溺婴令”。很好理解,就是禁止以溺毙等方式杀死新生婴儿。
主要指的是禁止一些陈旧思想的人杀死女婴,一经发现,不但要罚款,还要坐牢!
这一条命令,挽救了无数女婴的生命。
第三道命令叫“天足令”。
所谓“天足令”,就是禁止女孩缠足。
此时的中国,缠足这种陋习并不限于农村,而是各阶层都有。现代人多不知道“缠足”为何物?其实,就是在女孩小时候,用裹脚布将双脚缠起来,束缚双脚生长,最后达到“三寸金莲”的效果。
缠足的时候,要将除大脚趾头外的几个脚趾硬扳向脚掌心,最后长成的尖尖的小脚。被缠足的孩子,不但要忍受畸形发育的痛苦,长成后更是走路不稳,一步三摇,无法从事重一点的劳作。
这是一种对女子确确实实的残害!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缠足的女孩嫁不出去,所以父母忍痛也得为女儿缠足。
至于这种陋习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有个说法是起源于宋代,说当时的公主们普遍缠足,民间纷纷效仿,以至于成为风气。
也有个民间传说,讲从前有一个君王,他有个妃子非常美丽,他也非常喜爱,但这个妃子却是雉精变的,脚还没有变好,所以经常用步裹着。一次,这妃子洗澡时,被君王发现,但君王不以为怪,反而更加宠爱妃子了。
上行下效,结果,这种风气就传到了民间,以至于遗毒千年,养成了人们一种病态的审美观,犹如欧洲中世纪宫廷的以细腰为美。
到后来,甚至发展到,一些酸腐文人将妓女三寸金莲的小鞋子脱下来当作酒杯喝酒,真是病态!
满清立国时,也曾禁止缠足。但文化相搏,满族人的文化敌不过汉文化,以至于满族自己也被同化了。但因为有禁令,满族人的女子不好缠足,却进化出了“花盆底”这样的东西!
所谓“花盆底”,就是在鞋底再加一层更小的鞋底。这样,走起路来也一步三摇的,类似于缠了足,她们就觉得很美。
原来,病态是可以传染的!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又下令禁止缠足,但因为民间风气因袭,屡禁不止!
这番,李志行采取了严厉打击手段!最关键是加上了铺天盖地的宣传,相信会有效果。
第三道命令,叫作“严禁拐卖人口令”。
这个也好理解,就是不许拐卖人口。随着这项政令,经济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下设机构,叫“人口局”。
这个人口局是干什么的呢?主要是给光棍穷光蛋们说媒、给快要绝后的人家牵线收养孩子的,其还有一项业务,就是给穷山僻壤里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女子,寻找机会的。
因为以上这几个人群的需求,其实才是人口拐卖深层次的原因!
另外,育婴堂、养老院、救济所之类的,统统纳入人口局管理。
这个“人口局”,是杨永泰提倡成立的。并且,他推荐顾夫人去当局长。理由是,这项事情需要一个慈悲心肠的人。
要说这位畅卿先生,观察力真是敏锐!
话说在李志行的三位夫人当中,刘绣娘每天紧跟李志行,有忙不完的事;乌兰公主身份尊崇,主要关心外蒙的事情;只有这位顾夫人,显得有点无所事事,也似乎因此有些不开心。
所以,他这是帮志行个忙,但不便戳破。
当杨永泰提议顾菲儿当人口局局长时,李志行初时一愣,但随即眼中马上流露出了感激。这也正是杨永泰想要的。
不过,志行沉吟片刻,说道“感谢畅卿先生美意!不过,还是不要让她去当这个局长了,由政务委员会另择人选。”
杨永泰听后点点头,明白这是督军大人不愿意让夫人干政。
不料顾菲儿听说了此事,却眼睛一亮。缠着志行说“哥,你怕我去管不好?”
志行笑着说“以我家菲儿的能耐,怎么会管不好?只是,你不适合去管。”
顾菲儿闻言,想了想,也就点了点头,只是表情有些失望。
志行看了看菲儿的样子,也有些不忍,忽然心思一动,便扳过菲儿俏丽的脸庞,痞痞地说道“嘿嘿,你今天如果表现好,我就准你去。”
“啊?哥,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不是去当局长,而是当参事。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变成我的眼睛,去监视他们,包括局长在内!”
“啊!哥,我愿意!”顾菲儿欣喜地叫到。
……
晚上,菲儿躺在志行宽阔的胸膛上,听志行在讲这里面的事情……。
菲儿惊讶地问道“哥,你说的是真的么?育婴堂竟然靠卖婴儿发财,还虐待孩子?”
“是的,永远不要低估了有些人的丑恶!所以,我决定还是派你去,有堂堂的督军夫人在,就是一种震慑!不过,你可不能让别人觉得,咱仗势欺人哟。”
“放心,志行哥,我懂的……”
……
最后,顾菲儿担任了人口局的参事。
不过,现在自然无法管什么事,因为还怀着身孕呢!
最后一道命令,是李志行亲自发的,但却不是政令,而是一道“江湖追杀令”!
李志行下令,在陕蒙绥地界,一旦发现干采生折割这个勾当的,绿林中人,人人得而杀之!桂萌生桂大先生,更是为此挂出了悬赏花红。
采生折割这种行为,残忍至极,违背天理,绿林中人也很痛恨,纷纷响应。
于是,江湖上一片腥风血雨!采生折割这一门的门徒,被遍地追杀,马上要死伤殆尽。
不得已,采生折割这一门的祖师爷,动用了各种江湖关系,并宣布他的门人以后再也不踏入李志行治下半步!这样,才有少数门徒逃出了陕蒙绥地区。
没办法,这就是江湖!李志行的能力,还做不到将这些人赶尽杀绝。
……
阴历年前的几天,关中大地飘起了鹅毛大雪,李志行在杨永泰等人地陪同下,顶着雪花,特意去看望一群“可怜人”。
到了地方,李志行却看见围了一群妇孺,冒着大雪,提了吃食,在门口围成一堆。
走近一看,却是趁年前来探望的。
什么情况?李志行要去看的“可怜人”莫不是一群囚犯?
非也非也,这些人是还没戒掉烟瘾的大烟鬼。
话说一起被范敏学“骗进来”的,已经有大约70%的人戒掉了烟瘾,揣了戒烟成功的证书,提了戒烟所给的新年礼物,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去了!过了这个年,他们又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人了!
可剩下这些家伙,不是烟瘾太大,就是意志力薄弱,每天吃着戒烟丸,还幻想着能“仙上一口”。
结果范敏学采取了断然措施,扣住这些家伙,不让回去过年!
于是便出现了戒烟所门口的一幕,母亲领着孩子,冒雪给那个不成器的当家的送点吃的。
但戒毒所的人员不让见!
大过年的,一家人不能团聚,真是凄惨。
等李志行带着一众随员走到门口,老百姓们先认出了范敏学,然后又认出了杨永泰。最后,大家也认出了李志行。
“督军大人!是督军大人来了!”
接下来,迎接李志行的不是欢呼,而是哭声大起,嚎啕痛哭!
大家没人敢埋怨督军,因为督军是为自己好。没有督军戒烟,家里那个不争气的,说不定已经早就卖房子卖地了,有的甚至已经要卖妻卖妾、卖儿卖女了!但他再不争气,毕竟是自己的男人、家里的掌柜的、孩子的爹!这大过年的,也不知道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不?
所以,女人们哭着请求李志行,请督军大人允许孩子看上一眼爹,让允许自己给当家的送一碗好吃的。
范敏学正要指挥将人群驱散开,李志行却摆摆手阻止,然后走到了台阶上,扫视了人群一眼,大家都静了下来。
李志行深吸一口气,然后说“我把你们的男人关起来戒烟,你们恨不恨我?”
“不恨……”人群中抽泣着说道。
“那么,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男人彻底戒烟?”
“想……”,她们当然想,以前自己劝不了,现在督军大人帮着自己让丈夫戒烟,她们做梦都想!
可这些女人还在哭泣,孩子们也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衣服,跟着一起哭泣。过年讲究的就是团圆,哪怕自己的丈夫/爸爸是个杀人犯,她们也希望能一起过个团圆年,更何况他并不是罪犯。
李志行看着这种情况,心中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冷着脸走进禁毒所去了。留下一群妇孺站在雪地里,只敢在那里低声地哭泣。
杨永泰、范敏学等人赶紧跟了进去。
“让戒烟人员集合!”李志行对范敏学下令。
这些大烟鬼本来听着高墙外的哭声,相对无语,各自心里寻思着是不是自己的老婆孩子?此时失去了自由,却越发想老婆孩子,想着老婆对自己的各种好,孩子的各种可爱,可自己怎么就这么不争气?达不到戒烟的标准,无法与家人团聚……
忽然,听到集合的命令。大家迅速站起来,排成队列,跑步到院子里。
经过多半年的训练,这些可怜的人们,已经被教育地像半个军人。
到院子中迅速排队站好,大家才看清院子中站着一人,帽子和衣服上都是雪花,飘落的雪片落在这人的眉毛上,已经呈现白色,这人却一动不动,面色冷峻地盯着大家。
这人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人,面色同样冷峻。其中一个大家认得,这是戒烟局局长范敏学,整个陕蒙绥两省一区的戒烟,都是归他管的!这位让大家胆战心惊的范局长此时像个随从,那么,站在最前面的这人又是谁呢?
大家还在猜测,只听得此人一声咆哮“我是李志行!”
声音很大,似乎震得树枝上的积雪“嗖嗖”掉落,站在雪地里的大烟鬼们被吓了一跳!
不料接着又是咆哮“都是因为你们!”
这些可怜的人们站在风雪中瑟瑟发抖,他们不明白督军大人为啥要对自己发这么大的火?
“都是因为你们!你们还算个男人?老子恨不得毙了你们!”李志行更加愤怒,咆哮着像一头狮子。
不少大烟鬼被吓得腿一软,就要下跪。
“他妈的!给老子站直了!”
大烟鬼们又立刻站的笔直。
“你们知不知道?就只因为你们!你们的老婆孩子,现在正站在门口的风雪里哭泣!”
“她们为了啥?为了给你们这帮不争气的送一口热饭吃!她们跪下来求我,想让我放他们进来见见自己的丈夫,想让孩子见见自己的父亲!”
大少大烟鬼们想到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受的苦,心中隐隐想哭泣。
“你们说,你们还是男人吗?你们还是人吗?!”
李志行的声音传到大烟鬼的耳朵里,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我不想关你们!你们知道省政府财政有多困难吗?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可我还得管你们吃、管你们住、花钱为你们买戒烟丸,甚至还不得不花钱为有的人买鸦片!连带这些看守兄弟们,过年也无法回家团聚。你们说,我做这些为什么?”
督军是为自己好,这一点每个鸦片鬼都知道,可自己还没戒烟,所以都不好意思开口。
“还不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活得像个男人!堂堂正正地做一家之主!”
“你们谁不想戒烟,谁觉得自己永远戒不了,现在就给我滚!老子不想关你们,以后也再也不管你们,任你卖光家产,任你妻离子散,任你最后像野狗一样死在粪堆里!滚,现在就滚!”说完后,李志行气势汹汹地盯着这群鸦片鬼。
大烟鬼们慌了,不少人立刻说“大人,我们戒!一定戒!发誓戒!”,人群很快跪成一片。
李志行狠狠地盯了他们一眼,说了一句“记住你们的话!谁若食言,我派兵上门去打断他的腿!”,然后对范敏学说“去门口!”
随后,在戒烟所门口的空地上摆起了一张大桌子,李志行就坐在大雪中办公,他要让这些大烟鬼们立“军令状”!
大烟鬼们排着队一出门,这些女人娃娃立刻哭着拥上去。女人们哭着喊“掌柜的(当家的的意思)!我给你煮了白面饺子,我和娃都没舍得吃,给你送来了,这会怕都凉了……”,孩子哭着喊“大……!”。
大烟鬼一把抱住老婆和娃娃,在风雪中大哭,口中喊道“娃他妈,我再也不抽大烟了!再也不抽了!”
后面的军警却推搡着,骂道“你哭什么哭?还不快去立军令状?没看见督军大人正在雪里等你们?”
于是这一家人赶快去立“军令状”。
李志行却用手一挡。这一家人惊慌地不知怎么才好,莫非督军大人要变卦?
李志行冷着脸问这家女人“你家里藏没藏鸦片?”
这女人急忙回答“大人,没有!绝对没有!”
“那他要烟瘾犯了,让你去买鸦片,你去不去?”
女人急忙说“不去!打死我也不去!”
“嗯,不能去!现在买鸦片是要坐牢的,严重的要枪毙!”
这下鸦片鬼和他老婆立刻跪下,磕头如捣蒜,口里连称“大人,我们不敢!绝对不敢!”
李志行点点头,忽然摸出一个糖块,和颜悦色地递给一旁不知所措的大烟鬼家的娃娃说“丫头不怕!叔叔只是不让你大抽大烟,抽大烟能把你家抽空了,你就没有饭吃。对了,你叫啥名字?”
孩子害怕地不敢接糖块,直往后退。
范敏学一示意,大烟鬼的老婆赶紧抱住孩子,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说“大人,这孩子叫小红。小红,快给大人行礼!”然后抓住孩子,生硬地给李志行行礼。
李志行笑着站起来,说“好了好了!一个小孩子,行什么礼?”然后亲手把糖块剥开送到孩子嘴里,然后问道“甜不甜?”
孩子这才露出笑容,说“叔叔,甜!”
李志行笑了,问道“那你想不想以后也有糖吃?”
“想!”
“哈,小红,那你就要监督你大,不让你大抽大烟。一口也不能抽!这样,你大以后就有钱给你买糖吃了。”
“叔叔,我以后不要糖吃,只要我大不卖我和妈妈就行了!”然后又转身投到这个大烟鬼的怀里,说道“大,你以后不要抽大烟了,也不要卖我和妈妈,我也能干活哩!我以后去捡破烂,换钱买糖给你吃,大,好不好?”
这个大烟鬼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孩子大哭着说“小红,大再也不抽大烟了!也不卖你和妈妈,大要挣钱给你买糖吃!”然后拉着老婆、孩子,一家人在雪地里给李志行磕头,哭着说“青天大老爷,您救了我!也救了我一家人!”
李志行一侧头,对范敏学说“凡是立过“军令状”的都让回家。这些人也要发年货,按之前戒毒成功人的一半,两斤半白面,三两菜籽油。”
范敏学连忙答应了下来。
同日,这个办法被紧急发往陕蒙绥各地,剩余还被关着的大烟鬼,皆依此法办理,让他们回家去过年。
在李志行的威吓和感召下,最后一批大烟鬼也被“刑满释放了”。
后来,又经过范敏学持续督查、强化,李志行辖区超过85%的瘾君子都成功戒烟。
辖区内戒烟战役,基本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