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琪离开海潮贸易公司之后,二嫂也下岗了。
这个时候,荣琪又接到一个电话,是陕西桃下打来的,说三姐荣瑄病了,病的很厉害。
荣琪就给大哥荣泰打电话说:“哥,我三姐生病了”,话没说完就哭得泣不成声。
牵肠挂肚的荣琪决定立马回陕西探望三姐。
回到桃下,三姐荣瑄没在家,还在坚持上班,荣琪的心里稍微平复了一点。
这时三姐夫邝昌建带着兴家回家。兴家还是三岁的小孩子,看见久违的小姨回来了,亲热的黏上来亲个不停。
在荣瑄婆家吃晚饭的时候,兴家的姑姑一直挑唆昌建说兴家一点不听话,昌建二话不说,进厨房拿起炉钩子过来就要打兴家,孩子吓得哇哇大哭着躲进小姨的怀里,荣琪气愤难抑的说:“你这是想干什么?还真打吗?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错?”
荣琪抱起兴家就到隔壁三姐家去了。
进屋看着兴家可怜的小脸上挂着泪痕,越想越伤心,心想这个男人,一开始就没看好他,这婚后果然原形毕露,对自己的孩子都能下得去毒手,对我三姐该是怎样的狠毒啊,我三姐的病是不是让他气的,我三姐怎么这么命苦啊,荣琪越想越伤心,抱着孩子两个人痛哭起来。
这个时候,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三姐提着包进来了,一进门就对荣琪说:“你看这是我给美美买的衣服。”
荣琪感到三姐怎么像个木头疙瘩一样,带着哭腔说:“三姐,你看看我和孩子都哭成泪人了,你都不问问我们因为什么哭吗?”
荣瑄听了仍然不以为然,没表现出来多么惊奇,依然自顾言语。
荣琪知道三姐从小自卑懦弱,性格内向,碰见邝昌建这样不省油的灯肯定不敢反驳反抗。
但是看三姐的气色,面色红润,倒没有愁苦之相。
荣琪和荣瑄姐妹两人又聊了很多,荣琪才慢慢了解到,荣瑄得的肺病,一开始医生诊断很严重,后来发现误诊了,已经好转了没有大碍。
荣瑄婚后的日子其实并不像荣琪想像的那样悲苦。相反的是,邝昌建对荣瑄非常细心,非常疼爱,几乎不对荣瑄发脾气。
但是毕竟是个暴躁乖张的人,长期积攒的戾气无处释放,对老婆,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发泄都不合适,这个兴家就成了最佳发泄对象、出气筒子。
于是兴家就经常遭受来自爸爸的“特别关照”,经常莫名其妙挨打受气,身上也是整天青一块紫一块的。兴家从小就畏惧爸爸,一听见爸爸回家的动静就吓得哆嗦。这么小的孩子都有心理阴影了。
荣琪听了心里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三姐和孩子弄到烟台去,亲人们都在身边,就不会在桃下受委屈,早日逃出火海。
荣琪从桃下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老万帮忙给三姐安排个工作。因为荣瑄有文凭,所以很快联系到一家房地产公司愿意面试一下再接收。
荣瑄还舍不得桃下国有公司干部的职务,所发薪水不够吃饭的。邝昌建在汽车队开大货车,也是没活干发不下工资,他们抱着没有饭的铁饭碗不舍得走。
荣琪一开始想着把三姐和孩子先调过来,对姐夫昌建非常反感。在荣琪的极力动员下,荣瑄犹犹疑疑不忍心辞职,先给单位请了事假,带着孩子一家到了烟台。
荣瑄的工作还没办理妥当,这边二嫂因公司裁员被迫下岗,这么多人等着吃饭,如果买下彩云城的房子干饭店,二嫂原来就在公司食堂掌勺,可以发挥特长;三姐荣瑄、昌建一家也能有工作干;爸妈也能帮上忙;全家人都有事做,最起码不愁吃饭了。
小妹的设想得到全家人赞同支持。
荣琪看好彩云城一套25平米门市房,需要资金2.5万元。
最初荣琪和林石生去彩云城看房子是想买下来合伙开个公司,但为了一大家人的生计,就放弃最初的计划。
荣琪先把自己做宝石生意赚的钱拿出来,资金不足还要多方筹款,又从她大哥、二姐那借些钱,二哥再凑一些,买房钱基本够了。
买下毛坯房,还要装修成饭店,装炉灶、菜台等等炊事设施,这些都需要钱和人打理。
荣琪办好买房手续,时间来到1991年5月,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忙小饭店的装修和开业前的准备工作。能省钱的地方尽量省,昌建学着贴瓷砖,垒锅灶;荣琪定制相应的桌椅、餐具;各家的锅碗瓢盆也凑来了,荣康家的冰箱也搬来了。
大家商量饭店的名字和主题招牌菜,荣琪想让她三姐对饭店工作有兴趣,把店名写成“家兴小吃部”,招牌菜以陕西特点为主,主打“西安羊肉泡馍”和各种炒菜、肉类、海鲜、水饺、面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