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7年,秦晋崤山之战后,秦、晋两国成为世仇。
秦穆公为了报仇,几次出兵攻打晋国。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秦康公即位,继续发兵攻晋。
公元前620年,秦国攻打晋国,决战于令狐(今山西临猗西),秦军败退。
公元前615年秋,秦康公派西乞术聘于鲁国,并将秦国准备讨伐晋国的事情告诉鲁国。
这年冬天,由于秦军在令狐之战中失败,心中不服,一心想要攻打晋国报仇,所以再次发兵攻晋。
起初,秦军进展顺利,渡过黄河之后,率先攻占了羁马(今山西永济市南),逼近晋国国都。
见秦军来势汹汹,晋国只好派兵抵抗。
秦、晋两军在河曲(今山西永济市南黄河向东折)相遇,摆开阵势。
双方还没有交战,晋上军佐臾骈分析了秦晋双方的情况,认为秦军远道奔袭,有利于速战,弱点是粮草不易接济。
因此,他向晋军主帅赵盾建议:“秦军经不起长期消耗,我军应该高筑营垒,以逸待劳,等待时机。”
赵盾采纳了他的意见,命令晋军坚守不战。
但是秦军方面想速战速决。
秦康公看到晋军深沟高垒,坚守不住,深感为难。
他便问之前从晋国投降到秦国的士会,如何才能打破晋军“深垒固军”的局面,诱使晋军出战。
士会原本是晋国的大夫,非常了解晋国的情况。
听了秦康公的提问,他回答说:“这一定是赵盾新提拔上军佐臾骈的主意,使我军不能前进,退而无后,陷于疲累。”
“赵家有一个叫赵穿的侧室(宗室支子),是晋襄公的女婿。”
“赵盾十分宠爱他,但他年纪轻轻,不懂军事,却好勇狂妄自大。”
“而且,赵穿非常看不惯佐臾骈担任上军佐。”
“若是派人去挑战,赵穿肯定会出来应战。”
秦康公采纳了士会的建议。
为了确保胜利,秦康公还沉璧于黄河,祈求神灵保佑。
到了十二月,秦康公派兵单独向晋军发起进攻,激怒赵穿,诱使赵穿出战。
佐臾骈命令上军按兵不动,可是赵穿不顾禁令,独自出击,讨伐秦军。
秦康公见赵穿出击,迅速命令秦军撤退,赵穿没有赶上。
回到军营后,赵穿非常生气,发脾气说:“携粮籍甲却坐以待敌,本来是要和敌人作战,敌人来了却不出击,这算是怎么回事?”
军官回答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对付敌人的弊端。”
赵穿怒不可遏,说:“我不知道这个计划,我只是带着我的士兵去打仗。”
接着,又命令自己指挥的晋军单独出战。
赵盾得知后,大惊失色地说:“如果秦人俘虏了赵穿,相当于俘虏了我们的一个上卿,秦人等于打了胜仗。”
“那样的话,我作为一名主帅,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国内百姓呢?”
赵盾不得不命令晋军全部出战。
秦康公也指挥秦军出击,双方战在一起。
由于秦、晋都心怀不安,害怕吃亏,所以双方刚一交战,都争相撤退,没能打起来。
那天晚上,秦国派人向晋军请战,说:“今天白天双方都退军,两军之士都不高兴,请明天再来。”
仔细观察了秦使者的表情后,佐臾骈对赵盾说:“秦国使者的眼神不定,表明他内心不安。”
“说话的声音有点不正常,表明他内心害怕。”
“显然,秦军害怕我军,准备撤退。”
“假如我们追击,把他们逼到黄河边,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赵盾同意了,准备出兵追击。
然而,胥甲和赵穿挡在军营门口,不让晋军追击。
他们大喊大叫道:“我们还没有收拾和照顾死伤的将士,就抛下他们去追击敌人,这不仁道了。”
“不等到约定的时间出击,就把人逼到绝境,这也算不上光明磊落。”
由于赵盾宠爱赵穿,看到他这个样子,不得不放弃,命令晋军停止行动。
果不其然,秦军连夜撤退。
在秦、晋河曲之战中,晋军有很大的获胜机会,但由于赵穿的胡闹,没能取胜。
同时,这也表明士会十分机智。
因此,河曲之战后,赵盾从晋国的利益出发,与大臣达成协议。
利用计谋将士会从秦国引诱到晋国,委以重任,以防士会的才能威胁到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