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史官
书名:异界专家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3343字 发布时间:2023-04-21

这人满心以为只要如实相告,便能顺利把灵兽卖掉,于是来到集市后,当着一众买主的面,毫无保留地讲起了实话。


他指着那两头驴说道:“你们瞧瞧这两头驴呀,尾巴都断了,而且还特别懒,整天就喜欢躺在稀泥里赖着不动弹。


有一回呀,书院的长工们想着把它们从泥里拽起来,结果一用力,嘿,尾巴就给拽断了呢。还有这头呀,倔得很,简直就是头秃驴,


一步路都不想走,长工们没办法,只能抽它,抽得多了,毛都秃了呀。”


接着,他又说起那头骡子:“再看看这头骡子,那可是又老又瘸的,要是它还能干得了活儿,书院院长又怎么会舍得把它卖掉呢?”


最后,他看向那匹马,无奈地摇摇头说:“这匹马呀,寿元都已经耗尽了,估计连一年都活不了咯。”


买主们听了这些话,顿时没了兴趣,纷纷转头就走。


没一会儿,他说的这些话就在集市上传开了,这下可好,再也没有其他人愿意来买这些灵兽了。


这人无奈,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到书院,把在集市上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院长说了一遍。


院长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冲着他就发起火来:“朋友啊,那些之前把你赶走的人,还真没做错呀!我原本想着,自己是喜欢实话的,可你这实话,


那是在跟我的腰包作对呀!我可不能留你这样的人在书院了,所以呀,老兄,你还是走吧,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就这样,这人又一次被无情地赶走了,只能带着满心的无奈与失落,再次踏上未知的路途。


邹锦程饶有兴致地看完了那则卖灵兽的故事,不禁感慨,这孟仁杰教导儿子孟宇龙的《为君之道》,确实充满了心机,也难怪孟宇龙行事如此深沉。


而这一切,都是那位大孟史官记录下来的。


邹锦程不禁思索,这位史官为何会被关进水牢呢?想来,是因为他如实记载了郑舟是红颜祸水,孟乐正因一个女人致使大孟百姓死伤惨重、生灵涂炭。


尽管大孟最终反败为胜,但这段因三角恋引发的纷争,致使民不聊生长达300年。


邹锦程推测,大概率是孟仁杰将史官关押起来的,而史官竟还心甘情愿被囚。


毕竟史官记载的内容,涉及到孟仁杰母亲郑舟与王潇茗关系暧昧,郑舟死后王潇茗更是将王武城改成郑州城,这让孟乐正头顶“青青草原”,难免怀疑孟仁杰是否亲生,说不定都做过亲子鉴定了。


史官记载得如此详尽,险些让孟仁杰的皇位不保,还侮辱了他母亲,孟仁杰不能杀史官,便只能选择软禁。


谈及史官,邹锦程深知,这是专门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的文官。


在古代,发生的事情唯有靠史官如实记录在竹简上,才能得以保存,代代相传,否则后人便无从知晓真实的历史事件。


正因怀着这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古代史官大多刚正不阿、不畏艰险,即便冒死也要秉笔直书。


墨写的谎言,终究盖不住血写的事实,史料是传承先人文化、汲取精神养料的重要载体。史官的职责,便是记录真实的历史,将是非功过留予后人评说。


不知从何时起,改朝换代的统治者开始用虚伪的笔墨为自己歌功颂德,妄图利用史官的笔,掩盖自己肮脏丑陋的恶行。


然而,这对史官而言,却成了生与死的艰难抉择:是选择屈服,篡改史实,还是宁死不屈,保全名节?


邹锦程想起春秋末期左丘明的《左传》中记载的一件屠杀史官的事件。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庄公吕光,因齐国还有一位中兴之主吕购也称齐庄公,所以吕光又被称为齐后庄公。


虽说都叫庄公,但两人却有着天壤之别。吕购是齐国历史上第一位中兴之主,为后来齐桓公首霸诸侯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他当政时,齐国已基本处于小霸地位。


而齐后庄公则相差甚远,他极为好色,但凡被他看上的女子,几乎难以逃脱他的魔掌。


当时,齐国有位大夫名叫崔杼,他出身姜姓,是齐丁公的后人,也算是齐国贵族。崔杼的妻子棠姜容貌绝美,被齐后庄公看上,之后两人便开始私通。


不仅如此,齐后庄公每次去崔杼家与棠姜私会,还不忘羞辱崔杼,故意把崔杼的帽子送给别人,以此炫耀自己与棠姜的私情。


崔杼心中自然不满,时间一长,这种不满逐渐转化为仇恨。


他心想,自己虽是臣子,但国君如此羞辱自己,实在不能再无动于衷,于是决定杀掉齐后庄公,也就是弑君。


一日,齐后庄公又前往崔杼家找棠姜,准备与其亲热一番,却不知自己已大祸临头。


他刚踏入崔杼家,大门便被关上,随后崔杼命令家丁将齐后庄公乱刀砍杀。崔杼杀了齐后庄公后,大权在握。俗话说,


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他拥立齐庄公的异母弟为齐国国君,自己则自封相国。此时的崔杼权势滔天,行事也变得飞扬跋扈起来。


然而,崔杼虽手握大权,却也害怕自己给后人留下不好的名声,毕竟他不想遗臭万年,而是希望能有个好名声。


对于弑君这件事,齐后庄公终究是国君,杀了国君,终究会落下弑君的骂名。为此,崔杼担心弑君之事被记载在史书上,所以忧心忡忡。


为了能在史书中留下好名声,崔杼凭借自己的权势,命令写史书的太史伯,将齐后庄公写成病死的。


但他没想到,写史书的人都很有骨气,即便面临死亡,也不愿隐瞒事实。崔杼只见太史伯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


崔杼见状,大为恼怒,急忙要求太史伯重写,太史伯却坚决不愿。崔杼恼羞成怒,一剑便将太史伯杀了。


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除了国君是世袭的,记录史书的史官同样也是世袭的。


太史伯死后,他的弟弟太史仲接替他撰写史书,崔杼又要求太史仲将齐后庄公写成病死的。


可没想到,太史仲和他哥哥一样,只见他在竹简上同样写道:“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崔杼看后,勃然大怒,又一剑杀了太史仲。


太史仲死后,他的弟弟太史叔接替职务。崔杼再次要求他把齐后庄公写成病死的,而太史叔同样在竹简上写下:“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


崔杼看了,怒不可遏,准备再次杀掉太史叔。只见太史叔平静地说:“以事实秉笔直书,是史家的天职。与其失职,不如去死。”崔杼听后,更加愤怒,一气之下又杀了太史叔。


三弟太史叔死后,他的弟弟太史季接替职务。太史季和他的哥哥们一样,在竹简上还是写着“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


崔杼看后,虽然气愤,但此时也感到非常无奈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谋杀国君的事实,很难再隐瞒下去,自己也将永远背负弑君的千古骂名。崔杼此时虽生气,但好在没有杀掉太史季。


齐国的另一位史官南宫氏,听说太史家的几兄弟都因直言不讳被崔杼杀害,担心太史季也会被杀,那样“崔杼谋杀国君”的事实就无法记录下来了,


于是急忙赶来,准备接替太史季将事实记录下来。好在,南宫氏赶到时,太史季已经把事实如实写在了竹简上,他这才放心回去。


这便是“崔杼杀三史官”的故事,正所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


正因为有这些刚正不阿、据事直书的史官,秉持着“头可断,血可流,史实不容篡改”的职业操守秉笔直书,才使得春秋时期的史书较为可信,


让我们有幸能品味东周末年春秋战国时期那段波谲云诡、恢弘壮丽的历史风云。


邹锦程已然猜出,当时崔杼为何没有杀掉太史季。


崔杼明白,即便再杀掉太史季,也无法改变史官记载他弑君的事实,他总不能把齐国所有史官都杀光吧。


即便杀光所有史官,也堵不住他弑君的丑事,所以无奈之下,只能放过太史季。


毕竟,他用权力威胁和生命威胁,都无法改变史官的职业道德,只能选择放弃修改史书。


邹锦程看着眼前的骷髅头,心中不禁对这些史官生出敬佩之情。他已百分百确定,这名史官就是被孟仁杰软禁在此的。


邹锦程心想,想要改写历史其实也并非难事,直接将史官全部杀掉,然后换一批新的史官,或者软禁他们的家人,再进行威逼利诱,


他就不信每个史官都不怕死,这似乎已成了孟氏一族的惯用手段。


“这位尊敬的史官,你现在已经离世,这储物戒你也用不上了,里面的书籍对我倒是有用。”邹锦程心中想着,毫不犹豫地将储物戒收进圣府。


“储物戒留下,你可以离开了。”突然,一股强大的威压扑面而来。


“雾草,骷髅居然会说话?”邹锦程心中一惊。


此时,骷髅脑内那一团红色火苗不断跳动,黑色的骷髅周身死气愈发浓郁,开始转化为煞气。


骷髅“咦”了一声,“你居然不受影响?”


邹锦程装聋作哑,满脸疑惑地问道:“我为什么要受你影响?你是何人?是怎么死的?”


而此时,邹锦程发现自己吸收的香火之力正一尺一尺地消耗着,心中暗叹:“我的乖乖,煞气果然厉害。”反正他也不着急,香火之力又不是不可再生,消耗光了再吸收便是。


于是,他不急不慢地问道:“你又是何人?叫什么名字?”


“我乃大孟史官,邓天右。”


“邓史官,刚刚你突然开口,可吓了我一跳,这枚戒指就当是给我的精神损失费了。”


骷髅头陷入沉默,红色火焰不停跳动。


“我妈妈让我回去吃饭了,再见!”邹锦程说完,离开这个诡异密室。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界专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