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关于蒲州官军两千多人进攻芷阳山矿匪被大当家风芷寒的土匪们打得大败的消息是真的吗?”面对面前一个个峨冠博带,精神抖擞的记者,孙大领导面无表情,只是做着机械般的回答:“谣言纯属谣言!”
“关于官军中伏,所造成的损失我希望得到充分的了解。”孙文台一眼看去是申报的记者方国龙,他给了对方一个白眼:“我希望你们能够认真看看地府的邸报,蒲州的最新邸报已经在今天凌晨四点半紧急发布,我官军此次出击芷阳山大获全胜,斩杀矿匪无算,只是因为主将许副总兵不慎受伤,主力回来蒲州修养。但我们蒲州官兵对芷阳山的军事行动远未结束,且官兵优势很大,只待许副总兵修养伤势完成就发动雷霆一击,任何不法之徒、无胆匪类都将在官兵雷霆一击之下碾为齑粉。”
台下一片嘘声。
“你们不要听风就是雨,轻信谣言做出不实报道,而是应该跟地府跟官府跟朝廷站在一起做出符合实际的好报道。”孙文台喋喋不休的讲着。
但是显然都不相信官方报道,毕竟官方报道只是白纸黑字和官府信誉但王师败绩和败军回城是全城不少人亲眼所见啊。
喝倒彩的。
扣鼻屎的。
在哪呸的。
吐痰的。
应有尽有,尽是不屑和不信。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真的它永远是真的,假的它永远是假的,真的变不成假的,假的也变不成真的。
“您对于两千大军出征回来的不过五百人,有什么看法?”
“您对于官兵此次讳败为胜有什么看法?”
“您对于此次王师败绩之后蒲州安全和后续事件打算采取什么应对?”
“您对于许副将刚上任一个星期就败光蒲州主力有什么看法?”
底下,兴中社、新兴社、中光社、帝国社、晋中社、山中书社等等记者七嘴八舌的说着。
台上,府城隍孙文台大人早已经吹胡子瞪眼,尽管他心里想的是我看个鸡儿,但是现实还是要低头:“关于官府接下来的行动请大家密切关注邸报中的后续发展,至于你们问的介于谣言而产生的部分小问题,我拒绝回答这些问题。”
“昨天晚上一支追敌的矿匪出现在蒲州城下耀武扬威,我都看见了。城隍大人虽然官大但也不能这么做啊。”一个新兴社的女记者站了出来,振臂高呼:“人民有说话的权利,百姓都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我们要求知道真相!”
“你是新兴社的刘文彩吧?人长得挺好看,话倒是很犀利。”孙文台淡然的点点头,奋力地挥动袖子,拍拍手,然后一帮佣人抬着一盘子一盘子的票子走了过来。
“记者,报道就应该实事求是,跟随地府和朝廷一起弘扬正义能量,而不能捕风捉影,断章取义......”领导在那里逼逼了半天,然后话锋一转,:“每人五十万银元,希望你们能够如实报道,不要传播谣言。”
孙文台霸气的扫视了一下众人,眼看着几个大社的记者想要举手,他赶忙又开口:“六大社每人加二百万银元,新兴社再给一百万银元你把之前的新闻给我撤了。”
刘文彩恼羞成怒,义正言辞:“你把我们记者当什么?写出去的稿子如同泼出去的水,这要改了,广大人民群众怎么看我们?记者直笔而书,一字不改!”
“再加五百万银元!”孙文台笑了,然后一抬手就是加了五百万。
“为太守大人分忧,为朝廷分忧是每一个臣民的职责。”刘文彩强压下心中的喜悦,:“我认为忠义忠义忠在义前。”
“说得好,大家一定要做到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
.....
另一边孙文台安排去赎人谈判的徐正等人已经踏上征途。
孙大人已经表示无论矿匪要多少钱,他孙大人给报一半。
而前往晋阳报告山西代官戴重遇的使节也见到了山西代官。
代表秦广王殿下治理山西事务的戴重遇是孙文台的坐师,收到信只是粗略的一看,在信上写了一个可字。
显然是认同了他的做法。
然后问了一下使者:“百家报怎么说?”
使者低头回答:“震惊!千年来生擒地府最高武官,一代巨寇的诞生”
“妖言惑众啊!”戴重遇长叹一声,塞给使者一个信物,让他去找百家报把报纸收回了。
......
《水浒传》好啊,它好就好在招了什么鸟安。
人人都鄙视宋江,恨不得杀进东京夺了鸟位。
但想想,一帮水匪能推翻大宋?只能说很不现实。
人人都想做宋江,都想杀人放火金腰带。
想出人头地做大官。
而芷阳山上的矿匪们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第一次听到蒲州官兵要攻山的时候惶惶不可终日,就议出了两个字招安。
换句话说就是投降。
于是饱读诗书的大当家风芷寒写了一封私人信件交给了蒲州副总兵。
开头就是“蒲州从二品副总兵许大人在上草民风芷寒诚惶诚夙夜忧叹恐拜上”
大概意思就是我们都是迫于生计才出来当矿匪的,迫于无奈,虽然我们烧杀抢掠都做过,搞得商不聊生、绅不聊生,劫别人的富济自己的贫。但本质上我是个好女孩,我们山寨都是良民,我们也不敢抵抗王师,请大人大发慈悲我们愿意为大人效力,当牛做马。我们虽然都是区区草寇,但是略微有点勇力,也经常打别的匪徒,都能打赢,要是您愿意收留我们,一起建功立业我们十分欢喜保证顺从。如果不然,率大军来攻,这山寨险峻万一一时没有攻下会让别人嘲笑。
就是这一封不卑不亢的书信让对方撕了,许宣还对使者说:“招安?你以为你是宋江?想屁吃呢?”
消息传回山寨,顿时愁云惨淡,也是风家小妹风小暖出来劝说:“大家不要丧气,焉知我们不能做宋江呢?先打赢了官兵再谈招安。”
结果现在成了被活捉的高太尉,啊,真是命运造化弄人啊。
而风芷寒也成十里八乡有名的名人名将。
芷阳山上,山寨聚义堂里,一个妙龄少女坐在首位。
群头目坐在两排,一共一百零七人,加上主位的风芷寒刚好一百零八。
他们的议题也很简单,就是现在怎么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