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部一开始做什么招牌菜大家颇费了一番心思。
在海滨城市开家西安风味的羊肉泡馍店属实有点冒险,荣琪担心人们来到这里都吃海鲜,谁吃这东西。春尧就说:“哎呀,游客海鲜吃多了换换口味也不错,实在不行咱们大家吃,都能吃饱饭就行了。”于是就定下来主打的招牌菜是西安羊肉泡馍。
但是想做的和发源地一样口味正宗还真是有点难度。
二嫂是河南人,在食堂里都是做的大锅菜,没做过羊肉泡馍,这个时候,难题就交给了荣琪,该找谁来做呢?
招牌菜主打的陕西风味,如果做出河南风味或者烟台风味就不会吸引人,也会砸了招牌。
这个任务最后就交给了荣琪家的小保姆于荷身上。
于荷在荣琪家照看美美,一直把美美看到三岁送进幼儿园。
荣琪一家天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等主人都走了,于荷在家里就非常自由了。
这天荣琪下班回家,被四楼的邻居截住一阵抱怨:“你们家什么情况?天天开舞会跳迪斯科吗?我们下夜班回家补个觉都被吵的睡不成。”
荣琪一脸茫然的说:“没有啊,我们白天都上班的,回家很平静也没发现异常啊。”
话虽是这么说,荣琪也留了个心眼,有一天上班途中荣琪发现钥匙落家里了,拐回家敲开门,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自己家的小客厅里,烟雾缭绕,挤挤攘攘或坐或站冒出一群陌生人,有男有女,年纪都不大,录放机里正放着激烈的舞曲还没来及关,声音拧到最大,震耳欲聋。
那群年轻人看见女主人回家,都吓得面面相觑,纷纷趁机溜走了。
剩下于荷站在原地,还没想出应对的话语,荣琪怒不可遏对着于荷大声叱骂:“你这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一群男男女女,在这开舞会?弄得家里乱七八糟,真是胆大包天,不想干给我滚蛋!”
荣琪越想越生气,正好美美上学,幼儿园就在宿舍楼前边,家里有这么一个不省油的灯也是多余,荣琪就给大哥荣泰打电话让他把于荷接走。
于荷被辞退没多久,就给荣琪写了一封信,信里百般乞求荣琪让她回来,如果不让她回来,她在家生活也没什么盼头,只有一死了之。
荣琪心想:你想死就死呗,反正没在我这里死。
荣泰也给荣琪打电话替于荷求情,说小姑娘从大城市回到家里,只能下地干活,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繁华,回到一潭死水的老家,生活几乎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和意义,给我也写了血书,说的如果不拉她一把只能去自杀。
在大哥的说服下,荣琪勉强答应让于荷再回来。
于荷回来以后,荣琪交代她:“你就去饭店帮忙吧,好好干活,再给我惹事可不行。”于荷满口答应了。
小保姆于荷虽然生性散漫浪荡,但是毕竟出身农家,最大的优点就是吃苦耐劳有韧性,学没上好,学做饭倒是聪明能干一点就通。
这个羊肉泡馍都不会做,于荷就自告奋勇当主厨,自己从书上电视上学了方法再亲自实践,结果做出来还真的口味纯正,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荣琪为了让她技术更加纯熟,还专门带她去了一趟西安,品尝正宗的羊肉泡馍,向当地的厨师们虚心请教。
大家齐心协力经过五个多月的装修准备,办好营业手续,基本具备开张条件,计划选个好日子——国庆节开张。
国庆节前一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大家早早来到小吃部。
妈妈建议在饭店一块包水饺,热热闹闹吃一顿,为开张温锅。
大家说说笑笑,忙忙活活,各司其职,妈妈坐在那里愉快的包着拿手的水饺。
正在这时电突然停了。
大家都心里一紧。
妈妈包水饺的速度不得不慢下来,十月初的天气还很炎热,停了电冰柜不能用,烧大锅的鼓风机也不能用,包了四五帘水饺,放在那里,妈妈就停下不能再包了,一会翻翻这个帘上的水饺,一会翻翻那个帘上的水饺,心疼的嘴里不停小声嘟囔着:“都快沾了,怎么吃啊。”
荣琪看着妈妈跟着着急上火,心里也有点着急。
彩云城是烟台开发区第一家规模比较大的综合市场,那个时候开发区饭店很少,但是外来的客人很多,有创业的有旅游的,到了中午的饭点,就有一波一波的客人来彩云城找饭吃。
邝昌建站在门口,过来一波客人问能吃饭吗?邝昌建就大手一挥,拉着长腔说:“对不起,没——电。”来一波撵一波,自己感觉还很得意的样子。
荣琪过去把他往屋里一推,说:“你去忙别的吧,我来招待。”昌建悻悻的离开了。
这个时候又过来一波客人问有饭吗?
荣琪说:“你们几个人啊,”
对方说:“七个人。”
荣琪一听这合适了,就说:“小店还没开张,有现包的饺子原准备我们自己吃的,你看可以吗?”
客人一听很高兴说:“饺子最好了。”
于是客人就被荣琪引进屋里。
这个时候,昌建看着荣琪阴阳怪气地说:“呵呵,没电我看你怎么烧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