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四照堂点将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6310字 发布时间:2023-04-27

李志行的乔修远二人一到北京,先住进了礼宾馆。结果发现这里已经住了不少直系将领,大家彼此打着招呼,李志行在人群中看见了胡景翼,就上去地到招呼“景翼哥,你的军队也要参战吗?”

胡景翼回答“接到总统府电令,让我前来参会,估计是要参战吧……”

两人正说这话,忽然有人与李志行打招呼,一看却是阎锡山,一身戎装。连阎锡山也来了!

“怎么?阎督军,连你的队伍也要参战吗?”李志行惊讶地问道。

阎锡山回答“这个倒并未说,只是命令我来开会。”

“哦……”

几人又聊了几句,李志行便与乔修远去参见曹锟。

总统府人来人往,完全是一副大战在即的样子。

李、乔二人见到曹锟,问过安后,曹锟先开口说“你俩来了就好!这个张雨亭,完全不听劝说,一点面子都不给我!我算是仁至义尽了,这番我们不得已,又要与张雨亭打一仗了。子玉给你们打过招呼没有?你们打算出多少部队呀?”

李志行忙说“报告大总统!玉帅已经招呼过了,我们决定调最精锐的郑玉琨陕军第1师,以及马鸿逵的第5混成旅,并一个野炮团参战!”

曹锟一听,就笑着说“哦?可是连张雨亭都称赞的“下山虎”郑玉琨?”

“正是!”乔修远笑着说。

“哈哈!好!好!”曹锟听后摸着脑袋哈哈大笑。

这时一旁的李彦青也笑着说“三爷您可没白疼他俩!志行和修远这回可是拿了老本出来!”

曹锟甚是欣慰,然后又说“对奉张作战是大事,你们都听子玉安排,我将全权委托子玉。”

两人急忙说“是!”

曹锟又与两人聊了两句,但求见曹锟的人很多,两人就先行告退。

回去后李志行就去找胡景翼,胡景翼却不在屋,说是会客去了。志行只好去了阎锡山那里聊了一会,而后回去休息。

当天,李志行收到锦州的情报:奉军往山海关方向运兵愈急,火车装着士兵和各种军用物资,日夜发送;城市上空,时有飞机轰鸣而过。

同日,张作霖通电痛斥曹锟贿选总统等行为,并声称要用飞机“问候曹锟起居”。

看来,大战在即。

第二天,通知说吴大帅要来,曹锟以下,都到火车站列队迎接。呼呼啦啦的督军、将军去了一大群,还安排了西洋乐队,铺了红地毯。

一会吴大帅的火车进站,乐队立刻吹奏起来。等火车停稳后,吴大帅就在白坚武陪同走下火车,大家赶紧敬礼。吴大帅和大家打了个招呼,说声辛苦大家了!他要先到总统府议事,请大家先散了。大家又都呼呼啦啦散了。

隔天,曹锟以大总统名义特委任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全权负责对奉作战。同日,曹锟就奉军入关发表通电,表示要“以国家权力,强行制止”,并令所属各部“相机剿办,克日肃清”。

直系各省相继通电表示支持,其中湖北肖耀南并通电列举了奉张“首肇兵端”的八大罪状。李志行也赶紧通电,表示支持曹、吴。

晚上,吴的秘书长白坚武通知:明天到中南海四照堂参加军事会议。

第二天一大早,李志行和乔修远就乘车赶往中南海四照堂。

这四照堂是国务院的办公室之一,因有四面玻璃,取《山海经·南山经》中“(招摇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中“四照”一词而得名。

到场的有直系各省督军及将领有几十人,皆身着戎装。陆军总长陆锦、海军总长李鼎新、海军总司令杜锡珪、中央航空署署长敖景文也都参加会议,代理国务院总理颜惠庆也出席会议。因为大战在即,大家简短寒暄后肃然静坐,等待吴大帅。

大家等了好一阵子,就快要坐卧不安的时候,忽听到一声“总司令到!”,大家急忙起立。

随着通报,吴佩孚慢慢踱了进来。

只见吴大帅上身披着一件绸布夹袄,内着一件玄色坎肩,纽扣都未扣,下身一条打量了绑腿的白色裤子,手里夹了根雪茄,到会议桌的一端坐下。

吴放下雪茄,慢声说到“奉张无知,藐视中央,今又兴兵来犯,正是自取灭亡!本总司令受大总统委派,主持作战事宜,望各位齐心协力,一举荡平张逆。下面,由参谋长介绍情况。”

随即,张方严便开始介绍奉军部署“据可靠情报,奉张此次将作战部队编为6个军……”

原来,张作霖将作战部队编了6个军,具体是:

(1)第1军军长由原东北陆军整理处副总监姜登选任军长、副军长韩麟春。下辖裴生春的第4混成旅、赵恩臻的第12混成旅、齐恩铭的第16混成旅,总兵力约3万人。

(2)第2军军长李景林担任,副军长张宗昌担任,下辖李景林的第1师(含李爽垲的第23混成旅及刑士廉的第24混成旅)、张宗昌的第3混成旅,总数约2.5万多人。

(3)第3军军长张学良、副军长郭松龄,主要含张作霖起家的中央陆军第27师(缺1旅),以及张学良和郭松龄的“二、六旅”(温瓒玉的第2混成旅、宋九龄的第6混成旅),总数约3万多人。

(4)第4军以张作相为军长、汲金纯为副军长,下辖李杜的第10旅、李桂林第26旅、丁超的第8混成旅,并配备两个独立联队,总数约3万多人。

(5)第5军军长吴俊陛、副军长阚朝玺,主要下辖吴俊升的第29师(含万福麟的第15混成旅和石得山的第22混成旅)、张明九的第17混成旅、阚朝玺的第1混成旅。总数约2万多人。

(6)第6军军长许兰洲、副军长吴光新,下辖穆春、于芷山、王永清3个骑兵旅。这一个军是骑兵,总数超过1万人。

其中,第1军和第3军是奉军的精锐,组成联军,总数约6万人,放在山海关正面战场。第4军是总预备队,驻锦州策应。其他的3个军,根据已知情报,将投放到热河方向。

李志行与乔修远听完暗暗咂舌:粗略一算,奉系军队开赴前线的已经高达约12万人!据说东三省共有25万兵力,现在到前线的已经到达到了其总兵力的一半,若再算上总预备队,老张在直奉战场已经投入了约15万大军!

其实,张方严通报的情况并不完全。

9月15日,奉军李景林部之一旅,已于热河义州、九观台与米振彪的毅军4个营接触,随即爆发大战,战至中午,毅军大败,退入阜新。

16日,李景林部胡毓坤团及窦联芳团攻入阜新,控制了奉天往热河的这一咽喉要道。目前,正在往纵深发展。

其实早就打起来了!

另外,由于奉军的严格保密,吴佩孚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地获得对方的情报。

话说张作霖卧薪尝胆,从1923春天起,奉军即着手拟订对直系的作战计划。

1924年2月,王怀庆的密报:由紧要机关探确,奉方于阴历年前军事会议决定,俟江浙开衅,奉、吉、黑三省即一致进内,黑省军队由洮南进攻开鲁,吉省军队由辽源攻取绥东(热河旧绥东县,后并入奈曼、库伦两旗),奉省军队分四路榆关、凌源、朝阳、阜新四路猛进。

只是当时张作霖表面比较安静,仍满口的“和平大义”,曹锟也仍有拉拢奉系的想法,就命令王怀庆所部外松内紧,并对防守部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动,没做什么大动作。

现在又过去了半年,张作霖精雕细琢,这次制定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

那就是将整个战场划分为东、西两个战场。

(1)东线正面战场。

由姜登选、韩麟春的第1军,及张学良、郭松龄统率的第3军,组成联军,张学良任联军司令,集中6万精锐部队,担任山海关、九门口一线攻防。

该方面配备空军两个作战队。

(2)西线战场。

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由李景林、张宗昌的第2军组成,兵力约3万人,担任热河南路进攻任务,向朝阳、凌源、冷口一线进军,攻占并扼守喜峰口后再谋战机。

北路战场。由吴俊陛、阚朝玺的第5军,以及许兰州、吴光新统率的第6军组成,以骑兵为主力,向建平、平泉一线进攻。

奉系军队开赴前线的军队其实已经高达约12.5万人!若再算上总预备队,老张在直奉战场已经投入了约17万大军!

奉系的作战方针是,先以精锐部队顶住山海关正面,派重兵沿热河一线突破,待热河方面军队与山海关战线平齐时,一起发起总攻。

奉军之所以选择先从热河方向突破,第一个原因是山海关太难打!其次是怕吴佩孚从热河向辽河平原突破,抄了山海关奉军的后路。而且,若热河得手,奉军反而可以抄直军山海关守军的后路。第三,奉军认为防守热河的王怀庆是个软柿子,柿子先捡软的捏。

奉军这个计划是请了日本顾问一起制定的,甚是周密。

话说日本人对张作霖发动战争比较支持,尤其是关东军,他们为张作霖提供情报、参谋、运输等条件,甚至瞒过日本政府,为张作霖提供了不少武器弹药。

那么我们再看吴佩孚如何应对。

张方严介绍完奉军情况,大家都表情严肃。吴佩孚却显得十分轻松,他先施施然抽了一口雪茄,然后说道“诸位,张作霖不过是个胡子出身,徒有数万大军,哪里打过什么大仗?这次不自量力又来挑衅,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然后挥挥手,让张方严宣读作战计划。

张方严就拿起作战计划,大声说“我宣布……”

吴大帅将前线人马分为3路大军,又调了10路援军,具体是:

一、前敌三军。

1、第一军。分为三路。

以彭寿莘(第15师,直系精锐)为第一军总司令兼第一路司令,副司令为冯玉荣(第13混成旅)。以第一军副总司令王维诚(第23师,原王承斌部队)为第二路司令,葛树屏(第12混成旅,吴嫡系)为副司令;以第一军副总司令董政国(第9师,接陆锦)为第三路司令,时全胜(第14混成旅)为副司令。

总兵力约60000人,安排在山海关一线,与张学良、姜登选的奉军主力对敌。

2、第二军。

以王怀庆(第13师)为总司令,米振标(毅军,15个营)为副司令,前敌指挥为刘富有(第13师之第26旅)、龚汉治(巡防营,6个营),包括张林的热河第1混成旅,该军担任朝阳方面的作战任务。总兵力25000人,与李景林、张宗昌部对敌。

3、第三军。分为两路。

以冯玉样(第11师)为总司令,第一路司令为张之江(第7混成旅),第二路司令为李鸣钟(第8混成旅)。兵力约35000人,与奉军阚朝玺、穆春部对阵。

二、后方(援军)十路

以曹瑛为第1路司令,胡景翼(暂编第1师)为第2路司令,张席珍为第3路司令,杨清臣为第4路司令(林起鹏为副司令),靳云鹗为第5路司令(田维勤为副司令),阎治堂为第6路司令,郑玉琨为第7路司令(含玉琨的陕西第1师及马鸿逵的第5混成旅),李治云为第8路司令(马灿林为副司令),潘鸿钧为第9路司令(吴长植为副司令),谭庆林为第10路司令(张金标为副司令)。

三、海军方面。

以杜锡珪为司令,温树林为副司令,以大沽口为据点,以葫芦岛等地为前沿。

四、空军方面。

以敖景文为司令,战机共编成4个队,第1队驻北戴河,第2队驻滦县,第3队驻朝阳,第4队驻航空处,有飞机70余架。

同时,以曹锐为军需总监。

此外,还任命一批防务和后方筹备总司令(部分系随战事陆续任命)。

其主要的有:以萧耀南为鄂豫湘防务总司令,李志行为陕蒙绥防务总司令、方本仁为督办赣粤边防事宜,周荫人为讨逆南路副司令,张锡元为察区防务总司令,熊炳琦为鲁省后方筹备总司令,李济臣为豫省后方筹备总司令(李炳之为副司令),刘梦庚为京兆后方筹备总司令,陆洪涛为甘肃后方筹备总司令,阎锡山的山西后方筹备总司令,以及任命郑士琦为直鲁海疆防御总司令,迟云鹏为直鲁海疆防御总指挥等。

前线军队加上10路援军,吴大帅此次已经动员了超过20万大军!

这个应对,可谓中规中矩,却也很有意思。

所谓中规中矩,意思是吴大帅在山海关战场集结了6万多人的精锐,可谓精锐对精锐;热河防线,不但有王怀庆的2.5万人,又加了冯玉祥的3万人。王怀庆纵然弱些,可冯玉祥的绝对是强将,加在一起堵住张作霖估计不成问题!

然后再说那一大堆后方司令,李志行因为派了精锐参战,又和奉张交界,就只安排了个“防务司令”,意思是防守好就行了。而挨着河北的阎锡山,就得了个“筹备司令”,意思是你还得出点水。

至于军需总监曹锐,则显得一脸的不情愿。

为啥?因为曹锐这个军需总监是老吴硬拉他来做的!

老吴为啥非得拉他?因为老吴原本计划了3000万军费,现在筹了才约700万,没钱呀!所以就拉曹锐来做这个总监。这家伙有钱,据说比大总统曹锟钱还多!但就是不出子。这下我拉你管军需,就不信挤不出点水来!

另外被拉来的,还有李彦青这个小白脸,这家伙原是总统府军需处长,这次荣任了“军需副总监”。理由还是一样:李彦青贪财和有钱的名声在坊间广为流传!所以也拉来宰一刀。

要说吴大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直系是真穷呀!眼看就要进入10月份,直系的士兵连棉衣都没有准备!燕山雪片大如席呀!

还有郑玉琨的第7路援军,原本上次在洛阳说的只是郑玉琨的陕军第1师,如今将马鸿逵的一个旅也划进来了,理由是便于指挥。

看来吴大帅对热河方向很有信心呐!

但李志行隐隐觉得不妥:明摆着奉军要在热和方向突破,先不说冯玉祥,首先对阵的就是王怀庆,可这位王巡阅使实在让人无法放心!

王怀庆的第2路军虽号称2.5万人,但这支军队除了王的中央陆军第13师,其他就是毅军、巡防营、游击队之类的,军纪松弛,装备陈旧,实为乌合之众。就连王的第13师,也是惯于打顺风仗的,不适合打硬仗。

另外,王巡阅使身体不好。他有严重的肠胃炎,经常拉肚子,常常需要在马桶上办公。王将军出行,他的卫队总要抬着一个描金画漆的马桶,以备王将军随时使用……

所以李志行觉得还是将马鸿逵放在热河方向为好!

李志行刚想说出自己的建议,不料有一人忽然起身,瓮声瓮气地说道“大帅,按作战计划,我们第3路军行军路线最长,别的军队都能坐火车,冀北一带都是山地,全我们靠一双腿,但我们没有棉衣,连吃的都缺少。”

原来是冯玉祥!老冯没钱大家都知道,他说的应该是实情。

不料吴大帅闻言后眼睛一翻,没好生气地说道“没有火车就不打仗了?这是一个军人该说的话?没有给养,就地解决!”

不料老冯这个倔脾气又回口来了一句“冀北往热河一带,尽是山区和沙漠,人烟稀少,怎么解决?就算能买到,我也没有钱!”

吴大帅更愤怒了,高声说道“为你打仗,我还要专门为你开个银行?”

冯玉祥闻言,不好再争下去,只好气鼓鼓地坐下。

看到这情景,李志行也是直皱眉头:大军出征,粮草先行!给养不解决,怎么好打这么大的仗?

但老冯已经触了霉头,没人好再说话。

“这个冯玉祥,还偏偏来哭穷!难道我就不穷吗?况且这家伙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吴大帅心中也是恼火。

话说吴大帅又不是神!又要操心打仗又要操心钱!人家东北的王永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宣称:奉军此次出征,每月军费大约2000万元,现已准备了半年的……。那就是1.2个亿!而一个偌大的直系,竟然连3000万都凑不齐!

李志行刚想开口,就在这时,会议室内的电灯忽然全灭了,顿时一片黑暗。

护卫们立刻紧张。白坚武吩咐人立刻去查!结果却是忽然停电了。看来,这四照堂没电也不能四照。

黑暗中,下面就有人嘀嘀咕咕,说大战当前忽然停电,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黑暗之中,也不知道大家听了此话各是什么神态?

一会,又来电了。

吴大帅满脸晦气地看了大家一眼,一挥手说道“张逆宵小,此次必定土崩瓦解!以上命令,各部马上去执行!”,随即宣布散会。

李志行的问题也没来得及说。

大家往外走,李志行就想找吴大帅再说说想法,但有不少外国记者要采访吴大帅。

吴大帅换了衣服,在照相机前意气风发地说“……我出兵20万,两个月内一定可以平定奉天,张作霖下台后,他的儿子张学良可以派送出国留学。所有外国人在东三省和南满铁路的权利,我们都予以尊重……;还有广东的孙中山,因为不得民心,现在正在遭到当地商团反对……”

吴佩孚说的商团的事,就是后来酿成叛乱的“广州商团事件”。

话说孙中山以广东为基地,总要发动北伐,又加上广东战战不休,每来一个都对地方索取颇多,地方有些不堪其扰。而广东商团自开埠以来就素有实力,也许是受了外界势力的蛊惑,也许是自发的,也许兼而有之,就想武装自己。

所以,以陈伯廉为首的商会就开始偷偷买入军火。这些人可比李志行当年敢干多了,一下买了8000条步枪以及弹药!并且恰好被南方政府发现并没收了!

于是,商团就开始闹。先是罢市,广州政府就将没收的枪械还了一半给商团,之后又演变为商团叛乱,最后还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出手才镇压了他们。

当然,叛乱是后续的事情,此时还只是在闹。

李志行和乔修远好不容易等吴大帅开完记者会,赶紧求见说了自己关于热河方面的顾虑。

吴大帅听后,就点点头说“你说的我也知道,但郑玉琨和马鸿逵的部队,我有大用!你不要担心。”,然后又开始骂起了曹锐,说这个家伙家资六七千万,却一毛不拔!大家打仗,好歹是为了你曹家哩!

这事李志行两人不好置喙,就赶忙借口走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