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建和老鹅头闲暇没事的时候,就把冰柜里放的猪头肉,小菜拿出来,喝点小酒。
那老鹅头一天得喝三顿酒,昌建也喜欢喝。两个人就成了亲密无间的酒友。
这天午饭过后,厨房没事,两个人正喝的高兴,荣琪突然到店里来。
昌建虽然平时经常唱个反调,但是心里还是比较畏惧荣琪的,毕竟是荣琪把他们一家从桃下那穷窝里给捞出来,现在又吃住在人家饭店里。
看见荣琪进来,昌建就慌慌张张把盘碟抓起来想放到柜台里面,一个不小心把手指划了个口子,鲜血直流。
荣琪看见了,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说:“吃就吃呗,辛苦一天了还能不让吃?”
这天中午,兴家从外边跑进小吃部,刚在外边玩的一头大汗,进来拿起桌子上的饮料拧开就喝。
这个时候,昌建看见了,二话没说,一个箭步上来,抡起大手一个大耳光就扇在兴家脸上。
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把个仅有四五岁的孩子都打懵了,吓得把饮料一扔,哇哇大哭着喊叫:“哎呀爸爸,爸爸,不喝了不喝了再也不喝了!”
荣琪看见了,心疼死了,过来一把把孩子抱在怀里,对着昌建大喊道:“你凭什么要打孩子?小姨连个饮料还能不让喝吗?还能喝不起吗?就是你自己的儿子你也没权利打,你再这样打孩子就滚蛋!”
被荣琪一顿臭骂,从那以后,昌建也不敢家暴孩子了,心里也算有点畏惧。
有天中午,过来一个中年客人,穿的西装革履的,很有派头,进门就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口音说:“你这还能做羊肉泡馍?”
荣琪热情的招待他进来尝尝。
小吃部虽小,但是荣琪对饭菜品质要求很严格,都是和西安正宗羊肉泡馍一样的程序:青花大碗放上如小指甲盖大小的一层馍头做底,然后浇上乳白鲜香的羊肉汤,撒上绿色葱花,
这位客人吃完之后,赞不绝口,连夸:“莫想到这小店能吃到这么正宗的羊肉泡馍。”
荣琪得意地说:“我们家的亲戚在西安开的同盛祥。”
客人一听更加赞叹不已,说以后我要把客人都带这里吃饭。
这个时候,于荷过来劈头就问:“钱呢?你还没给钱呢。”
客人这才想起来摸摸口袋,尴尬的说道:“哎呀,不好意思,我没带钱,我从来都不带钱。”
于荷听见一脸鄙夷地说:“没钱?没钱你上饭店吃饭?”
荣琪说:“小荷你这是怎么说话的,你上一边忙去。”
然后又扭过脸微笑着对客人说:“都是老乡,老乡吃饭就不要钱了,以后多给我宣传宣传就行了。”
这个客人说了一句“额以后还会来的。”就满意的走了。
没两天,这个客人又来了,带了很多人来吃饭,荣琪这才知道,这个客人是刚从陕西调遣过来的交通银行的侯行长。他领的客人都是金融界的高管和企业老板之类的上流人物。
这些客人进来以后都说:“侯行长,领的这饭店也太小了,”侯行长就说:“你莫看这店小,东西正宗的狠。”
荣琪一看来了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也是受宠若惊,问他:“侯行长,你看我们店里就只有羊肉泡馍,怎么招待这些贵客?”
侯行长笑笑说:“你瓜子娃,你去市场买点海鲜,一煮一炖的,端上来就行了,我们就是为了吃你家正宗的羊肉泡馍。”
侯行长还说:“你把这饭店圈出来个雅间,我也好把客人多往这带。”
小吃部二十多平的面积,荣琪就用布围出一块来,也算有了雅间。
小吃部的羊肉泡馍因为口味正宗,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慕名而来。每一碗羊肉分量很足,有的客人吃完就说哎呀真好吃,快撑死了。
荣琪给饭店的人开会说:“咱们得涨价,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得涨价,以后就翻一倍卖八元一碗。”
昌建冷笑说:“这么贵谁吃啊,我看你八块钱一碗卖给谁。”
荣琪不慌不忙的说:“饭店里这么多人需要养活,咱们利润要高一点,但是咱们主打的地方风味,独此一家,为了这个口味谁也不会在乎那几块钱。”
昌建非常不赞同的撇撇嘴,就等着看荣琪的笑话,结果价格涨上去以后,照样卖的红红火火,客人络绎不绝。昌建也只能不得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