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工 > 三十
三十
书名:打工 作者:锲而不舍 本章字数:3261字 发布时间:2023-04-25

三十

这是一场建筑工地的脚手架意倾倒事故,2名农民工高处坠落身亡。

按照要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1994年就开始分家了,但落实到地方需要时间,禹王区决定1997正式分家,原来的税务局办公楼决定留给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的办公楼另建,太行建筑公司承包禹王区地税局办公楼的建设工程,但建设工期要求年底必须完成。按照设计,是六层楼,不必一定安装电梯。去年已经建了两层,今年开春投入建设后,又一连下了10多天雨,公司赶工期,急于建设,对脚手架等建筑用具检查的有些仓促,致使一处脚手架突然倾倒,两名当泥瓦工的农民不幸坠落身亡。

孔中庸马上就知道了,对闯进办公室的郭林,非常生气:

“怎么搞的?脚手架都能出问题,这样的基本安全都有漏洞,不是一直叮嘱你们一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吗?”

孔中庸说的没错,对建筑公司,孔中庸费心思最多的是两件事,一是从事招标,二是强调安全。死人的事故还是第一次出,特别是这种低级的安全事故。

郭林哭丧着脸,低着头, 一个劲认错:

“都怨我,怨我,平时我还是很注意脚手架的安全的,脚手架搭好后都亲自上去走走。这次可能过于着急了,检查的不细致,税务局分家也急等用办公楼。”

看着郭林的窘态,急得像要冒汗,就拿起电话要拨,还一边说:

“算了,出都出了,切记吸取教训吧。关键是做好善后工作。先报案吧。”

郭林抢前几步,一把按住孔中庸要拨号的手,下意识地望望门外,小声说:

“哥,先别报案。一报,事就大了,事故调查等程序一套一套的,赔偿额高的吓人,主要是对我们公司声誉影响太大,以后招标会受到很大影响。听说禹王区今年要有撤县后的大的建设工程。”

这话孔中庸信,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多了,他明白办事的难度,并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拨号的手慢慢抽回了,问:

“那,你说咋办?”

郭林又凑前一步,几乎贴上了孔中庸的耳朵,小声说:

“最好私了。和死亡民工的同乡和家属谈谈,拿点钱,大事化小。”

孔中庸想了一会儿,也无更好的办法,就无奈地点点头。

下午,郭林又一脸沮丧的进来了,拿起茶几上的一瓶矿泉水猛喝了几口,急急的诉苦:

“这帮人真他妈难缠,我们开始每人赔偿1万,不行,一直闹,大叫大嚷的,涨到两万还不行。不是不能再高,一开头就刹不住尾,今后万一再有类似的事故,或是别的事,民工这么一闹,解决起来就更被动了。”

孔中庸说:

“牛解放找我了,死亡的民工是他老家那个村的,就是冲着他来打工的。你找牛解放,让他陪你一起做做工作,就说我说的。我也确实给他说了。”

晚上,郭林又来了,一脸丧气:

“不行,牛解放差点挨打,也说不下来,非要见官,还说不行就申请劳动仲裁。这要一弄,没个几十万,甚至百万就下不来。关键是影响以后招标,我们的公司以后还咋干。今年又很关键。”

孔中庸也着急了:

“你还有什么办法?拖下去不是事啊,时间一长,安监等部门就知道了,不报案首先就是错。”

郭林头凑过去:

“哥,找楚华吧,动用他黑道的朋友,花个小钱,赶紧了了吧。夜长梦多呀。工地上那么多民工呢,保不准谁跑风漏气。”

孔中庸明白找楚华的意思。这几年,楚华没少帮太行公司,农民工逐年递增,村与村都护群,打架斗殴的不少见,社会上找事的也有,楚华和派出所都及时解决了。许多人窃窃私语:太行公司在公安局有“保护伞”。特别是搞建筑,每逢拆迁不顺利的时候,楚华动用黑道上的朋友,明的暗的办法都用,甚至还不止一次的打伤过人。黑道朋友到里面蹲几天就被楚华“弄”出来了。但确实办了不少难办的事,就像当初对付鲁山兄弟。孔中庸有时也犹豫,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次两次下来就刹不住车了。何况个别闹事的人本身就是黑道人物或沾点边,用正常的办法就处理不了,就像“医闹”。只有“黑吃黑”了。况且楚华不止一次打包票:

“这些都是老朋友,我当治安科长就交下的。能办事,还人物。当然,你们公司正常的事,我还是让民警处理,能不用这戏朋友就不用,关键是有些事正常程序处理起来太麻烦,花钱又太多。不过,我的这些朋友请你放心。”

当然,忙不能白帮,楚华和这些朋友也从太行公司暗里拿走不少“辛苦费”。几年下来,没有具体统计,但也有几十万吧。钱的事孔中庸知道,但具体经办,都是郭林操作。包括楚华所谓黑道上的朋友,孔中庸一个也不认识。事后吃饭,孔中庸一次都没有参加过,都是郭林代表。所以,郭林比孔中庸更熟悉里面的“猫腻”,也多次直接尝到了好处,提出这个建议太正常了。

孔中庸望着漆黑的夜色,想了一会儿,也只好说:

“行吧。不过,你先联系一下楚华,别闹出更大的事,看他又什么条件?别狮子大开口就行。”

半个小时后,郭林打来电话:

“楚华的朋友要5万,楚华本人说要竞争局长,想让我们提供10万。加上赔偿,总数就20万左右,比报案处理少多了,还不影响我们的声誉和招标。”

孔中庸握着手机沉思了一会儿,处理鲁山兄弟才要2万,不到10年,价钱涨了不少。但几年来一直水涨船高,孔中庸也习惯了。特别是楚华竞争局长,就是没有事故的事,找来让帮忙,也不能置之不理呀。只是,孔中庸感慨:“什么世道?”。感慨贵感慨,综合平衡一会儿,也只好回话:

“就这样吧。让他们抓紧办,越快越好。别弄的太僵了,赔偿额不行就再涨点,毕竟是一条人命啊。”

郭林说:

“好的,我一打电话,他们马上就来。”

第二天一早,郭林的电话就来了:

“哥,马到成功。就是赔偿额一人涨了5000元。放心吧。”

孔中庸也不好意思问楚华的朋友采取了什么办法,就挂掉了电话。几天后,牛解放告诉他,公安找的黑道朋友连吓带威胁,腰里的白晃晃的匕首都亮出来了,农民们那见过这个,见涨了点钱,就二话不说同意了。

事故处理的总算有惊无险,但禹王区的最大的工程——卫河改造工程拿的并不顺利。

卫河和孔中庸老家的河同名,就是憨杰被处决的地方。已经干涸很久,两岸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中间的两座桥都破旧不堪,摇摇欲坠。撤县后,市、区群众一直呼吁美化、通水、通路,泉水市、禹王区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也多次有提案、议案。1997年,禹王区决定开展综合改造工程,引水,架桥,两岸重新整修,计划修成两辆汽车能过的柏油路,标的达3000万元,是撤县后区里最大的工程,还列入了泉水市当年要办“十大实事”之一。

当时的商品房价格才升到600多元一平米,利润没有后来那么大,这么大的改造工程更有诱惑力,市内外的许多建筑公司、路桥公司投标,急于分得“一本羹”。梁大光的战友的公司从省城也来投标了。一场白热化的投标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大战的操盘手就是梁大光。梁大光已经是禹王区的书记了,谁都清楚,说是投标竞争,但梁大光的意见几乎起决定作用,用“一言九鼎”说也不过分。

对梁大光,孔中庸开始有信心的,毕竟,这些年,孔中庸是他最大的“金主”,大事小情,孔中庸必到,当然不能空手而来;逢年过节,更是孔中庸“慰问”的第一人。太行集团需要“变通”的财务帐很大比例是为梁大光“服务”的。但说实在的,梁大光也为太行公司帮了很大的忙,从贷款协调、工程招标等都不遗余力。太行建筑公司承揽的大部分的工程都是禹王区的。有时两人私下喝起酒,无话不谈,就是“哥、弟”相称。郭林说他们像“亲兄弟”。

对卫河改造3000万大工程的招标,孔中庸和郭林还是非常重视的。用楚华的黑道朋友最短时间处理事故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借祝贺梁大光“高升”书记,孔中庸带着郭林,那天,余慧正好报账签字,也带上了,到泉水酒店最豪华的包间请梁大光吃了顿饭,还唱了卡拉OK,梁大光很兴奋,还主动拉着余慧跳棋了“慢三步”。重要的是,为稳稳拿到工程,孔中庸决定下一回大注。得知梁大光的女儿大学毕业留在了北京,要结婚没房,就拉着郭林去了首都,花了接近200万元买了一套房。房产证上写的就是梁大光。梁大光知道后,连连感谢,并说“让你破费了。”当时,孔中庸还有点心疼,咬咬牙付款,但他没想到,不到10年,这套房的价值“飙升”到千万以上。

但投标前的信息让孔中庸不安。郭林说:

“梁大光去省城开会了,走前说可以给我们公司区里的第二大工程,几百亩地建住宅小区。禹河改造的工程据说准备给他省城的发小。”

孔中庸担心近200万打了水漂。郭林说:

“据说,他的那个战友比我们的力度大,按工程标的的10%返还的。”

听到这里,孔中庸鲜明地感觉到,梁大光变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打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