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春初夏的早晨,天边新阳初起,金色的阳光洒满李家沟,射在躬着身子忙碌的农人身上,热烘烘的,已初见大日烈阳的势头。
洪秀抱怨说:“日嘛的,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所有活路做完!活路多得很,做得完吗?搞了三四个小时了,还要搞!”她一边抱怨李成贤,手上却丝毫不停。
“你妈的,别个屋头早就收活路了,这儿日嘛还在搞。‘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老子日嘛饿起肚皮给你做活路哟?!”
洪秀喋喋不休。
先是一言不发的李成贤听到这里,噗嗤一口笑出声来:“嗯对,你日嘛是给老子做活路哒!要不要回去给你打一碗腰台,给你老人家端来?”
洪秀一边沉着脸一边笑道:“你只要给老子端起来,老子就吃得下。”
李成贤哼道:“我给你端来?你怕吃了要屙痢打标枪哟。”又对杨枝说道:“枝枝娃儿,你妈说话简直不中听噶?她还要打腰台,老子还等到哪个给我打腰台呢。还给我做活路!”
杨枝笑道:“不管中不中听,我们肚皮都饿了是真的。”
“都饿了哇?那就准备回去哇。”李成贤说话也不直起身子,双手并用,又是一阵忙活。
对,是“准备回去”,而不是“回去”,所以大伙儿还得再干一会儿哩。洪秀杨枝杨林三人自然听出了这层意思。
洪秀冲杨枝杨林说道:“这个聋子娃儿嘛,老子一点都见不得,跟着他做活路日嘛恨不得一下子做完,做你妈半天都捞不到一口饭吃。”
“小声点。”杨枝撇着嘴朝母亲说,手下也慢了下来。
杨林一边翻着白眼,一边扯出两根油菜杆,他慢慢地又十分细致地行动,用手中的木棒轻轻地把根部的泥土敲掉。有些泥土仿佛依然很眷恋油菜杆根部,舍不得与之脱落分离,杨林便细致地用手把它抠掉。他简直就像伟大的雕刻家罗丹一样,聚精会神精雕细琢地打磨着他伟大的作品。直到慢慢把扯出的油菜杆根部整弄得没有一点点泥土以后,他才继续扯下一根。
洪秀的话声音不大不小,李成贤刚好听到,说道:“饿了嘛,喊你们回去吃饭哒。”
“噶,你看。”洪秀朝杨枝杨林笑道,“老子就说李成贤是装聋。你说他听不到,他日嘛啥子都听得到。”说着狠狠瞪了李成贤一眼。
“你批嘴还会说话吔。”李成贤呵呵笑道,“你自己说那么大声让我听到了,咋个就说我装聋呢?”
洪秀哼了一声,挤眉弄眼说道:“你狗日就是装聋。”
李成贤见杨林站着动也不动,似乎在数油菜杆有多少根须,忍不住笑道:“这个娃儿在数根根哇?一根菜仔杆有多少根根哇?照这个速度,这块地怕是扯一年都扯不完哩。”
洪秀杨枝对望一眼,只是打抿笑。
杨林也不看李成贤,说道:“你不是说过嘛,机器转久了,还得停下来打点油。”
李成贤笑道:“你这个打油的时间未免也太长了点,动都不动一下。”
杨林不开腔了,他懒得跟李成贤废话。
李成贤冲他呵呵直笑:“林娃儿,你说读书安逸还是做活路安逸?”
洪秀替杨林回答道:“那肯定还是读书安逸嘛。”
杨林说道:“农忙假这个东西对于学生来说真是太不人道了!要是没这个东西,我现在肯定正坐在教室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洪秀杨枝哈地一声笑了出来。
杨枝嘻嘻笑道:“弟娃儿,你可以去建议你们学校,把农忙假给取消了嘛。”
杨林说道:“建议要是有用,我肯定就去提建议了,关键学校也不听我的呀。”
李成贤摇头撇嘴说道:“懒人的想法确实不一样。”
杨林恬不知耻地说道:“三爸,你莫说懒人咋样,没得我们懒人又咋个能体现出你勤快人的能干呢?你说对不对?”
“嗯嗯,你说得对。”李成贤微沉着脸,显然对杨林这一番大言不惭的言论颇不以为然。
你爱听不听。杨林嘴角微微一翘,也是颇不以为然地想着。
洪秀杨枝早已笑弯了腰。
杨林对洪秀说道:“妈,前几天班主任刘老师问我初中读哪个中学,说有镇上的凤阳中学,临镇的五羊中学,还有县城的益杨中学。你说我读哪个中学好哇?”
洪秀听了这话,沉吟了片刻,问李成贤道:“聋子,你说娃儿读哪个中学好呢?”
李成贤沉默了半晌,说道:“看他想去哪儿读哇。”
洪秀说道:“他哪里晓得到哪里去读?这种事情要用我们大人拿主意哩。学校选得不好,莫跟到别人伙来伙去伙坏了。”
儿子杨林眼看马上小学就要毕业,内心深处,洪秀是希望儿子继续读书的。那么小的娃儿,不读书上学,又能做啥呢?当初她跟李成贤结婚之时,便明确提出过,必须要让她的孩子继续读书,只是这一两年过去,她已经摸到了李成贤的真实想法:他是不太想让儿子杨林上学的。
这李成贤经常跟她摆谈他祖祖(曾祖父)李逸阳的故事。
说他祖祖李逸阳从小就很厉害,不但博闻强记,而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书读一遍便可背诵。李逸阳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深为忌惮,认为“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最是读书人”,认为“书生杀人不用剑”,太过聪明的人如果读书太多,就更厉害了,如果心存不良,为祸之剧烈比之普通之人尤甚。因此便不许李逸阳读书了。
李成贤曾不止一次在她面前说,她儿子杨林是一个很聪明的娃儿。
当然,李成贤跟她说这些的潜台词,洪秀自然是清楚的,他就是不想让儿子杨林继续上学。
其实洪秀心里跟清楚,什么“书生杀人不用剑”,这些都不是他不想让儿子上学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李成贤担心以后杨林长大成人不对他进行赡养。
今天儿子提起继续读书这个话题,洪秀顺口便推给了李成贤,她要看李成贤的反应。
果然,李成贤听了她说这话,嗯了一声,便不再言语了。
洪秀心头叹了口气,李成贤的态度令她很有点失望,在洪秀看来,无论如何已成为一家人,在大关节上,行事做人都不应该有私心。只是她也完全理解李成贤的心思和顾虑,于是也就此打住了这个话题。
洪秀转移话题道:“聋子,可以回去了。日嘛的干这么久了,老子都饿得肚皮痛了。而且李三娃儿估计都醒了,怕她爷爷带不住。”
李成贤此时肚皮也饿得咕咕直叫,见远近的许多村民都陆续收工回家了,便说道:“走哇,回去吃饭,下午这里应该扯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