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第二次直奉大战3-甘肃的内乱,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007字 发布时间:2023-05-01

甘肃乱了起来?究竟是怎么回事?

话说“陆马争督”陆洪涛胜利,陆虽然担任了甘肃督军,但其所能控制的仅有兰州、定西一带。甘肃的其他各地,分别由八个镇守使割据,又称为“八镇割据”。

此“八镇”,即陇东镇守使张兆钾驻节平凉、陇南镇守使孔繁锦驻节天水、宁夏镇守使马鸿宾驻节银川、河州镇守使裴建准驻节临夏、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驻节西宁、凉州镇守使马廷勷(xiāng)驻节凉州(武威)、甘州镇守使马璘驻节甘州(张掖)、肃州镇守使吴桐仁驻节肃州(酒泉)。

八镇中回汉各占一半。除了宁夏马鸿宾、河州裴建准、甘边马麒,其他几位大约都在丝绸之路上。兰州以东的是陇东张兆以及陇南孔繁锦,在河西走廊上的是凉州马廷勷、甘州马璘、肃州吴桐仁。

八镇中以马麒、马鸿宾、张兆钾、孔繁锦和马廷勷五镇实力较强,其它三镇较弱。

甘肃素来分为回军集团和汉军集团,我们先说回军集团。

此时甘肃的回军集团,按其源头来讲,简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对政府后投诚的,一类是一开始就跟随政府的,两类都是因陕甘回乱起家的。

话说同治年间陕甘回乱,马福祥兄弟组织乡勇保护地方,与起事的回军作战,平河州之乱,多有建树。这是一开始就跟随政府的,属于后者。马鸿宾是马福祥的侄子,马福祥离开宁夏时接手了其在宁夏的力量和宁夏镇守使的职位。

另一类都源于马安良的“西军”。马安良是陕甘回乱首领之一的马占鳌的长子,本名马七五。当时清政府派左宗棠围剿回军,马占鳌采取了以打求降的方式,先设法打了一次胜仗,然后向左宗棠乞降。左宗棠接受其投降,并赐马七五名“安良”,取安顺为良民的意思。

此后,左宗棠将河州回军编为马旗三队,以马占鳌为督带。该军后成为董福祥甘军的主力之一,奋勇作战。甲午战争后随董福祥保卫过北京,太后西巡是参与了护驾。

武昌起义爆发后,陕西很快光复。陕甘总督长庚准备兴兵陕西,马安良便组织了“西军”,有马兵14营,后又增到20营,7000多人。马安良任总统,马麒等分任帮统、分统。攻陕西不下,退回兰州。

后甘肃督军赵惟熙为拉拢回族将领,企图“以回治汉”,报请袁世凯任命马安良为甘肃提督,马麒为西宁总兵,马璘为凉州(今武威)总兵,马占奎为中营协统,马国仁为秦州总兵,马福祥为宁夏总兵。其中除马福祥外的4人,均为马安良的手下。马占奎更是马安良的堂叔。

马安良势力膨胀,便起了做督军之心,搞走了赵惟熙。

不料袁世凯派了亲信张广建上任。

张广建背后站着袁世凯,所以很快站稳脚跟,决定打击马安良。据说张在都署大门上贴了“害马不除,安得良果”的字条,表示自己的决心。然后他一面扩充自己的部队,一面削减地方部队,设法将马安良挤出兰州。

马安良选择了退让,回河州去当自己的土皇帝去了。

马安良的第三子马廷勷,人称“三少君”,鼓动临洮的军队起义,并策划进攻兰州,驱逐张广建,结果起义失败。张广建并未追究马安良父子,并呈准任命马廷勷为凉州镇守使。第二年马安良病逝。

此时马麒已被张广建所拉拢,脱离西军自成一系,被任命为宁海镇守使。张广建后来又拉拢了马璘,任命为甘州镇守使。

以上是回军四镇的来由。下面我们再讲汉军四镇。

却说张广建督甘后,将在自己带来的一个混成旅扩编为新建左右两军,吴桐仁任右军统领。同时又在老家安徽招了卫队三营,以老朋友吴炳湘推荐的孔繁锦为统领。

孔是吴炳湘的侄子,也有传闻说孔其实是张广建的亲弟弟,是因为过继出去了,所以才改姓孔的。

张广建是安徽人,吴桐仁和孔繁锦都是他的安徽同乡。其中吴桐仁本属淮军,是张广建入甘时段祺瑞给推荐的三名军事人才之一,据说与段祺瑞是同学。

1918年,天水驻军哗变,张广建先派孔繁锦为陇南清乡督办,随后设立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任职。1920年,任吴桐仁为肃州镇守使。

陆洪涛是江苏人,资历很老,据说与段祺瑞、王占元曾经是同学。清末甘肃编练新军,编成了一个混成协(旅),下辖三个标,陆洪涛任第一标标统(团长,第一标后被改为振武军)。

张广建督甘之前,原凉州总兵马璘代马安良署理甘州提督,陆便升任了凉州总兵。张广建督甘后,陆积极投靠,1915年被任命为陇东镇守使。

后来袁世凯倒台,张广建被马福祥等人驱逐,陆洪涛在“陆马争督”中获胜,荣任甘肃督军。

陆洪涛任督军后,将陇东镇守使一职让给了他手下的骁将张兆钾。

张兆钾,甘肃省渭源人,粗通文墨,凶悍骁勇。陆洪涛的甘肃新编陆军第一标被改为振武军后,陆自任统领,张兆钾为左营管带。陆洪涛在进攻陕西的战斗中作战20次,张兆钾无一不领队当先。1917年樊钟秀攻击甘肃西峰,被张兆钾一击而溃。

陆马争督中,张兆钾积极拥护陆洪涛,成为陆洪涛手下的得力干将。

张兆钾升任镇守使后,在辖区内实行残暴统治,人称“张狼”。

我们再说汉军四镇中最后一位----河州镇守使裴建准。

裴建准,甘肃广河人。1906考入甘肃武备学堂,次年保送保定陆军学堂毕业后在段祺瑞部下任下级军官。1911年回甘肃任新军第3标(忠武军)教官。武昌起义后,裴建准在兰州秘密联络革命党人,欲响应起义,事泄被解除军职。

民国元年,裴建准被选为甘肃省临时参议会议员,民国二年参加东蒙战役,与入侵内蒙的外蒙军队作战,后入陆军部,再入保定军校担任教官,次年又回陆军部,后任边防军教育长、参谋长。

这位按说是李志行的老师,但他在保定军校时间太短,并没有教过李志行。倒是张治中、白崇禧算是他的学生。

1919年裴建准回甘肃,任“忠武军”周务学部教练。不久,被张广建任河州镇守使。

这位裴镇守使名声很好,不像其他几位一样穷兵黩武,扩充实力,为官清廉,又喜欢体恤民情,兴办教育,提倡新文化。而且喜欢武术,寄情书画,和地方贤达都谈得来。

不过,裴建准也是八镇中实力最弱的一个,总兵力也就不到1000人。他驻节的河州本是西北诸马的故乡,他实在难有作为。如若汉民起了纠纷,裴建准尚可调节,若回民之间起了矛盾,则无能为了。他的镇守使官署修得像一座小城寨,还配有护城河。

这次甘肃内乱,最初却是由甘肃最西边的肃州镇守使吴桐仁引起的。

话说吴桐仁实力本并不强。甘肃一督八镇中,除了裴建准是因为掉进了诸马的老窝里,军力最弱,然后就是这个吴桐仁了。吴经营多年,也就2000多人马,可见综合能力实在一般,又加上远在酒泉,一向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从去年开始,吴桐仁忽然开始大肆扩充军力,一下子扩充到了5000多人!

甘肃本就“苦甲天下”,之前军阀们的力量都依靠鸦片支撑,自李志行在陕蒙绥戒烟后,甘肃经济就一落千丈!吴桐仁却大肆扩军,对老百姓索取无度,自然搞得怨声载道。

不过这是题外话,却说吴桐仁的辖区在河西走廊最西边,其扩军的军火需要从东而来,会经过别人的防区。

据说吴桐仁买了几百条枪,在经过陇东时,被陇东镇守使张兆钾安排人给截了。因为张兆钾一直也在设法扩充武力。

不要说张兆钾,自吴桐仁首先动起来之后,甘肃的所有实力派都在加紧扩充武力,似乎要弥补被吴桐仁打破的武力平衡。

吴桐仁就找张兆钾要枪,但张兆钾死活不承认!

张兆钾的实力可不弱,经过一年的紧急扩充,已经由原有的4000多人达到7000多人,涨了快一倍!根本就不把吴桐仁放在眼里。

吴桐仁气愤不过,便告到了甘肃督军陆洪涛那里,希望陆洪涛能给说句公道话。

但在如今的世道下,军火这种东西,一旦没了就不可能要回来!陆洪涛深知这个道理,又加上张兆钾本是陆的亲信,心里只怕挑起大拇指夸张干得好!就对吴桐仁来了个不理不睬。

吴桐仁恼羞成怒,就骂陆洪涛昏聩无能,根本不配做甘肃督军!并扬言要报复!

报复?报复谁?陆洪涛本就有1个师约8000人的兵力,后来又扩编两个旅,兵力近14000人,怎么报复?

于是吴桐仁便拉了个实力盟友。

这个盟友就是他的安徽老乡、号称“陇南王”的陇南镇守使孔繁锦。

说起这个孔繁锦,也算是八镇中一个有能力的人。

孔虽是在张广建进入甘肃之后才到张身边的,但却深得张信任,比吴桐仁还早两年就当上了镇守使。而且,陇南镇守使一职正是为他专设的!

1921年张广建退出甘肃,孔繁锦接收了张的大部分部队,编了3个旅,当时就达到了1万多人,这两年又不停扩兵,人马已经达到了17000多人,并且武器精良,堪称甘肃第一实力派。

除了努力扩兵,经济方面孔繁锦也生财有道。他一面搜刮民脂民膏,大开烟禁,还设立铜元局、印钞厂,广发铜元,滥印纸币,导致众多民众破产。不过孔同时也创办了不少新式工厂、干了兴办教育,修建道路、加固河堤之类的民生工程,对天水地区走向现代化有一定贡献。

孔有实力,地方治理的又比其他人好,所以便比较自得,平常不喜欢别人叫自己“镇守使”,而愿意别人叫自己“督办”,觉得甘肃督军应该自己当才好。

如此,吴桐仁一求孔繁锦,孔繁锦便与吴联合通电反对陆洪涛。结果,陆洪涛也不惯着!立即与张兆钾联合声明,要教训孔繁锦。

此时,不知怎么的宁海镇守使马麒竟然参乎了进来,声言要联合孔繁锦、吴桐仁,赶走陆洪涛。

马麒一动,凉州镇守使马廷勷、甘州镇守使马璘忽然宣布要帮助督军陆洪涛讨还公道!

至此,甘肃一督八镇中,除了宁夏镇守使马鸿宾、河州镇守使裴建准没有掺和外,其他的一督六镇都打起了嘴仗,乱了起来。

这一切都是新近才发生的。

李志行和乔修远两人本对甘肃就比较关注,如今甘肃忽然乱了起来,两人一时有点捉摸不透。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志行忽然接到了冯玉祥的一封电报,却是说曹瑛、李彦青、王毓芝、王克敏诸人朋比为奸,欲靖国事,非得将这些小人驱除不可!

这是干什么?不赶紧好好去前线,却大张旗鼓大骂曹瑛、李彦青这些不相干的人,有什么意思?

老方的电报,不单发给李志行,就连前线的郑玉琨也收到了。据玉琨说,其他大部分直系将领都收到了老冯的这份电报,内容都一样,就是骂曹瑛、李彦青这几个人。

“这个老冯!这仗打得热火朝天的,他发这种电报干什么?莫不是被军需给逼疯了?”李志行拿着电报说道。

乔修远皱着眉头沉默了半天,说道“看来冯玉祥不禁对吴佩孚意见很大,对曹三爷也很有意见呐!”

可不是么?这四人除了曹瑛是曹锟的弟弟,其他人都是曹锟的亲信!

两人眉头紧皱,沉默不语。现在直奉大战进入了关键阶段,老冯还在抱怨,这可不是个好苗头!

两个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直奉前线,对甘肃的事情就暂且采用了静观其变的态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