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李牧抗击匈奴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373字 发布时间:2023-10-01

战国后期,位于中国北方的蒙古高原的匈奴族逐渐强大起来。


匈奴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商朝时期被中原人称为“鬼方”,西周时期被称为“俨狁”,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被称为“匈奴”。


实际上,匈奴是蒙古高原许多部族的总称。


他们是游牧民族,习惯骑马,放牧牛羊。


男子从小就开始骑羊射猎,长大后则骑马。


那时的匈奴部族还处于奴隶制初期,习惯于从其他部族抢掠财物。


他们快速发动袭击,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失败的时候,溃散逃跑,丝毫不觉得羞耻。


他们来去如风,神出鬼没,给中原北方的秦、赵、燕等诸侯国造成了很大威胁。


战国中期,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效仿匈奴人的习俗,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用来进攻匈奴的分支部族之一的林胡等部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到了战国末年,各个胡人部落在匈奴的旗帜下逐渐统一起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力量,对赵、秦、燕等国北方边境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这三个诸侯国在北方修建了长城,并驻扎了大量的防御部队,以抵御匈奴族的入侵。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抗击匈奴的名将,赵国的李牧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


由于匈奴兵都是骑兵,行动迅速,不容易捕捉战机,必须一战取胜,才能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否则就会东追西挡,疲于奔命。


为了实现一战取胜的目标,李牧首先致力于团结士兵,使上下一心,齐心协力。


他根据边境的实际情况,设立官吏,开辟商业市场,然后将市场上征收的租税全部用于军费开支,每天杀牛羊犒劳士兵。


平时加强督促士兵练习骑马射箭,提高战斗能力。


在边防线上,他命令军队加强警惕,完善烽火等报警设施,并派出许多间谍侦察匈奴人的动向。


但是李牧不允许士兵出去和匈奴人交战,向全军下令:“如果匈奴兵来侵扰,立即将家畜收拾起来,驱赶牛羊进城自保。”


“谁敢出去抓匈奴,一律斩首!”


匈奴人一进入赵国边境,赵军立即点燃烽火,进城据守,拒绝出战。


这样过了几年,赵国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匈奴人都认为李牧是个胆小鬼,就连赵国的边防士兵也是这么看待李牧。


赵王派人责备李牧,李牧却不听从命令,依然我行我素。


赵王看到李牧这样,非常恼怒,就撤掉了他的职务,改派别人指挥边防。


接下来的一年多,赵军多次出战,却屡屡战败,伤亡了很多士兵,边境地区也无法正常耕种放牧。


赵王没办法,只好请李牧出任边防将领,可是李牧却紧闭家门,称病不出。


赵王非常着急,强行请李牧出任,李牧说:“如果一定要让我担任将领,那就必须按照我的方法来办,我才敢接受命令。”


赵王答应李牧的要求。


李牧到达边境后,还是采取以前的方法,匈奴连续几年都没有抢到什么战利品,依旧认为李牧胆怯。


李牧经常奖赏将士,奖赏过多,士兵们无功受禄,心中不安,不愿再接受奖赏,都希望能和匈奴人大战一场。


李牧看到将士们士气已经培养出来,就从边防军中挑选出1300辆战车,13000名精锐骑兵,精锐步兵5万人,擅长射箭的弓箭手10万人,将他们全部调集在一起,准备作战。


第二天,李牧下令打开城门,将牛羊驱赶到田野上。


一时之间,牧畜漫山遍野。


匈奴人听到消息后,立即前来抢掠。


赵军假装不敌,让匈奴人俘虏了数十人。


匈奴单于见赵军如此不堪一击,便率领大军进入边塞,想要大捞一把。


李牧见匈奴兵来到,便布下奇阵,命中军诱敌,左右两军从侧翼包抄进攻,形成包围,大败匈奴人,杀死了十多万匈奴兵。


之后,李牧率军乘胜消灭了襜褴部落,击败了东胡,并迫使林胡投降赵国。


匈奴单于被打得抱头鼠窜,十几年都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