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反间计灭赵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114字 发布时间:2023-10-01

秦王嬴政铲除了嫪毐、吕不韦这两大政治势力,掌握了朝政大权。


接着,他任命了尉缭和李斯等人,开始周密地筹划统一六国的战争。


根据历代“远交近攻”的策略,最终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方针。


经过一番商议,赵国成为秦国的第一个进攻目标。


尽管秦国确定了进攻目标为赵国,但由于没有适当的出兵理由,于是他们利用间谍挑起了燕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


这不仅提供了合理的出兵理由,还能够乘机削弱赵国的内部实力,与燕国形成夹攻之势,以便迅速取胜。


秦国借助“援燕抗赵”为借口,开始对赵国发动猛攻。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派兵攻打燕国,成功夺取了貍阳城。


趁着赵军还未返回赵国境内,秦王派出大将王翦、桓齮、杨端率军攻打赵国的邺城,拉开了“秦灭赵之战”。


同一年,赵悼襄王去世,他的儿子赵迁继位,史称赵幽缪王。


一开始,王翦并没有攻取邺城,而是攻取了其他九座城池,接着又进攻了阏与和橑杨,但依然未能攻下。


于是,王翦就将三支军队合并,自己统领,下令遣返俸禄不满一斗的军吏,实行“十人抽二”挑选精锐留在军中。


因此,留下来的士卒都是军队中的精锐。


王翦率领这支军队攻取了邺城、阏与、橑杨和安阳等地,后来这支军队由桓齮统领。


这体现了王翦的军事才能和实战指挥能力,确实不凡。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去世。


由于许多人前去致哀,涉及到了许多秦国官员。


同时,这一年秦国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因此没有对外发动战争。


公元前234年,秦王派桓齮率军攻打赵国的平阳、武城。


赵将扈辄率军前来救援,结果扈辄兵败,秦军斩杀了十万赵军。


桓齮乘胜追击,夺取了武城和平阳,还斩杀了扈辄。


桓齮带领军队从上党越过太行山,继续东进,攻占了赵国的赤丽和宜安两座城池,接着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收到这个消息,秦王嬴政亲自前往黄河以南督战。


赵王迁紧急调动了李牧这位抗击匈奴的名将,率领军队从雁门郡南下反击秦军。


接下来,爆发了著名的肥之战(也称宜安之战)。


李牧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之后,率军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


此时,秦军士气正盛,连战连胜。


李牧认为赵军难以取胜,便采取固守避战的策略,等待敌人疲惫之际再反击。


桓齮认为秦军长途跋涉,不利于拖延,于是率军进攻肥下,逼迫赵军离开堡垒,打算在野战中消灭他们。


可是李牧没有中计,反而趁着秦军兵力薄弱之际,攻占了秦军的大营,俘虏了留守秦军和全部辎重。


李牧判断桓齮必定会回援,于是部署了一部分兵力正面阻击桓齮,又将主力配置在两翼进行钳形攻势,迫使敌军拉长战线。


在李牧“围魏救赵、釜底抽薪”的战术下,秦军遭到惨败,只有桓齮率领部分军队逃脱,而李牧凭借此战获封“武安君”。


尽管秦国遭受重大失败,但并未放弃继续攻打赵国。


公元前232年,秦军再次兵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从邺地北上,意图袭扰赵都邯郸,另一路由太原攻取狼孟,继而东进攻打赵国的番吾。


李牧认为邯郸南方有漳水、赵长城作为依托,秦军难以快速突进,便采取“南守北攻”的策略。


命令副将司马尚在邯郸南面,据守长城防线,自己率领主力北向反击秦军。


之后,李牧的主力和秦军在番吾附近相遇,展开了激烈战斗。


在赵军的猛攻下,秦军再次遭受重大失败。


李牧乘胜追击秦军,将北路秦军驱逐出赵境,然后立马率军回援邯郸,与副将司马尚一起反击南路秦军。


漳河沿岸的秦军得知北路大军溃退,知道难以取胜,只好下令撤退。


李牧再次击退秦军,番吾之战以赵国获胜而告终。


秦王嬴政对于肥之战和番吾之战的惨败,大吃一惊,没想到赵军竟然如此强悍。


同时,他也对李牧的军事才能敬佩不已。


秦军受阻使秦王感到困扰,只好再次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攻打赵国的对策。


最后商议的结果:“采取战略相持,等待赵军疲惫后再发动总攻。”


公元前230年,秦军再次攻打邯郸,赵国这一年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发生了大饥荒,赵国上下人心惶惶。


秦国稳定了韩国旧地的形势后,便立即调动大军进攻赵国。


自从公元前236年第一次进攻赵国以来,这已经是秦国第五次攻打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趁着赵国发生大饥荒之际,命令王翦、杨端和率军从两个方向进攻赵国。


王翦率领上郡的军队攻取赵国的井陉,杨端和则率领河内的军队,围攻赵都邯郸。


两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企图一举灭了赵国。


赵国方面依然由李牧、司马尚率领军队抵抗,李牧坚持避战不出,固守城池。


秦军多次进攻都未能取胜,双方陷入相持之势。


由于赵国有李牧这位名将坐镇,秦军围困邯郸城一年多仍无法攻破。


王剪在与李牧对战的过程中,多次遭受失败,两军长期对峙,相持不下。


李牧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成为阻碍秦国攻占赵国的障碍。


因此,王翦决定采取反间计,除掉李牧。


赵国内部,赵王宠信郭开等贪财好利的小人。


王翦一方面停止进攻,派人进入赵营,假装与李牧谈判,另一方面贿赂郭开等人。


郭开本来就嫉妒李牧等将领,于是他散布谣言,又在赵王面前诬告李牧私下与秦军勾结。


声称李牧等到秦军攻破赵国后,将与秦军分享战果,占据一部分赵国土地。


赵王相信了郭开的谗言,下令将李牧抓捕处死,让赵葱和颜聚接替李牧的职位。


由于李牧治军有方,关爱部下,多年来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李牧被杀后,赵国士兵感到不满,士气大落,部队随即解体。


王翦趁机率领秦军发起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


几年后,王翦的儿子王贲消灭了赵国残余势力,赵国灭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