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书名:鉴注周易 作者:稷田耕夫 本章字数:2302字 发布时间:2023-05-09

周易卦爻辞原文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yōng,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注释:

1、同人人与人相同,天下大同结盟,大融合的意思;野,古代都城外的一个距离概念,离王城外200300里的地方称野。
2门,门阀,门弟,不同等级大小诸侯的意思。
3宗,宗族,小团伙的意思
4伏戎于莽,在野外伏击敌人;升其高陵,占领他们的高地;三岁不兴多年不兴战火三句话连贯起来才好理解其中的意思。
5乘其墉,爬上并占领对方城墙;弗克攻,不实施攻击两句话连贯起来才好理解其中的意思。
6先号啕而后笑先大哭而后大笑,经历了重重困难后成功的形态

7郊,古代都城外的一个距离概念,离王城外100里的地方称为郊。

译文:

同人:全天下人们广泛地沟通交流,实现天下大同,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发展这样有利于实现天下大统一的大事,有利于君子实现远大的目标。
初九:打破门阀等级制度,天下大小诸侯相互沟通交流,实现天下大同,才利于全天下发展
六二:如果沟通交流只在宗族小团伙内进行营私结党,这种现象值得注意,这样不好,不利于实现天下大同的目标
九三:为了感化天下那些不愿结盟的诸侯,对他们围而不歼,占领了他们的战略要地,也不真正进攻他们,经过多年努力,最终感化他们,让他们回到天下大同与大结盟的道路上来
九四:以最大诚意与对方结盟,就是爬上并占领了对方城墙,也不攻击他们,免其民众于战祸,让其放下武器,并前来结盟,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可以团结天下大多数诸侯国
九五:人们经历了很多艰辛与困难,最后取得了胜利,人们为实现天下大同先苦后甜而开心,人们先大哭而后大笑,真心地不容易。当然于那些顽固不化,死硬不结盟,不愿意加入到全天下大家庭的国家,大军也节节取得胜利最后均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归来,各路王师成功会师于国都
上九:天下诸侯终于在都城郊外会盟了君王与百姓的努力没有白费,全国上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无怨无悔

鉴注:从泰卦与否卦中可以看到朝廷与百姓,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沟通是如何重要的事情。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沟通,需要合作,需要联合天下各国共同发展。“同人”将讲述怎么样团结天下诸侯,对于乐意结盟的邑国,我们以最大诚意与之沟通,与之结盟,构建一个和诸侯,谐万民的理想社会。本卦上乾下火,朝廷希望将战火踩于脚下,天下各诸侯国能够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民是全世界最爱好和平的。几千年来我们虽然曾经强大,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从来没有殖民与侵略他国的历史。直到今天我们再次强大了,但是我们中国却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而是同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全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贡献。

周公在此卦中讲述的历史是文王伐九国与经略南部六国建立西部与南部诸侯大同盟的事迹。经过周文王的励精图治,周国实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这时周国有能力讨伐周边的诸侯国了。用孙子兵法的话说“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周人通过和平协商与武力相威胁两种手段与天下诸侯结盟,实现天下共同富裕,进而利用天下各国人力、财力与物力的方式,为自己发展到可以叫板商人做着实实在在的准备。

周文王时期,周国征伐了犬戎、丰、镐(hào)、郍(nà)、石、邘(yú)、鹿、崇、黎、密须等等西部九国。其中文王伐密须国时,文王军队先占领了密须国旁边的军事要地密山,从而对密须国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故据《吕氏春秋》记载,密须人不得不自缚其君出降,这点可以对应到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而征服丰镐二国时,文王都是采取围而不攻,不殃及黎民百姓,让其君主动投降的做法,可以对应到“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文王征伐完西部诸国之后,又征伐或联络了西南江汉六国,庸、蜀、髳(máo)、卢、彭、濮(pú)等国。经过征伐西部九国,殷商西部地区都已经被周人控制或成为周人属国;通过经略南部六国,与江汉各国结盟,周人的影响力到达了汉江流域。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与结盟,周国地盘得以扩张,经济实力得以进一步地提升,影响力也随着进一步地扩大。周人通过软硬两手团结或征服了天下很多诸侯国,在殷商诸侯国中的威望进一步提升,最后能够做到同人于郊,无悔的结果了,继续为吊民伐罪于殷商做充分的准备。

《史记》也记载“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ruì)之讼,而时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文王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确实实现了西部大结盟,实力今非昔比,软硬实力都大大地提升了。而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时所作《牧誓》一文中,提到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等八个诸侯国派兵参加了灭商之战,这是实实在在真实数量的同盟!这段历史对应到了“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根据各种历史资料的记载,武王伐纣之前已经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当时天下共有1200多个诸侯国,那么《史记》记载盟津会盟时有多达800个诸侯国纳入了西周的统治或影响,是可信的,只是表述上略有些出入。

相比前面比卦时,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和平共处相互结盟,同人卦则是进一步地提出了天下大同的概念。周公在此卦中提出了天下大结盟的原则:1、不分大国小国一视同仁;2、不搞小团体,不拉帮结派;3、以最大的诚意争取与天下各国结盟;4、只是对于少数没有大局意识的诸侯进行武力征伐,强行将他们纳入天下大同盟,以免他们影响了全天下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大业。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鉴注周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