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渐离是战国末期燕国人,擅长击筑,是荆轲生前的好朋友。
两人经常一起喝酒,喝了三杯后高渐离就开始击筑,荆轲则唱歌配合。
当年,荆轲从燕国前往秦国,准备去刺杀秦王的时候,高渐离等人在易水边为他送别。
高渐离边击筑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最后,荆轲英勇地舍身赴死,场面慷慨悲壮。
后来,燕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下令缉拿太子丹的门客。
高渐离也成了被通缉的人,他改名换姓,在一个名叫宋子的地方做酒保。
这里经常有客人击筑,高渐离听后说:“击筑的水平有好有坏。”
老板见他懂音乐,就让他去客厅击筑,他的演奏赢得了全场的赞叹。
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击筑,把他当作贵宾招待,每个听过他筑声的人,无不感动得泪流满面。
不久,这个消息传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他召见了高渐离。
有些人认出他说:“大王,这是通缉犯高渐离呀!”
秦始皇怜悯他的击筑才能,就赦免了他的死罪,让人熏瞎他的眼睛,让他为自己击筑。
此后,高渐离刻意加紧练习击筑,经常在宫中为文武百官演奏。
可是每次他击筑的时候,秦始皇总是让他坐在台阶下,离自己远远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的警惕之心逐渐松懈。
有时在自己击筑之际,高渐离感觉到秦始皇就站在自己的旁边,甚至能听到他的呼吸声。
高渐离压抑住内心的兴奋,暗自想道:“时机快要成熟了!”
高渐离开始四处收集铅块,将其藏入筑的空膛,使筑变成了沉甸甸的武器。
有一天,秦始皇坐在宽敞的宫殿宝座上,欣赏击筑声音。
秦始皇问:“高渐离,今天你的演奏为什么不像平时那样响亮了?”
高渐离说:“可能是因为宫殿太大、太空旷了,所以演奏声音显得小了。”
秦始皇走近高渐离说:“你还有什么新曲子?奏给朕听听。”
高渐离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平静地回答说:“昨晚特意为大王创作了一首新曲,希望大王喜欢。”
说时迟,那时快,高渐离突然拿起筑,用力地朝秦始皇砸去。
秦始皇本能地闪避开来,装满铅块的筑重重地砸在地上,没有击中秦始皇。
秦始皇惊魂未定,龙颜大怒,下令将高渐离绞死,并焚烧他的尸体,以此发泄内心的愤怒。
从那时起,秦始皇再也不接近其他诸侯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