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千古一帝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140字 发布时间:2023-10-02

经过多年的战争,秦王嬴政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彻底消灭了各方势力,建立了大秦帝国。


至此,结束了自东周以来诸侯纷争、战乱不休的局面。


统一华夏后,嬴政自认为功劳无人能及,觉得秦王的称号不足以彰显其伟业,所以决定重新拟定尊号。


他命群臣集思广益,评定尊号。


有些大臣认为应该用“皇”,有些大臣认为应该用“帝”,因为他们认为嬴政的功绩堪比古代贤君“三皇五帝”。


然而,嬴政对三皇五帝不屑一顾。


经过一番思量,他最终将“皇”和“帝”合二为一,并称为“皇帝”,意味着自己的伟业远超过三皇五帝。


为了展示皇帝独一无二的权威,秦始皇又作出了一系列改制。


皇帝称自己为“朕”,皇帝之命叫“制”,皇帝之令叫“诏”,皇帝私人印章叫“玉玺”。


皇帝的妻子叫“皇后”,皇帝的父亲叫“太上皇”,皇帝的母亲叫“皇太后”。


从那时起,这些独特的皇室称谓,便开始流传下来。


此外,嬴政自称“始皇帝”,宣布将来继承帝位的皇子称为“二世、三世、四世”,直至万世,幻想着大秦王朝的统治能够延续千秋万世。


为了有效地治理国家,秦始皇决定设立“三公”。


“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主要负责辅助皇帝。


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主要负责军事。


御史大夫则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员,主要负责监察官吏,并为皇帝撰写诏书。


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独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


皇帝之下设有“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僚机构,这些官员由皇帝任命,禁止世袭。


秦始皇还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到秦朝末年增加到了四十多个郡。


每个郡都设有郡守,负责行政事务。


一个郡内分为若干个县,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负责掌管全县的政务。


县以下还有乡、亭、里等基层单位。


这样一来,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统治网,对人民进行层层控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的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的大多数王朝都采用了这套制度。


原先六国的度量衡不统一,尺寸、升斗、斤两等存在较大差异。


有时在一个国家买一斤食物,到了另一个国家可能变成了几两。


度量衡的混乱,这对国家统一和人们的生活都不利。


因此,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使全国的尺寸、升斗、斤两一致。


原先六国的车辆和道路也各不相同,车辆大小和道路宽窄不一。


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修驰道”。


车同轨,即是车轴上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一致,一律六尺。


修驰道,就是修建从京城咸阳到各个地方的大道。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下令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


后来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更方便书写的字体——隶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全国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秦始皇的一大功绩。


作为我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首次实现了中国政治上的大一统,为后来的王朝统一中华做出了榜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