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过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杀死了秦王子婴和800多名秦国贵族,下令烧毁阿房宫。
跟随项羽一同进入关中的50多万士兵,谁没有受过秦朝的压迫呢?
他们见到豪华的阿房宫,想起过去所受的苦难,心中燃起了复仇的怒火。
项羽一声令下,大家开始放火。
这场大火烧了三个月,将阿房宫烧成了一片废墟。
项羽原本是楚国的贵族,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了反秦战争。
灭亡秦朝之后,他没有考虑广大农民的利益,决定重新划分封地,把统一的中国又弄得四分五裂。
当时名义上的领导人仍然是楚怀王,项羽将他改称为义帝,表面上承认他是皇帝,实际上只是让义帝顶个虚名,一切分封地盘的事情都需要听从项羽的意见。
项羽一共封了六国旧贵族和功勋卓著的将领18个王,自己自封为“西楚霸王”。
然而,春秋时期是有霸主的。
项羽自封霸王,等于宣布他有权力号令其他诸侯,其他诸侯都必须听从他的指挥。
到了第二年,项羽干脆将挂名的义帝杀了。
分封诸侯之后,各国诸侯都带着人马回到自己的封地,而项羽也回到了他的封地西楚的都城彭城。
在18个诸侯中,项羽最忌惮的是刘邦。
所以他将刘邦封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地区,称为汉王。
又将关中地区封给秦国的三位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挡住刘邦,不让他出来。
汉王刘邦对自己的封地非常不满意,但由于自己军力薄弱,无法与项羽争斗,只好带着人马前往自己的封地——南郑。
汉王到达南郑后,任命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与项羽争夺天下。
可是,他手下的士兵们都想回家,几乎每天都有人逃跑,急得汉王连饭都吃不下。
有一天,突然有人报告说:“丞相逃走了。”
汉王又急又气,就像突然失去了左右手一样难过。
到了第三天早上,萧何才回来。
汉王见到他,既气愤又高兴,责问萧何:“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何要逃走?”
萧何回答说:“我怎么可能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
汉王又问他:“你追谁呀?”
萧何回答说:“韩信”。
萧何所说的韩信,原本是淮阴人。
项梁起兵的时候,韩信去投靠他,在楚军中当个小兵。
项梁去世后,韩信又跟随项羽,项羽觉得他比一般士兵更出色,就让他担任小军官。
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都没有被采纳,他感到非常失望。
后来,汉王刘邦前往南郑,韩信决定投奔他。
韩信到了南郑后,汉王也只给了他一个小官职。
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起来,差点就要被砍头了。
幸好汉王的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高声呼喊向他求救,说:“汉王不是想一统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有才能的人呢?”
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觉得他是一个人才,于是下令放了他,还向汉王举荐他。
没想到,汉王只让韩信做个管粮食的小官。
后来丞相萧何见到韩信,与他交谈后,认为韩信的才能不小,非常器重他,多次劝汉王重用他,汉王就是不听。
韩信意识到汉王不愿意重用自己,便趁着士兵纷纷开小差的机会,也找个机会逃跑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走,急得直跺脚,连忙骑上快马追了出去,追了两天,这才把韩信找了回来。
汉王听说萧何追赶的是韩信,生气地责备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多个,没有听说你追过谁,为什么单单去追韩信?”
萧何回答说:“一般的将军有的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
“若是大王打算长期待在汉中,那就用不到韩信;如果准备征讨天下,就必须用到他。”
“大王您到底怎么打算?”
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怎么可能一直待在这里呢?”
萧何说:“如果您打算争夺天下,就赶快重用韩信,不重用他,他迟早还是会离开的。”
汉王说:“好吧,我就按照你的意思,让他做一个将军。”
萧何说:“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
汉王说:“那就封他为大将军吧!”
萧何非常高兴地说:“大王英明!”
萧何找来韩信说:“马上拜您为大将军。”
萧何直言不讳地说:“大王平时不太注重礼节。”
“拜大将军可是一件大事,不能像跟小孩子闹着玩一样叫他来就来。”
“既然大王下定决心要拜他为大将军,就要选择一个好日子,举行隆重的封将仪式。”
汉王说:“好,都听你的。”
汉营里传出了消息,汉王要选择一个日子封大将军啦!
几位跟随汉王多年的将领,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成为大将军。
等到封大将的日子到来,大家得知封的大将竟然是平时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傻眼了。
汉王举行完封将仪式后,再次接见韩信,说:“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的计策,请将军指教。”
韩信向汉王表示感谢,并详细分析了楚汉双方的情况,认为汉王出兵东征,一定能够战胜项羽。
汉王越听越高兴,后悔没有早些发现这个人才。
从那以后,韩信开始指挥将士,训练军马,准备为刘邦夺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