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刺客的起源
书名:大恶人 作者:林子水 本章字数:2622字 发布时间:2023-05-11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鲁庄公以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鲁公惧,乃献地求和,犹以曹为将。齐桓公小白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此时天异二月,无人觉,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公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吞鲁地,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可思之。”公许之归还鲁地。既已言,曹沫投匕,下坛,复位,颜色不变,恒公怒,欲杀之,管仲劝已,以辛取天下,于是桓公乃还鲁之侵地,曹沫三战所败之地尽复归鲁。


......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往吴也,已闻专诸之能。子胥劝吴王僚伐楚,吴王拒,胥知公子光欲杀吴王取而代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光得专诸,贵客待之。吴九年,楚平王死。吴王欲因楚丧,出兵围城,楚亦出兵,围之断吴将之后路,吴兵不得还。吴王孤寡,公子光谓专诸曰:“机已到,不可失。”专诸应允,四月丙子,公子光具酒请吴王僚,王僚携兵,进光之家,此时月闪,无人觉。


酒酣,公子光假腿疼,入室,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鱼进之,既至王前。诸于鱼腹中取匕,刺吴王,吴王死,左右侍卫杀诸,公子光出其伏甲灭王僚兵,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


公子光吴王登王位,闻王子庆忌奔卫。人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为第一人。今艾城卫兵,结邻,伺报杀父之仇,为阖闾之心患。


一日,吴王阖闾与子胥之谋,求勇士刺庆忌。子胥荐友要离而去。其家在今无锡鸿山之北,大河头火叉浜口岸,以渔为业。生身小,仅尺余,腰束,貌陋,智非常,有万人之勇,其名剑者也。


要离尽忠义之心,以苦肉之计也。一日在朝与阖闾斗剑,先竹剑伤光腕,取真斩其右臂。要离出吴奔卫见庆忌。将去,阖闾按计杀其妻。庆忌得实,信不疑,委以心,委练兵,委缮治舟舰,常伴左右,同谋举事。


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吴。此时仓鹰落殿,无人觉。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因风势以矛钩其冠,顺风而刺庆忌,庆忌顾而挥之,三捽其头于水中,乃加于膝上,“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杀之,庆忌止之,曰:“此是天下勇士。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乃诫左右曰:“可令还吴,以旌其忠。”言毕,庆忌死。


要离归,阖闾殿封为离,离而不受,曰:“吾杀庆忌,不仕,为吴,使百姓安之。”遂自刎于金殿。


......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亲往齐,以屠为事。严仲子有求于聂,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拒。严仲子固进,聂政以养母为拒,严仲子以宾主之礼而去。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送百金祝母寿,吾拒之,但其恩情何以还之 。既见严仲子曰:“前曰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杀国之相,事大。人多岂不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敌,岂不危哉!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此时阳面其白,无人觉,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暴于市,有能言此者赏千金。


......


豫让者,晋人也,故事范氏及中行氏,无名也.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时忆智伯之好,士为知己者死。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此时天白星烁,无人觉。襄子至桥,马惊,此时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使兵围之,豫让曰:“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不敢留。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曰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其至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顷之,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归而求为报秦王者,但国小,力不能。顷之,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太子闻荆轲名,遂往田光处,明刺秦之计,求先生引见荆卿。光见荆轲,自刎而死,以激轲,柯见太子拒之,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柯应之。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曰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太子丹惧,乃请荆轲,荆轲要樊将军首与燕国地图,太子丹不允之。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樊於期义也。自去,柯得其首。


太子丹从赵人徐夫人得匕首,使毒拭之。以试人,血丝缕,人无不立死者。以燕国勇士秦武阳为其助。荆轲待一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暂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谓其怕之?柯大怒,遂发。


至秦,荆轲奉樊於期头,秦舞阳持图,以次进。至陛,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此时阳有秽点,无人觉,秦王谓轲曰:“取武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首以摘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恶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